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作者:CMoney 編輯部
1 支麥克筆 + 1 張 A4 紙,即可開始...
理財的重要性,不用說,大家絕對都知道!
「不理財,下半輩子很難維持生活水準」
不過實際上,隨便拉一個身旁的朋友
問,做財務規劃了沒啊?
得到的答案卻一致為:「沒有!」
太扯了!但是說真的,我以前也沒有!
不是我懶,而是真的很麻煩!(真的不是我懶!)
因為製作一份理財規劃
感覺就要花很多心力,還不一定是「對」的規劃
與其浪費時間做出「錯誤」的規劃,不如不做!
如果我早點知道,一頁紙就能做財務規劃
那我會越早開始,用最簡單的方法去理財
這麼輕鬆易學的存錢招數,滑過閃過也別錯過!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簡單 3 步驟
打造「量身訂做」的理財規劃
你是否覺得理財很困難?不知從何開始存錢?
尤其是打開「財務規劃」的雜誌、網站、書籍
多到嚇人的理財方法,往往令人對理財就此卻步
然而找到一套適用於自己的財務規劃,
根本不需要那麼複雜
透過簡單的 3 個步驟,
靠自己,也能做好財務規劃!
步驟 1
找到理財目標,分析財務規劃
現在的年輕人不復以往,「月光族」越來越多 ...
存錢,好像是很久以後的事
因為沒有人知道「未來」需要用多少錢
「未來」有太多變數,真的很難預測,也不想預測!
所以很多想存錢投資的人,遲遲還沒開始動作
但我告訴你一個好消息!
只要找到「理財目標」,就能進行財務規劃了!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過程,卻不是一個「容易」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唯有 ...
不斷問自己「為什麼」金錢很重要
才能從「抽象」找到「具體」的理財目標
步驟 2
推測財務目標,設計財務規劃
當你推測出「理財目標」所需要用到的金額,
你會大吃一驚!
在我們還不清楚「真正」的理財目標時
往往會讓自己以為,自己需要「很多的錢」
或是覺得要達成目標,似乎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唯有 ...
不斷問自己「假使 ... 我會 ... 」
才能將「膨脹」的預期花費「合理化」
步驟 3
執行財務規劃
製作完一份財務規劃,我想,很多人還是會不知如何下手
那就從你目前的資產負債表開始著手吧!
弄清楚現在的財務定位是 資產 > 負債 或 資產 < 負債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唯有 ...
在消費前,不斷問自己「重視 ... 的理由」
才能將預算編列,實際執行!
花 20 分鐘
測試你的「理財目標」吧!
從「抽象」到「具體」找到存錢目標
你可能會覺得:你不是在做財務規劃,而是心理測驗
你可能會覺得:為什麼不直接告訴你「最佳」的理財方法
因為,唯有「適用於自己的財務規劃」
才是「最佳的理財方法」
Q1:為什麼金錢對你很重要 a ?
Q2: (a) 對你的意義 b 是什麼呢?
Q3:為什麼 (b) 很重要呢?
Q4:假設你達成了 (b) ,在那之後,對你來說什麼是最重要的呢?
*受測者,莎拉的參考答案 :
Q1:自由 Q2:時間更有彈性
Q3:有更多自己的時間 Q4:擁有一個小孩
將「膨脹」的預期花費金額「合理化」
當我們花費越多的時間在財務上的小細節
反而會使自己沒有太多的動力去實踐規劃
越想做好財務規劃,越要盡可能忽略「小細節」
因此用越粗的「麥克筆」做財務規劃,
才能越順利地進行理財
接下來,拿出 A4 紙,
用「麥克筆」寫下你的財務規劃吧!
Q5:想達到你的目標 (b) ,要怎麼行動呢?
Q6:想像如果你這麼做,會犧牲什麼 c ?
Q7:如果你可以 (c) ,你會怎麼具體化存下花費目標的金錢呢?
*受測者,莎拉的參考答案 :
Q5:減少工作時間 Q6:提早退休,放棄熱愛的工作
Q7:退休後,每個月需要花X元來維持生活
每個人的理財規劃,
隨著不同的人生目標也會不一樣,
你的答案又會是什麼呢?
現在,一頁 A4 紙就可以釐清真正理財目標,
並引領我們去達成理財的目標!
再也不用像傳統那樣,
製作一份財務規劃需要厚達 200 多頁,
是不是很簡單呢?
快拿起紙筆自己動手做做看吧!
有一個好的理財開始
等於到達成功的一半
讓我們告別零存款生活
如果想理好財
行為就得像一個有錢人!
加入《財富規劃好,人生沒煩惱》
一起參與我們的理財改造計畫!
立即加入>>https://cmy.tw/006mOo
想好好準備退休金,這些文章推薦給你
- 【台人必看】退休存款不到 500 萬竟高達 7 成... 簡單 4 步遠離老窮族,別再指望勞退啦!
- 什麼樣的理財方式最適合退休規畫? 聽聽華爾街投資人 闕又上 怎麼說!
- 「享退休」快想瘋了!可是老媽一直說存款不到 1500 萬,我連生病的權利都沒有...究竟怎麼安穩退休
- 退休金5百萬就夠?這「8大誤解」是造成晚年悲劇的最大兇手.....
想知道更多理財方法嗎?
推薦這本《告別零存款!下個月的薪水這樣存:財務規劃師教你最簡單的量身訂做理財法》給你
本文為 CMoney官方 編輯群整理撰寫之 讀書心得,
部分擷取自書籍內容,詳見 原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