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章為教學APP功能或整理總體經濟與公司營運重點,非投資建議與任何買賣的邀約。
台股在2022年因為升息、通膨引發市場炸裂,國安基金甚至因此進場護盤。來到2023年下半年已經超過一年之久,景氣燈號連續九顆藍色,接下來或許是個「逆轉」時刻。最直覺的方式可以先觀察企業營收變化,理論上經過低
⚠️ 本文章為教學APP功能或整理總體經濟與公司營運重點,非投資建議與任何買賣的邀約。
又到了每個月10號的時間了!根據證交法規定,上市櫃公司必須要在每個月10號(含)以前(遇到節假日、颱風等不可抗力因素除外),要把上個月的營收數字公告出來。而每個月這個時間,同時也是阿格力最期待的時刻,除了驗
⚠️ 本文章為教學APP功能或整理總體經濟與公司營運重點,非投資建議與任何買賣的邀約。
提到長期投資大家常常會想到「大到不會倒」的股票,第一時間想到就是連續配發股利年數,但把單一指標視為投資圭臬恐怕有失公允。實務上的理想投資條件並非配息越長越優異,還必須維持獲利穩定性才行,否則營運大起大落也會
⚠️ 本文章為教學APP功能或整理總體經濟與公司營運重點,非投資建議與任何買賣的邀約。
當基本面及產業面研究開始失靈,這代表市場已經進入不理性階段,想用什麼邏輯或推論都幾乎沒用。例如近期各項總經數據疲弱也尚未轉強,卻出現大盤逆勢上漲,這等於台股總經面同樣逐漸失效。其實會這樣的主因就是來自AI概
⚠️ 本文章為教學APP功能或整理總體經濟與公司營運重點,非投資建議與任何買賣的邀約。
很多人經常討論公司派持股高低問題經常以絕對值當作基準,例如超過30%就是好、5%以下就很危險,但這樣的設定其實不夠周慮。這邊先撇除公司派惡意掏空並將持股賣光的情況,其實政府還是有相關規範,只要董監事持股不滿
⚠️ 本文章為教學APP功能或整理總體經濟與公司營運重點,非投資建議與任何買賣的邀約。
最近台股相當震盪,一下子美國出現總經恐慌,一下子又是中國房地產暴雷,搞到整個市場又是人仰馬翻。這時候如果還想投資選股,不管你是基本面、技術面、籌碼面通通都無效,三大法人想賣股任誰都擋不住。如果第二季季報及七
⚠️ 本文章為教學APP功能或整理總體經濟與公司營運重點,非投資建議與任何買賣的邀約。
八月份一直是台股多年來的重頭戲,除了進入除權息旺季之後,還有一個重點就是半年報陸續公布中。不過有一個問題點是,公司公布季報通常都是一長串的文字加數字而已,到底成長或衰退直接看文字也冷冰冰無感,大家就要抓前一
⚠️ 本文章為教學APP功能或整理總體經濟與公司營運重點,非投資建議與任何買賣的邀約。
這陣子資金輪動非常快,每天漲跌族群幾乎毫無章法可言,不過目前市場共識絕對還是緯創為首的AI概念股。只從前一天的法人進出、主力買賣、分點吸貨研判短期籌碼面,通常隔天被打臉的機率不小,其實更長期一點可以看400
⚠️ 本文章為教學APP功能或整理總體經濟與公司營運重點,非投資建議與任何買賣的邀約。
2022年台灣央行跟著美國FED啟動升息循環後,銀行業也一同歡呼,因為放款利息收益會出現大幅度成長。從五大行庫新承作房貸利率變化來看最有感,2020年疫情爆發當下降到1.35%,2022年六月又回到疫情前的
選擇分類: | (新增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