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你有沒有想過
有一天,你可以悠閒地吃早午餐
你可以在淡季時出國玩
同時享受最便宜的住宿與機票
而能享受這些特權的
通常又只有學生以及退休人士 ...
若你成為了「全職交易人」
那恭喜 ... 你的人生會很不一樣
經歷了與台股的 9 次生死決鬥
而梁展嘉 ... 放棄穩定的工程師 、教職這樣的職業
專心投入「全職交易」的生活
如果你也想像他一樣 ... 一定要先看看他的故事!
( 贊助商連結 )
1.第一次在股市嚐到甜頭
在 1997 年 1 月,觀察了台股半年後
他認為萬點以上才是高點
當時的台股指數大約來到 7000 點
於是大三的梁展嘉跟梁爸借了一筆資金買了 2 檔基金
分別是「中信潛力基金」和「中信全球科技基金」
之後他一路抱到 9 月
指數差不多到 9000點上下
又適逢亞洲金融海嘯
台股也隨之激烈震盪
他看也離萬點不遠了,就乾脆地全數脫手
第一次的結算就有七成多的獲利
而許多投資人誤信專家的話
在 9000 點時進場,買了一堆股票
直到大盤跌到 5000 多點
專家還是沒有告訴他們賣點在哪裡
財富也就這樣莫名被分配掉了 ...
2.第二回合再次嚐到甜頭
第二次進場則是在 1998 年
由於資金規模已比上一次還大
已經足夠進行資金分散了
於是他創立了自己的組合
持股比例大約是電子股 60 、塑膠股 20 、金融股 20
電子股主要為「台積電」、「聯電」、「日月光」
塑膠股有「台塑」、「南亞」
金融股則有「中央開發」和「富邦保」
十個月過去,他檢查手中的持股個別表現
發現金融股實在漲不起來,連塑膠股都不如
於是全數賣出套現,轉買台積電和聯電
當台股再次準備向萬元叩關時
他又一次全數出脫
而第二次進場的績效,大約有 120% 的獲利
第三回合:贏得不開心
在 2001 年 6 月,台股大盤已跌破 5000 點
他認為他期待已久的底部也差不多該到了
也由於他先前的獲利都來自於半導體類股
所以他這次決定從十幾支半導體類股中重壓一支
他鎖定了讓他一生難忘的股票:南科
他花了幾天的時間建倉完成
均價是 21 元,而他先前的高價是 77 塊半
雖然 9 月份,南科已經跌到 13 塊了
梁展嘉還是不慌,畢竟 5000 點買的股票還能跌到哪呢?
直到 911 恐怖攻擊發生,他的心臟彷彿停止了
到了晚上,台股被停止交易
隨後的幾個交易日,南科彷彿自由落體般的下跌
直到 7 塊 9 毛才停止
在各種感嘆下的他回到台灣工作
不料在這個時候,他的南科起死回生
到了 12 月初,竟然達到損益兩平了
一路漲到 55 塊半 ... 他還抱著不放
直到 5 月初南科大跌,他才從夢中驚醒過來
並且全數砍在相對低點 27 塊 3 毛
但他仍不肯放棄對半導體類股的熱愛
於是他脫手了南科後將所有資金買進「聯電」
均價 42 元
並等待下一次的半導體類股帶來的高峰
第四回合:第一次交白卷
光陰似箭,買進聯電也已經過了一年半
這期間,當時的台灣總統陳水扁正進行第一次的「金融整併」
看來台灣的金融股蓄勢待發
而聯電這種富有想像力的題材根本沾不上邊
既然對半導體類股本來就有些疑慮
就轉往金融股的懷抱吧
他看上的是「第一金控」
並在 2004 年時進行換股
賣出聯電 ,均價大約在 30 塊
買進第一金控,均價約在 28 元
聯電這一筆買賣
加計除權除息為他帶來了 15% 的虧損
第五回合:二度白卷
時光又過去 2 年,到了 2006 年 1 月
陳總統的「二次金改」也因為個人聲望問題快玩不下去
他再也熬不住了
於是賣出所有持股 ... 均價約為 24 塊
最後是虧損 8% 收場
第六回合:三度白卷
梁展嘉對自己的選股能力產生了懷疑
所以他決定重返基金
看看裡面有沒有值得投資的標的
許多經紀人短期績效都不錯
他們的共通點就是持股多為中小型電子股
於是他將賣出所有股票的資金轉買「華頓中小型基金」
平均淨值約為 31 塊
而基金抱了半年,績淨值總在谷底盤旋
於是他回頭查閱近兩年的各個類股走勢
發現了一個流行好一陣子的事實
那就是部分傳產股漲勢強過大盤
甚至強過「老牌」電子股
既然如此往這個方向更換基金就是勢在必行
因此他將所有資金分批轉向了「大華大華基金」
之前那一檔基金在 6 月時贖回
淨值約在 28 元,結算後虧損約 11%
( 贊助商連結 )
第七回合:在基金中獲利
到了 2007 年 6月
他投資的基金市值已經比一年前多了 23%
但他再度鬼迷心竅將獲利穩定的「大華大華基金」
轉換成以持有電子股為主的「保德信科技島基金」「日盛上選基金」
比例各為一半
7 月中旬因波動劇烈再將前者換回「大華大華基金」
一路抱到 9 月出場,獲利約 30%
雖然這次不是交白卷了
但成績單總是不那麼漂亮
第 8 回合:第四次的白卷
梁展嘉突然想起一本他愛不釋手的書
揮別基金的他想起了著名期貨天王「十億張」說過的話
盤勢只有 3 種,漲、跌、盤
漲時做多,跌時做空,盤時就不做
並且果斷地設停損,讓獲利奔跑
他用這套理論對一個水產養殖公司放空了 2 次
一次約有 20% 的獲利
但一直給他空下去就能賺到錢嗎?
他選中了另一支股票「中航」就讓他踢到鐵板
從 2007 年 11 月 到 2008 年 2 月
他又做空好幾個不同類型的股票
來來回回還是白忙一場
總虧損將近 10 %
第 9 回合:全程盯盤的人生
2008 年 6 月開始他全程盯盤的人生
這時他鎖定了 DRAM 和面板股作主打
來回做空
直到政府在 10 月 1 號實施禁止放空股票令
才讓他被迫停下腳步
隨後他在 10 月補上了所有空單
總獲利達 4 成多
回顧 9 回合的交易心得
經過了這 9 回合與台股的激烈廝殺
他開始檢視自己的問題
最後領悟出了他為什麼會失敗的原因 ...
1 對電子股的情有獨鍾
2 對基金認識有限,特別是中小型基金
3 沒有閱讀國外財經分析書籍
4 交易週期越來越短
如果你想要成為一個成功的全職交易人
一定要切記不要對特定股票情有獨鍾
除了台灣的書籍以外
國外的文獻也要閱讀
記得詳作交易紀錄
使用四項紀錄,分別是
「交易人電子試算表」
「淨值曲線」
「交易日記」
「交易計畫」
做這些瑣碎的紀錄也許很無聊
但當仔細閱讀這些資料的同時
所有對於錢的流動將會清清楚楚
你也夠能掌握自己的理財規劃
想知道更多他如何成為全職投資人的祕密嗎?
推薦這本《 一個全職交易人的投資告白 》給你
本文為 CMoney官方 編輯群整理撰寫之 讀書心得,
部分擷取自書籍內容,詳見 原書籍。
喜歡我們的 文章嗎 ?
歡迎關注我們的粉絲團唷→ CMoney理財寶粉絲團
若無法配合附上以上資訊,請勿轉載文章。謝謝~
好東西要跟好朋友分享!好的文章也是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