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從新聞記者到百貨龍頭董座
黃晴雯一步一腳印實現夢想
今事業有成、擁有幸福家庭與一間dream house的她
期許年輕人 20 歲開始投資
並永遠檢視保單
為根本需要做好準備
是什麼原因讓她改變想法,成就一生呢?
趕緊來看看吧...
(贊助商連結...)
一場重大意外,黃晴雯認識到保險的重要性
與夫婿在美國度蜜月時
一場重大車禍讓黃晴雯差點回不到最愛的家人身邊
卻也因為這場車禍
讓她認識到保險的重要性
她說:
「我先生在我們出國前保了一份旅行平安險,
裡頭的急難救助及時將我從受傷的美國運回台灣緊急救治。
那是我人生第一次深刻體會到─理財不是為了要達成目的,
而是人生中最根本的需求!」
5 年 2 班的黃晴雯
已邁入知天命之年
靠年輕時努力打拼
擁有穩定的財富
; font-size:12px">聯合財金網)
黃晴雯在 20 歲開始投資,買進人生第一張保單
她建議
投資理財要從 20 歲開始
當有了第一份工作
除了要把大部分的可支配所得投資自己之外
還要購買人生的第一張保單
為什麼特別強調保單?
黃晴雯表示
20 歲正值身體狀況最佳
風險承受度也最高的時期
一方面保費偏低
另方面也可由此開始學習理財與人生規畫
也許保單的保障無法做到周全
但它相對提供一個入門教育的機會
高中就讀北一女的黃晴雯
求學階段就是個拔尖的女孩
政大新聞系畢業後
隨即考進中國電視公司
擔任記者的工作
總是嚴以律己
並且樂於學習新事物
永遠走在同儕的前端
回顧自己的雙十年華
再觀察現今的 90 後
她鼓勵 20 歲的年輕人一定要多學習
開闊自己的眼界
她強調
未來的社會將高度要求數位能力
除須具備專業職能
更加講求跨界力與執行的速度
因此
在學習新技術的道路上
絕對不要吝於投資自己
歷經 7 次換屋,親手打造 Dream House
房產是黃晴雯最有心得與興趣的投資
在前前後後買賣了 7 間房子後
終於打造了一間屬於她與先生的 dream house
這棟雙併別墅雖然屋齡已近 30 年
卻在她花費 1 年的時間以浮動式建築工法重新裝修下
營造出迥然不同於國內其他別墅的建築風格
走進的朋友
都很難想像在一般建築的外表下
會有如此歐式風情的居家環境
對房地產有著高度興趣
黃晴雯積極做功課
她購入房產的時間點也相當值得學習
目前自住的 dream house 近 100 坪
購入時間點是 2008 年雷曼兄弟倒閉後
她在海外也有置產
租金投報率在 5~7 %間
購入的時間點也在全球金融風暴之後、房市落底即將走升之際
她分享購屋的秘訣
海外置產一定要了解當地法令稅務及相關費用等
且若買房不是自住、而是要出租
更要留意扣除管理費用、保險與稅等所有必要費用後
還有多少投報空間
千萬不要一窩蜂
看到哪一個國家房市正夯就貿然投入
黃晴雯在 30 歲成家首次購屋
體認強迫儲蓄的力量
31 歲那一年
黃晴雯與夫婿為了結婚後能擁有屬於兩人溫暖的小窩
買了人生第一間房子
那時也是國內建商首次推出挑高 3 米 6 創意空間的房子
曾於海外留學
喜歡歐美樓房風格的她
衝動之下就去訂了一間預售屋
其後為了讓每期工程款都能如期繳交
黃晴雯除了在電視台的正職工作
還兼了兩份差事
強迫自己儲蓄
但是
越接近交屋時
卻發現市面上這類創意空間的產品
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
政府建管單位也開始關注
這時候
黃晴雯猛然發現
原來這種房子存在著違建的風險
未來有任何安全上的差池
都必須由住戶自己承擔
更甚者
房屋權狀上
挑高樓房的美麗景緻也只是虛無的泡影
當時黃晴雯立刻找建商
要求對方全額退款
可是建商不同意
所幸後來在其他建商朋友與熟知法律的朋友協助下
順利退了房子
也拿回之前辛苦攢下來的工程款
黃晴雯說:
「那是一次失敗的購屋經驗,
卻開啟了我對房地產鑽營研究的興趣。」
(贊助商連結...)
退回的工程款剛好是 100 萬元
她笑說:「那真的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她也第一次體會到
原來買房這件事
會讓自己強迫儲蓄、減少花費
這次的經驗讓黃晴雯對於買房更加敬畏
了解買房前一定要清楚自己的需求
她建議 30 歲的年輕朋友
開始買自己的第一間房子時
要講求房子的功能性
不必太強調寬敞與舒適度
而且還要量力而為
她強調
再隨著工作薪資成長
家庭成員的增加
慢慢換房
過程中會累積對於房屋買賣的知識
也會更加了解個人的需求
而這些都能讓自己的人生成長軌跡更加豐富、踏實
非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