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 小建議:看文章前可以先讀這篇,
有了股票分析的基本知識,才能讀懂這篇的精隨唷!
投資組合就像是球隊
用基本面來找球員
我曾提過我把建立投資組合
比喻成組成一支球隊,
並以基本面選出績優個股來當作球員,
後來因為台股是以中期趨勢交易為主,
於是開始提高技術面的參考比重,
並且以布林通道當作觀察指標,
我喜歡尋找通道形狀細長
(即股價波動度低) 的個股介入,
然後等到他爆量突破上緣時再伺機加碼,
因為低價格波動度維持越久,
越有機會形成高價格波動度的大趨勢,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小型股有外資小量買進,代表...
以進階 (3118) 來做說明
然而操作中短期的波段,
除了技術面外,籌碼面占的比重也很大,
不過籌碼所涉及的範圍很廣,
資料也很多,包含三大法人、
主力買賣超、融資券變化、
董監事內部人持股、
主力券商或籌碼集中度等面向,
接下來只會舉簡單的例子,
但不管用什麼方式,
重點就是要瞭解股市中資金的流向,
因為籌碼往往是影響股價最直接的因素。
有主力介入小型股
股價短期有表現機會
以前年為例,過去我都會在財報公布後
用基本面選股,再用技術面挑選
符合前述標準的個股,
但就像我之前文章-「0050樂活投資」提過的,
下半年我開始陷入加班地獄,
根本沒空去研究或追蹤觀察名單,
一方面也想要調整投資方式,
所以原本沒打算進場交易,
不過,進階(3118)是個例外,
我的視線根本無法移開它,
因為我觀察到它從 104年 7 月下旬開始,
每天都持續有外資小量買進(假外資?),
而且稍微查詢一下,
可發現都集中在特定券商,
假如小型股碰到這種情況,
通常是有主力介入,
而且股價短期很有機會表現。
如圖所示:
1.
2.
''
分析與操盤過程說明
(附圖)
當時我的投資組合已經開始
進入「穩增長、調結構」的模式,
雖然原本打算悠閒的開往目地的,
但看到前面有條無人賽道,
還是會忍不住想超速一下,
於是我在 104/10/6 至 10/8 以 32 至 33 元左右進場布局,
並且在 10/13 股價大量突破上緣後,
於 10/14 至 10/19 以 35 至 37 元進行加碼,
之後股價持續上漲,
這段時間可觀察到上述外資買盤仍不斷買進,
籌碼面仍屬偏多,可繼續持有。
後來股價在 11/4 早盤直攻
漲停 44.05,盤中亦有漲停紀錄
不過當天未鎖住,
最後拉出長上引線收至 41.4 (漲幅3.38%)
如果有盯盤的人第一時間就可獲利了結,
因為技術面已出現警訊,
不過小弟上班沒空看盤,
只能在收盤後研判波段漲勢應已到尾聲,
於是在 11/5 至 11/9
以 40 至 41 元分批出清,
而這段期間也可看到上述外資買盤已消失,
甚或開始賣出,
當進場理由消失時,
也就是該出場的時候了。
最終獲利 18%
發現籌碼面可補技術分析的不足
最後,總結這次波段操作獲利約18%,
坦白說離大漲還遠得很,
讀者看到這應該會覺得自己被標題騙進來了XD,
但考量到我當時工作限制及時間成本(持有約1個月),
也算是張不錯的成績單啦。
其實過去我多半屬於中長期的趨勢交易者,
幾乎不太看籌碼面,也沒花心思研究,
但隨著經驗的累積,漸漸學到一點皮毛,
也發現籌碼面真的可以彌補技術分析的不足,
如果經由基本面及技術面篩選出的股票,
又剛好有籌碼面支撐的話,
在介入及持有過程中會比較有信心,
也確實可以提高勝算。
如果上了牌桌半小時
還無法分辨誰是傻瓜,那你就是那個傻瓜
就像這句話說的「如果你上了牌桌前半小時
還無法分辨誰是傻瓜,那麼你就是那個傻瓜。」
大家進場前,最好還是瞭解一下牌友的實力,
不要玩到一半,才發現自己就是那個傻瓜。
不過我還是要強調,
任何分析都只是機率問題,
財報會作假、技術會騙線、
籌碼也有操弄空間,
所以不必過度迷信任何資料,
心態上也要保持彈性,
因為「股票市場只有一面,
不是作多也不是放空,
而是正確的那一面」,
散戶能掌握的就是事前作好功課,
利用各種分析,
然後在自己最有勝算的情況下進場,
相信長期下來一定能提高勝率,
找出屬於自己大漲的訊號。
作者精彩的操盤說明
你都學會了嗎?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投資小學堂】粉絲團
想獲得更多理財資訊?
那千萬不可錯過每一篇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