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忽略這項「鐵律」!那「錢」就容易離你而去,看完立馬省小錢、賺大錢

如果忽略這項「鐵律」!那「錢」就容易離你而去,看完立馬省小錢、賺大錢

(圖/shutterstock)

( 以下讀書心得為本文作者自行編寫,不代表原書作者觀點 )

 

弄清楚市場機制,錢就不會平白無故消失

騎腳踏車下坡時,「摩擦力」的存在很重要!

但是在機器的世界裡 ...

「摩擦力」的存在卻是極度討厭的東西

那些介面上的齒輪,是不是密切相互契合

零件上是否有塗上潤滑油

有沒有造成其他不必要能量的損失

都是工程師在設計模組時一定要考量的!

 

同樣的道理也可以應用到經濟市場上 ...

在這麼多的生產階段中

我們應該要時常確認:

交易的狀況是否積極而且即時

是不是有出現衝突和誤解

否則我們投入的金錢

可能就在交易活動層層轉嫁間

默默流失不見了 ...

 

2009 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奧利佛 ‧ 威廉森 針對了這樣的現象

在「交易成本經濟學 TCE」的領域中做出一翻研究

我們一起認識這個觀念

才可以知道交易的過程中

有哪些是消費者不會知道的秘密

 

( 贊助商連結 )

 

 

 

不要被數字表象迷惑住,要看清內部的實質流動

TCE 這個觀念在過去一直被忽略

因為多數的經濟學家把所有的經濟活動用標準的方式歸類

像 哪些經濟活動是透過市場

哪些是由企業內部來執行

當作一個既定的事實

但我們應該要注意的是:

「為什麼這些經濟活動會這麼安排」

透過什麼樣的安排會讓整個經濟活動更密切貼合

不浪費任何一個環節

所以我們應該要從源頭開始談起

 

交易成本為 0 是一個經濟學上的主流假設

但這樣的假設卻帶來了令人不安的結果

像是「外部性」 例如:汙染

在這樣的邏輯推論下  自然就會被完美的解決

而且不需要花任何成本!

除此之外

企業就沒必要自己設立生產場所

因為外包給獨立的供應商

他們就會將所有的成本皆納入契約內

如此一來,所有的外部性都會不見

 

但現實狀況不是如此

不但每個交易活都存在著正面和負面的外部性

而且也不是每個企業都會將工程外包給獨立的供應商

垂直整合也是正流行的趨勢

所以「交易成本大於 0 」顯然是需要被考慮的重點

但因為所關注的重點太小  所以時常被忽略 ...

 

 

( 圖片來源 )

 

不能只靠市場機制調節,更重要的是「組織」

在很多情形下光靠市場機制是不夠的

其中有很多時常被忽略的交易成本

所以奧利佛 ‧ 威廉森 提出了必須研究交易過程中的「組織」

TCE 就認為「組織」是最重要的

根據不同的交易需要

會有適應性的逐步調整企業的管理模式

再從這樣的過程中

累積出組織的型態

也就是從企業的內部來完成市場的運作

 

如果組織不重要

那社會上所有的生產活動都應該被納入一個極大的公司生產

不過事實並非如此

社會上還是有許多「組織」在運作

最後會發現組織行為的依據或最終目的

都是為了將交易成本降到最低

如此一來 TCE 就可以解釋 ...

大家要注意的是組織內部的運作

而不是市場機制調節下的結果

才能準確的掌握交易進行中的成本

是在哪個地方被吸收

又是在哪個地方被轉嫁了 ...

 

 

( 圖片來源 )

 

「交易成本經濟學」還有很多可以被挖掘的

TCE 這個觀念現在還有待拓展

因為它是屬於跨領域的研究

包括了理論、實證、政策

所以目前為止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我們目前要關注的應該是

無論政府或民間企業

都要有系統的控管所有方案的執行機制和成本

不能只看到表面的完美數據

否則很容易被蒙蔽而忽略那些還沒完成的份內工作!

 

 

( 圖片來源 )

 

如果你還想知道更多有關交易成本的內容

都在這本《用經濟學改變世界》

推薦給你!

本文為 CMoney官方 編輯群整理撰寫之 讀書心得,

部分擷取自書籍內容,詳見 原書籍

本文 轉載自 CMoney 網站,原文 於此

喜歡我們的 文章嗎 ?

歡迎關注我們的粉絲團唷→ CMoney理財寶粉絲團

 

若無法配合附上以上資訊,請勿轉載文章。​謝謝~

 

 

好東西要跟好朋友分享!好的文章也是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