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在股票投資的過程中,
每個投資人都想要找到一套
適合自己賺錢的方式,
「存股」是近年受到喜愛的方式之一。
為何存股這個概念會吸引人?
而在獲利的糖衣背後,
又隱藏著甚麼樣的風險?
繼續看下去...
存股的優勢:操作簡單、容易累積
存股因為其操作簡單,
以「長期持有」、「股息再投入」為主軸,
透過股票配息的特色,一筆資金重複使用,
在持有股數增長下,
達到資產成長、股息成長的效益,
使得收入多元化。
假設每年除權息前
以 18 元的價格都買進 A 股票,
若每年都可以配發
現金股利 0.95 元、股票股利 0.45 元,
在股息重複投入下,
到第 20 年時,累計持股可達到 61,310 股,
整體資產可逾 110 萬,
每年可領 53,057 元的現金股利。
存股法背後的預設前提:
「股價不變」「股息政策不變」「公司不倒」
假設若將投入的資金同比例擴大,
股數的累績相對成長,
20 年後不失為一筆可觀的資金。
當拉出這張表時,
很多投資人就興致勃勃的開始執行相關的計畫,
期待 20 年後可以安穩退休,坐領股息收益。
但這計畫的結果卻是建構在
(1)股價不變
(2)股息政策不變及
(3)這家企業可以營運 20 年
這 3 個假設下。
前面 2 個假設的變化倒還好,
只是資產市值變動與股息領多領少的問題,
但最後的那個假設不存在時,
那可是 20 年努力全都白做工,
未來退休計畫也得重新開始了。
惟企業永續營運的風險,
可從財報去察覺的部分倒都還是小問題。
畢竟「可見的風險」不是最大風險;
所以通常影響最大的風險,都是不可見的。
尤其是「企業經營者的道德風險」與
「客戶帶來的營運風險」這 2 樣,
是難以規避的,而當這樣的風險產生時,
若無妥善的準備,
對整體資產影響的程度又是難以承擔的。
而要降低這類風險發生時對資產的影響,
唯有分散持有一途,別無他法。
因此,當要以「存股」的方式開始投資時,
投資人得好好地確認自己
可承擔的最大損失是多少
且該如何做以避免 10 幾年的累積一夕歸零,
並以這可承擔的損失
作為股票市場投資資金的上限,
進行存股投資,
別只看到「未來可能」的糖衣,
忘卻了在市場中的風險。
快來幫 恩汎理財投資團隊 粉絲團按『讚』
更多好文都在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