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稅後純益率(淨利率) 衡量企業最終的獲利能力
業外損益也會影響企業獲利能力
公司不一定只能經營本業,也可以有副業,
像是:賣電子產品的燦坤(2430),經營賣水餃的五花馬。
而業外的表現,會影響公司的稅後純益率,
所以一間企業本業經營得好,營業利益率高,最後不一定都賺錢。
如果經營的副業都在虧錢,最後還是壓低淨利率。
淨利和營業利益的差距 在業外損益和所得稅
業外損益包括 賣地賣大樓、匯兌損益、利息收入
非經常性損益只會發生一次 經常性損益會一直發生
業外損益又分為非經常性或經常性,
變賣資產或匯兌損益就屬於非經常性的獲利或損失;
利息收入則是經常性的業外收入。
賣資產、炒匯炒房的盈餘品質低落 且不長久
賣土地賣大樓而提高淨利率不是 好現象
例如:黑松(1234)在102年賣地,貢獻14塊的EPS
企業把生財工具賣掉,不僅只會有一次性收益,
往後的收入可能都會受到傷害。
匯兌損益也可能嚴重衝擊淨利
企業在美國有子公司,子公司都是收美金作為營收,
如果美金對台幣突然貶值,而且企業沒有避險,就會產生匯兌損失!
所以從這裡也可以知道平常企業面對匯率、利率等風險,
做好避險措施是很重要的。
扣除業外收支裡的"非經常性"收支
才能有效衡量淨利率的意義!
因為業外收支會影響淨利率甚多,
尤其是非經常性支出的部分,有時會讓淨利率對股價的影響打折扣。
例如:一家黑松(1234)賣土地大賺錢,某季淨利率448.71%,
但扣除賣土地的獲利,淨利率不到10%,這樣會漲嗎?
(資料來源:黑松(1234)財務比率)
稅後純益率 長期維持高水準
代表企業產品佳、經營能力強
再來看看台股資優生 台積電(2330)
台積電 的稅後純益率,
長期維持在 30%以上,
表示 每100元營收,有30元成了獲利!
這樣的盈餘品質非常好,
若能每年保持,表示經營能力很強
(資料來源:台積電(2330)財務比率)
稅後純益率 可以點這裡到個股分析查到
記得買稅後純益率是正數的股票哦!!
下一章 將介紹 投資人很喜歡看到 股東權益報酬率(ROE)
看看公司幫股東賺錢的效率 是怎麼樣!
【基本面入門 系列專文撰寫中】
CH1 認識基本面
CH2 認識財務報表
1. 損益表
2. 資產負債表
3. 現金流量表
CH3 認識財務比率
1. 評估企業獲利能力
1-5 淨利率
1-6 股東權益報酬率
1-7 杜邦公式
1-8 資產報酬率
2. 評估企業償債能力
2-1 為什麼要評估償債能力?
2-2 流動比、速動比
2-3 負債比
2-4 利息保障倍數
2-5 營業現金流量
2-6 營業現金流量比率
2-7 自由現金流量
2-8 Z分數 / 財務信評
2-9 固定資產比率
2-10 長期資金占固定資產比率
3. 評估企業營運效率
3-1 為什麼要評估企業營運效率?
3-2 存貨周轉率
3-3 應收帳款周轉率
3-4 應付帳款周轉率
3-5 固定資產周轉率
3-6 總資產周轉率
CH4 股票估價方法
1. 股價&估價是什麼?
2. 帳面價值法
3. 本益比法
4. 現金股利折現法
5. 安全邊際
CH5 會計制度簡介
1. IFRS制度
2. 會計師查核
3. 特殊產業:營建 金融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