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聯發科 × NVIDIA:Arm 架構聯軍挑戰傳統 PC 霸主
聯發科 N1/N1X 處理器將內建 NVIDIA 的 Blackwell GPU,雙強聯手挑戰目前主流的 x86 架構(註:x86 為目前 Intel 與 AMD 主導的 PC 處理器主流架構)
- 所謂 Win-on-Arm,是指搭載 Arm 架構處理器、但能運行 Windows 作業系統的電腦平台,將成為新一波 PC 革命關鍵
- 傳聞首波聯合開發的 AI PC 最快將於 2026 年上市,目前供應鏈反應熱烈
台股受惠股: 廣達、和碩、微星、威剛、創見
二、高通 Qualcomm:Snapdragon X Elite 首發 Copilot+ PC
Qualcomm 與微軟深度整合,率先推出首波 AI PC,並由 HP、Lenovo、Acer 等品牌採用
- 內建 NPU(神經網路處理器),推論效能領先傳統 x86 處理器,是目前唯一實際出貨的 Arm 架構 AI PC 平台
台股受惠股: 宏碁、仁寶、英業達、光寶
三、NVIDIA:DGX Spark 與 RTX 50 系列搶攻創作者市場
NVIDIA 推出 DGX Spark 平台(註:DGX Spark 為個人或中小企業導向的 AI 超級電腦方案),結合最新一代 GPU RTX 50 系列(註:RTX 50 為預計 2025 推出的新一代顯示卡),全面支援 AI 創作、遊戲與影音應用
- 同時整合 G-Assist(AI 助理)與 ACE(角色對話生成)平台,強化終端 AI 使用體驗
台股受惠股: 技嘉、華碩
美股受惠股: NVIDIA、Supermicro(SMCI)
美股受惠股: NVIDIA、Supermicro(SMCI)
四、微軟:從平台規格到雲端整合的幕後主導者
- 微軟推動 Copilot+(註:Copilot+ 是微軟定義 AI PC 的新規格標準,包括 NPU 必備、長效電池、即時生成能力等條件),整合 Azure 雲服務,擴大 AI 應用到終端裝置
- 作為平台整合者,微軟與 Qualcomm 與聯發科緊密合作,左右整體 AI PC 生態系速度
台股關聯: 與微軟合作密切的品牌商與 AI 晶片鏈結股,如廣達、仁寶
美股關聯: Microsoft
美股關聯: Microsoft
平台對決概覽表
AI PC 的戰爭不只是晶片競爭,更關係到整體 PC 架構、生態系與品牌策略。2025~2026 將是 AI PC 關鍵放量期,建議投資人聚焦三大方向:Arm 架構組裝廠商、AI NPU 解決方案供應商,以及能快速整合 AI 功能的品牌商
2025 是 AI PC 爆發元年,晶片大戰才剛開始,但市場資金已悄悄進場
想追蹤聯發科、高通、NVIDIA、微軟四大主角的最新動態或供應鏈行情?下載【美股K線 APP】,幫你一次掌握台美受惠股與潛力黑馬!
想追蹤聯發科、高通、NVIDIA、微軟四大主角的最新動態或供應鏈行情?下載【美股K線 APP】,幫你一次掌握台美受惠股與潛力黑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