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章為教學APP功能或整理總體經濟與公司營運重點,非投資建議與任何買賣的邀約。
2023年台灣65歲以上人口佔比為18.4%,預計在2025年自高齡社會邁入超高齡社會,也就是65歲人口突破20%以上。這代表未來兩年65歲人口佔比將以年均1%的速度成長,以目前國內總人口2,357萬換算,
⚠️ 本文章為教學APP功能或整理總體經濟與公司營運重點,非投資建議與任何買賣的邀約。
連鎖藥局龍頭-大樹藥局(6469)在截稿的今天(8/11)進行除權,每股配發了2.28元的股票股利,等於你買一張大樹的股票,就會多出228股在手上,股本膨脹的速度相當驚人。不過大樹的股價也非常爭氣,除權的當
⚠️ 本文章為教學APP功能或整理總體經濟與公司營運重點,非投資建議與任何買賣的邀約。
傳奇投資人彼得.林區(Peter Lynch)過去在擔任富達基金經理人的期間,將2,000萬美元資產的麥哲倫基金滾到140億美元,而且平均每年的年化報酬率達到29.2%,是阿格力非常欣賞的投資大師之一。今天
⚠️ 本文章為教學APP功能或整理總體經濟與公司營運重點,非投資建議與任何買賣的邀約。
2022年台灣央行跟著美國FED啟動升息循環後,銀行業也一同歡呼,因為放款利息收益會出現大幅度成長。從五大行庫新承作房貸利率變化來看最有感,2020年疫情爆發當下降到1.35%,2022年六月又回到疫情前的
⚠️ 本文章為教學APP功能或整理總體經濟與公司營運重點,非投資建議與任何買賣的邀約。
營收是觀察一家公司經營的基本指標之一,同時在台股也是更新頻率最為頻繁的指標。近期阿格力發現只要公司的營收出現年減或是月減的時候,市場往往就毫不留情的給予股價重擊。不過阿格力認為對於不同產業來說,其實單一月分
⚠️ 本文章為教學APP功能或整理總體經濟與公司營運重點,非投資建議與任何買賣的邀約。
最近台股吹起反攻號角,不等FED宣布停止升息的利多,大批資金湧入AI、綠能、重電等相關族群也帶動成交量活絡。2023年7月13日單日創下4,713億元的成交量,也成為2022年至今的新高,讓股民們重新對投資
⚠️ 本文章為教學APP功能或整理總體經濟與公司營運重點,非投資建議與任何買賣的邀約。
阿格力在2022年下半年就一直關注汽車產業,當時我提到這些車廠滿手訂單,但產能卻供不應求。2023年也一一驗證當時的產業趨勢及觀點,甚至我也在四月直播跟大家分享產業看法,截至2023年H1的汽車銷售數據依舊
⚠️ 本文章為教學APP功能或整理總體經濟與公司營運重點,非投資建議與任何買賣的邀約。
過去阿格力常常說投資務必先看風向,而風向又來自產業發展,因此產業研究是我特別重視的基本功。例如2020年剛發生新冠疫情時,我就發現資安族群成為最大受惠者,包含網路駭客攻擊、數位轉型都帶動產業趨勢向上發展。來
⚠️ 本文章為教學APP功能或整理總體經濟與公司營運重點,非投資建議與任何買賣的邀約。
隨著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現階段全球電動車的銷售趨勢正持續攀升,我們就以2016~2022年的銷售趨勢來說好了。2016年全球電動車的銷售僅79萬輛,時至今日2022年的時候,已經突破千萬、來到1,052
選擇分類: | (新增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