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價值指標 (GVI) ,打敗 6 大常用指標 -- 以鴻海、台積電為例。

葉教授

葉教授

  • 2014-11-13 11:04
  • 更新:2018-07-16 23:19

成長價值指標 (GVI) ,打敗 6 大常用指標 -- 以鴻海、台積電為例。

(圖/shutterstock)

 

我們常用的6大基本面、技術面指標,

居然打不贏1個成長價值指標?

在上一篇成長價值指標(GVI) ─ 一個抓得住台積電與鴻海輝煌時代的選股方法

以成長價值指標(GVI)來選擇什麼時候買賣鴻海(2317)和台積電(2330),

整體報酬率分別為 732.90% 和 830.00%

年化報酬率分別高達 78% 和 94%

然而我們想知道,還有沒有哪個指標,能夠表現得比成長價值指標還好呢?

 

怎樣的選股方法 才算好?

台積電(2330)與鴻海(2317)在1997~2000之間曾經創下驚人的報酬率,

投資人要是在當時買入這兩檔股票可以獲利700~800%。

一個好的選股方法,一定要能抓住一檔股票 最輝煌的時期。

那麼哪一種選股方法,才能抓住一檔股票最輝煌的時期呢?

為了幫使用者解惑,作者做了一個回測,

並發表了「成長價值指標(GVI) ─ 一個抓得住台積電與鴻海輝煌時代的選股方法」。

但讀者或許會問,難道其他方法不行嗎?這就是本文要解答的問題了。

 

回測方法

為了幫使用者解惑,作者做了一系列的回測,仍直接使用CMoney系統的回測功能。

回測方法如下:

1.回測期間1997/1/1~2009/9/30 ,

但在回測本益比和股東權益時,回測期間為1993/1/4~2009/9/30

2.於每年5月, 9月, 11月的第一個交易日(即季財報公布後的第一個交易日)

買入總市值最大的前20%股票中,

特定選股指標最有利大的20%股票,賣出不符合買入條件的股票。

 

候選指標

1.買股價淨值比小的股票

2.買近四季本益比小的股票

3.買預估本益比小的股票

4.買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大的股票

5.買近三月營收成長率大的股票

6.買前季報酬率大的股票(技術面分析,強者恆強)

 

回測結果:成長價值指標(GVI)依然表現最佳

1.股價淨值比:無效

系統在回測期間從未買賣過鴻海與台積電,這種只問便宜,

不問公司盈虧的選股指標是買不到鴻海與台積電這種好股票的。

 

2.近四季本益比:無效

與股價淨值比一樣,空手而歸。

 

3.預估本益比:打敗大盤

系統在回測期間買賣兩次鴻海與一次台積電,

要注意的是我們的回測期為1993/1/1~2009/9/30,

比上一篇文章的1997/1/1~2009/9/30提早4年。

這種策略表現不錯,但投資報酬率仍比GVI差一些。

 

4.股東權益報酬率(ROE):錯過台積電的輝煌時期

系統在回測期間買賣五次鴻海與六次台積電,

回測期為1993/1/1~2009/9/30。

結果在鴻海的表現以1996/09/02~2000/05/02這段期間,

相對大盤報酬率798%最為輝煌。

但在台積電的表現就不佳了,錯過台積電表現最佳的時期。

 

5.近三月營收成長率:尚可

由於月營收的波動大,因此是用近三個月的總和。

此外,因為營收可能有季節性,因此是用與去年同期比較來算成長率。

因為月營收是每月公佈,因此我們假設在每一個月10日後的第一個交易日買買股票。

系統在回測期間買賣九次鴻海與三次台積電,

回測期為1997/1/1~2009/9/30。

 

結果在鴻海的表現以1997/1~ 1999/5這段期間,

相對大盤報酬率338%最為輝煌。

由於近三月營收成長率還是波動很大,因此鴻海股票在回測期進出了九次,

但這種高頻率近出並未帶來更高的報酬,反而降低了報酬。

而在台積電的表現就更差了,錯過台積電表現最佳的時期。

 

6.前季報酬率(技術面分析):普通

系統在回測期間買賣六次鴻海與五次台積電,

回測期為1997/1/1~2009/9/30。

結果無論在鴻海獲台積電都能打敗大盤,但表現都遠比GVI差很多。

顯示這種追高策略用處不大,還是回歸股票的基本面才是正道。

 

結論:還是以成長價值指標法(GIV)表現最佳

其他指標排序:

預估本益比>股東權益報酬率(ROE)>近三月營收成長率=前季報酬率>進4季本益比=股價淨值比

 

葉教授的理財寶 

年報酬率15%►► 五面向選股法  成長價值指標 選股法 

 

延伸閱讀

成長價值指標 近半年股市實戰成果大公開!

買成長價值股 真的能打敗大盤嗎? 

 

推薦課程:

年化報酬率20%的選股模型,打造你的投資組合

 

葉教授

葉教授

大學教師,教授過「資訊科技在投資分析之應用」、「人工智慧在投資分析之應用」、「財務管理」。著有台灣股市何種選股模型行得通?。本論文被日本大和證券應用在日本股市回測,顯示具有很好的績效。座右銘:只使用經過實證的簡單明白的選股模型。

大學教師,教授過「資訊科技在投資分析之應用」、「人工智慧在投資分析之應用」、「財務管理」。著有台灣股市何種選股模型行得通?。本論文被日本大和證券應用在日本股市回測,顯示具有很好的績效。座右銘:只使用經過實證的簡單明白的選股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