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依婷
我原本以為不會再看到小廣了。
幾年前的那個秋天,
小廣來到我門診時,是由阿嬤帶著來的。
那時,從幼兒園就很活潑好動的小廣,
導師室裡,六年乙班的導師阿忠
焦躁地拿起電話聽筒、放下、拿起、又放下……
隔壁的老師忍不住問:
「阿忠,你是在做復健?還是進行什麼儀式?」
阿忠嘆氣:「等一下我們班小智的爸媽要來找我,
聽學務主任說他們很難搞,要我多保重…&he
【編聊邊看,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不做選擇,往往是抗拒為自己負責!
「隨便、都可以」很可能只是為了不被打擾,
或者不想動腦筋而隨口說出的回應,
但他的內心未必真的是這麼想,
他很可能只是用這些回應來傳達:
作者: 李愛玲
學著當爸爸,共同承擔生育責任,
是一個男人擺脫原生家庭、
破繭重生、真正成熟的開始。
「當媽」這個話題,
作者:臨床心理師劉仲彬
親愛的,當你打開這份指南時,
只代表一件事,那就是過年又要到了,
時間已經不多了。
接下來一星期,
循規蹈矩不犯錯,
就是最好的人生?
「我兒子大學畢業好幾年了,
下班後總是窩在家裡,哪兒也不去,
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
連女朋友也不交一個,
作者: 黃啟團
你用什麼方法把他變成了現在這樣?
在我接的個案中,
婚姻困擾占了很大比重。
不久前,我遇到過一位這樣的案主。
作者: 邱淳孝
最後,我要談論一個重要的觀念:
「面對自己的情緒,
是自己的責任」。
有人會反駁:
【編聊邊看,我想讓你知道的是】
天下沒有不愛自己孩子的父母,
但為什麼父母的「為你好」卻常常成為
孩子心中以愛知名的枷鎖?
教育專家建議:
父母可以給予建議,但不能一味控制,
選擇分類: | (新增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