經濟日報報導:
輪胎大廠建大2106看好美國汽車市場需求增溫,有效帶動輪胎需求,預期今年11月已經落底,未來需求將逐漸回升。由於建大越南廠主要供應美國市場,具有高毛利與競爭力優勢,對建大營運影響可觀。
評論:
建大輪胎以自行車內外胎起家於1962年,2022H1營收以機車26
圖/Shutterstock
【台股研究報告】建大(2106)結論與建議
建大第二季毛利率未如預期回升,主因成本高漲、價格競爭力未減,且海外廠拉低整體毛利率表現。下半年因終端需求轉弱,客戶轉向去庫存化策略,加上原料價格下跌,產品再漲價不易,因而將建大今年下半年的稅後淨利調整至6.2億元。
建大(2106)第二季稅後淨利季增145%,EPS 0.5元
經濟日報報導:
輪胎大廠建大10日公告第二季財報,營收達104.5億元,季增10.6%,年增14.1%;稅後淨利4.6億元,季增達145%,年增8.5%。公司表示,雖然第二季初受中國封城影響出貨,但集團訂單強勁,且在輸美稅率優
輪胎大廠建大(2106)乘上車用族群強漲趨勢,近期股價持續呈現強勁多頭走勢,上週五(15)再次放量上漲約3%,收盤價36.5元。
建大是台灣第二大輪胎廠,2021年世界輪胎供應商排名24,以自有品牌KENDA行銷世界。第二季在中國廠區恢復出貨、毛利結構優化的帶動下,營收達104.5億元,季增
【台股研究報告】建大(2106)結論與建議
建大第二季在中國廠區恢復出貨、毛利結構優化的帶動下,營收達104.5億元,季增10.6%,年增14.1%,預估毛利率將較前季大幅回升,帶動獲利季增將近1.5倍,營運低谷已過。整體而言,在1)產品調價效益顯現;2)高毛利的汽車胎比重上升,產品組合優化;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機車密度-台灣世界第一
輪胎產業龐大商機
台灣的機車密度是世界第一
在2300萬的人口,機車就有約1500萬輛
(圖片來源:shutter stock)
正新 ( 2105 ) 2017 EPS 創新低
正新在 2017 年的營收為 1132 億元,年減大約 4.3%。
EPS 卻大幅下滑了超過 50%。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橡膠價格的劇烈波動。
選擇分類: | (新增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