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 以下讀書心得為本文作者自行編寫,不代表原書作者觀點 )
職場文化無所不在
當你畢業之後開始找人生第一份工作步入職場
逐漸地你會明白有些職場文化你不得不適應
例如當你主管還在辦公室的時候
你絕對不能比她早走一步先下班
又或者是當你要代表公司跟客戶談生意時
免不了交易應酬甚至要跟客戶交陪喝酒
而這樣的情況是職場慣例嗎?
在不同的國家是不是就有不同的情形?
我們又該如何面對這些職場上的人情世故呢
一起來看看吧 ...
( 贊助商連結 ... )
1. 加班是一種察言觀色的結果
從加班這件事情來看中西文化其實很有趣
大部分的亞洲人會認為加班是合理的
甚至老一輩的人會告訴你加班是應該的
但美國人才不理你這一套
重視效率的美國人
一位從小在美國長大的日本人有深刻的體會
他說日本人比較努力工作
但美國人卻是比較聰明地工作
因為美國人沒有那種我一定要待到主管離開才能下班的觀念
所以為了準時下班
辦公會更加有效率
也比較不會去在乎無關公事的人際公關
而是針對該討論的事情就事論事處理
開會的時候也不需要聽主管講了二十分鐘的開場白
美國人以最有效率的事情完成工作
能用五分鐘完成就不會花上十分鐘
重視感覺的亞洲人
而亞洲人普遍都會有一種老闆跟同事都還沒走
我不能下班的心態與壓力
如果到了晚上八點整個辦公室的人都還在
提早走的同事還是會被關注幾眼
雖然不會因此對這個員工有偏頗的意見
但一般來說都會有大家要一起努力的同儕壓力
2. 尊重傳統倫理而非妥協
在職場倫理上
雖然西方國家不像亞洲企業那麼尊重倫理輩份
甚至年輕人會認為這是一種包袱
但老一輩的人還是會覺得有傳統其實也不是一件壞事
重視但練習擺脫傳統包袱
在西方社會
如果同事請你吃東西而你不吃
可以很有禮貌的說:對不起我不吃這個
對方也不會生氣
因為這是個人的選擇
但亞洲人往往都不這樣想
例如跟你敬酒,你不喝,就是不尊重我這個人
而對他們而言這是很不禮貌的行為
尤其如果是長輩
而這種心態跟思維就是一種包袱
我們怕被他人排擠討厭
於是勉強自己去接受不喜歡的事物
而包袱太大會使整個文化失去彈性
但西方人的不在乎,似乎又顯得太冷漠
其實適度的尊重不要太過堅守這些傳統不知變通
亞洲人的尊重長輩重倫理其實是一件好事
3. 東方的應酬文化
亞洲企業常常把情至於理之前
長久以來就成為了一種惡性循環
對於凡事都講人情的東方人來說
送禮請吃飯這樣的事情很常見
進而把廠商或客戶當成朋友
也很容易就公私不分
而在美國跟客戶先約是不需要陪吃飯喝酒的
甚至送禮物還會被認為是騷擾
應酬是種不成文的習俗
因為亞洲人習慣藉由應酬這類的活動
去了解同事去熟悉客戶
才能增加彼此之間的信任感
進而將訂單交給對方
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們在判斷事情時
常常將情緒及感覺置於理性思考之前
舉例來說如果我是關於你是供應商
我們常常一起出去吃飯喝酒混很熟
而現在有一個案子
即使你開的價格比較高
我還是會承包給你
這種關係再放大一點就會變成關說及賄賂
這實在是東方社會不成文的陋習
4. 為工作犧牲個人時間真的值得嗎
不論我們想要甚麼都必須付出代價
等價交換是這個社會的現實面
如果我們想在外商銀行或是 google 工作
我們就必須面對永無止盡的加班
一切都在你自己認為值不值得
高薪人人都想要
但大部分的時候魚與熊掌不可能兼得
而當你把加班這件事情
視為你在頂尖企業領高薪所付出的代價
心態也就能夠調整過來了
( 贊助商連結 ... )
5. 苦差事是種磨練
幫你剛進去公司
就要有不怕累不怕被電的心態
不要把苦差事認為是老闆在剝削自己
如果真的想留下來在這個環境學習
並且認為自己在這個公司未來是很有發展的
那所付出的這些就是我們的機會成本代價
許多人可能都沒這樣的幸運能有這種學習機會
你怎能奢望一切是輕鬆的呢?
結論
每一間不同的公司都有不同的文化要適應
調整自己的心態
才能不被這些文化控制
想知道更多鍾子偉的人生哲學嗎?
推薦這本《22歲起,選那個不做會後悔的決定》給你
本文為 CMoney官方 編輯群整理撰寫之 讀書心得,
部分擷取自書籍內容,詳見 原書籍。
喜歡我們的 文章嗎 ?
歡迎關注我們的粉絲團唷→ CMoney理財寶粉絲團
若無法配合附上以上資訊,請勿轉載文章。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