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天AI了嗎?
最近個股只要加上AI兩個字,股價就多了興奮劑,充滿激情。不管未來AI貢獻多少獲利,AI兩個字就能讓本益比調升五到十倍。無論股市、新聞或是公司法說,滿滿充斥AI字眼,只要能夠扯到關係,個股無不拼命將AI往臉上貼金,因此股市也出現了許多圖坦卡門。在2000年網路泡沫時,科技公司紛紛冠上和「網路」相關字眼。在股價向上奔騰後,換來的卻是更多投資人的血淚史。
元宇宙人走茶涼?
前幾年的熱搜文字:元宇宙,也曾是科技股的聖杯,有風就跟風,當時很多公司法說常針對元宇宙談笑風聲。如今元宇宙,人走茶涼,AI當道,市場也趕緊搭順風車,紛紛發表對AI產品的長遠規劃。
AI概念在十多年前就已經有人在提,而ChatGPT引燃了AI市場的需求,這對現階段消費疲弱的經濟來說是好事,刺激需求增加產出。但就AI本身來說,並非新應用的產品,白話一點,AI核心商機是算力大幅提升的應用,並在高階晶片、傳輸、散熱會有額外需求,因此當大家在提AI時,也要看產品有沒有競爭力,並非雨露均霑,選股仍要慎選。
不只選股更要擇時
網路、元宇宙、人工智慧都是很好的趨勢,這都無可厚非,我也喜歡投資趨勢。只是,投資不是只有選股,還要擇時,好股票有好價位,才是好的投資。好股票買貴了,還是不易賺錢。
當時2000年網路泡沫時,微軟股價創高,隨著泡沫破滅而下跌,在超過十年後,股價才又再創高,我們人生有多少個十年,微軟也只是少數2000年泡沫後,股價創新高的個股,許多科技股,如Intel、Cisco、Yahoo,回頭看當時股價,只能望洋興嘆。如果能等到適合價位再介入,而不是怕錯過了就賺不到的心態,會更對得起自己賺來不易的錢。
錯過航運,就不要錯過航空?
另外,最近很多人提的,「錯過上次航運股,就不要錯過現在的航空股。」嗯,目前航空股基本面確實不錯,但當時航運的基本面也很好,個股若要變成妖股,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產業有題材想像力,二是基本面數據不錯。滿足這兩個條件後,主力就能把夢築大,講更遙遠的未來,聽者其實誘惑很大。
但若看產業結構,還是有所差異,像是兩者都攸關「消費」,但航運偏向商品,而空運偏向服務(旅遊)。當報復性出國結束之後,供需平衡票價也會慢慢恢復。另外,航運會遇到碼頭塞港問題,一個塞港導致後面排隊的貨櫃船更多,供給減少讓價格攀高。但空運不會有塞航廈的問題,頂多海關拖久一點,骨牌的連鎖效應較不明顯。
如果是短線交易,當然也是有機會,就看個人本事,但不要把夢築太大,不要預期所有基本面好的公司,都理所當然的要上漲數倍,期望太高容易讓自己投資節奏亂了分寸。
以長期投資角度來看,目前股價的安全邊際高嗎?還是一個必要思考的問題。
對我而言,排除背後的籌碼變數,只看產業趨勢,我對AI股興趣會比航空股大。因為AI股是產業結構的長期變化,而航空股是供需失衡的短期變化。但若看評價,兩者目前都不算便宜。
那麼該如何選AI概念股?
可以搭配以下兩點觀察:
一是看個股的AI相關營收:明年佔多少?不要挑一個AI沾邊的,例如佔10%不到,但股價卻以全部都AI的本益比去計算。
二是公司產品是AI不可或缺的元素:我過去長線看好IP和散熱趨勢。科技只要進步,晶片就需要更高階,IP和散熱受惠於晶片複雜和算力提升趨勢。長線來說,不考慮價位貴或便宜,IP和散熱還是能走得長久些。
話說回來,當市場低迷時,我習慣熬煮雞湯,而當市場欣喜之際,我喜歡熬煮苦藥,苦口良藥,喝了降火氣。
看到大家對特定題材趨之若鶩時,我也想到Podcast常有人問:「請要怎麼從投資失敗中重新站起來?」
也許,最基本的準則就是,「不要犯同樣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