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公司,他接班後虧損3年,2次接班業績卻大幅成長...台灣經濟的縮影!

陳昱璋

陳昱璋

  • 2015-08-30 23:05
  • 更新:2018-07-19 20:00

這家公司,他接班後虧損3年,2次接班業績卻大幅成長...台灣經濟的縮影!

(圖/shutterstock)

台灣老闆逐漸老去

到了接班的關鍵時刻...

台灣中小企業一向很有活力

為台灣締造無數經濟奇蹟

但近年來中小企業的老闆都上了年紀

需要找人接班經營公司

而很多企業又都是家族企業「傳子不傳賢」

像郭台銘就要自己兒子郭守正回鴻海布局接班

 

中小企業接班失敗

台灣經濟也會跟著慘淡

要如何順利接班給兒子

既能讓員工願意繼續為公司賣命

又能夠保障家族利益

就是台灣中小企業們共同的「接班難題」

如果中小企業都接班的不好

可能將出現倒閉潮

到時台灣的經濟肯定不會太好

因此中小企業該如何接班

是我們必須注意的課題!

 

 

 

 

這邊就要跟大家分享一個接班的故事...

 

兒子接班後,因為連年虧損被趕下台

第二次接班,業績卻大幅成長...

有一家中小企業

董事長在 2006 年把公司交給獨生子接班

之後業績居然連續下滑 3 年

所以老董 2009 年不得不打兒子解職

自己回鍋主持

而業績果然停損慢慢恢復

 

奇怪的是

老董回鍋兩年後

又再次把公司交給獨生子

但這次公司不再虧損

二度接班後業績反而大幅成長

 

這是怎麼回事!?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廣告)

 

 

第一次接班:

布局大陸市場虧損3年

公司上下反對 老一輩拿回經營權

勇盈化工是台灣一家化學公司

創辦人 E 找了同鄉好友 F 合資成立

從日本引進化學塗料技術

不但製造化學塗料

更延伸至下游通路

開展大廈窗戶與外牆的塗料市場

 

兒子決定深耕大陸市場

但長期虧損飽受質疑

後來 E 與 F 都退居幕後

讓 E 留學回國的兒子 S 掌管公司

S 先生覺得台灣的塗料市場成長趨緩

應該到大陸開拓新市場

於是決定加快大陸生產及銷售布局

 

但大陸銷售業績始終沒起色

還虧損連連

甚至吃掉了台灣母公司的獲利

導致公司內部出現雜音

很多人要求關閉大陸工廠

E 先生與 F 先生也受不了

不斷質疑兒子 S 的經營策略

 

兒子投入資源長期耕耘

老一輩只想保守經營

對這兩個老人家來說

過去經營公司一直是「將本求利」

一步步小心謹慎、保守經營

但 S 先生認為

要抓住大陸市場的成長機會

初期本來就會賠錢做經驗曲線

好好深耕、投資市場

花幾年的時間才可能在未來收成

如果用老一輩保守的方式經營公司

公司就會永遠被困在台灣

大陸市場是做不起來的

 

S 先生接班第3年後

老一輩終於受不了

認定他接班失敗

又把公司經營權收回來

 

 

 

接班失敗後...

他做好準備 耐心等待時機

雖然失去經營權

但大陸案子仍繼續執行

這讓 S 先生很沮喪

所幸雖然公司上下都不滿布局大陸策略

但這畢竟是兒子 S 的心血

在他的堅持下

E 先生與 F 先生並沒有徹底退出大陸市場

大陸的案子多多少少還是有在進行

且是 S 先生執行再向 E 先生與 F 先生報備

由兩位老人家做決斷

S 先生不必首當其衝承受整個公司的壓力

他相信

只要大陸案子繼續進行下去

有一天會證明他是對的

到時便能再度重掌公司

 

尋找潛在經營團隊

S 先生利用交回經營權而省下的時間

去念 EMBA 結交朋友

建立自己的人脈圈

為重返經營找好幫手

 

 

 

 

大陸策略奏效

他重返接班

大陸業務成長超越台灣

果然

不久大陸布局見效

公司開始轉虧為盈

成長迅速甚至超越台灣獲利

證明 S 先生的堅持是正確的

E 與 F 再度讓 S 先生接班擔任總經理

 

從公司外找入新血

讓公司上下溝通更順暢

這次他不再單打獨鬥

而是把 EMBA 的企管碩士找進公司

分散在各個部門擔任特助

一方面讓他能夠聽到各部門的資訊

另一方面能讓各不能了解他的想法

讓公司上下都能明白他想做的事情

原本的猜疑、不信任越來越少

這次終於讓老一輩人真正放心交棒給他

 

 

 

 

這是一個第一次接班失敗

第二次成功的故事

現在讓我們回頭想一想

第一次為何失敗

第二次又為何成功

 

第一次接班失敗:

年輕人與公司文化衝突

第一次的失敗

主因為年輕接班人與老一輩的價值觀差異

甚至是整個企業受老闆保守經營的態度影響

文化上就是無法接受「布局好幾年才能賺錢」這件事情

而 S 先生受到西方企管教育影響

從長遠的策略面思考公司經營方針

因此堅決公司必須深耕大陸才能創造成長

公司固有保守文化與年輕人獨特想法碰撞之下

最後是 S 先生敗陣交出經營權

 

我們可以看出

接班不是老闆換人而已

而是換了「年輕」的老闆

意謂整個價值觀和理念都可能和公司很不一樣

勉強碰撞的結果必定是某一方被擠掉

 

 

 

 

第二次接班成功:

大陸事業成功+新夥伴加入

可以重兩點觀察

一是大陸事業的成功

二是新夥伴的加入

 

因為他是老闆兒子

大陸事業才有機會成功

仔細想想

如果 S 不是老闆兒子

而是一個外聘的專業經理人

執行 3 年的計畫連年虧損

經理人被 fire 掉後

老闆還可能繼續執行這個計畫

讓計畫有機會證明是正確的嗎?

 

不可能!

故事中大陸的案子能被繼續執行

就是因為兒子 S 的堅持

老爸不得不妥協

最後才有機會轉虧為盈

讓公司抓住獲利成長的機會

 

事實上

有很多專業經理人

因為知道老闆不可能給他長久的時間慢慢布局

因此只注重短期獲利

這對公司長期發展非常危險

但家族企業因為把家族長遠利益放在第一優先

且有親情的強韌支持

因此較能執行側重長遠獲利的布局

 

接班不能單打獨鬥

要找新血加入!

在老一輩長久經營下

公司早已形成一種固定文化

像故事中的勇盈化工的文化就相當保守

公司上下都不願意冒險深耕大陸市場

但市場變動迅速

舊有文化也許是過去成功的原因

但很可能是未來發展的包袱

若接班人要帶入嶄新文化

絕不能單打獨鬥、一意孤行

而要像 S 先生第二次接班一樣

帶入和他一樣新價值觀的團隊

不但有助於接班人與公司上下的溝通

更能讓公司了解 S 先生的用意

凝聚公司整體的向心力

 

(贊助商廣告)

 

 

無論如何

近幾年中小企業將會陸續接班

接班品質良莠將影響台灣未來經濟

因此不可不慎

有順利的接班

中小企業才能永續經營

台灣經濟也才能持續發展

 

想知道更多中小企業的接班案例

推薦閱讀這本接班人:台灣中小企業存亡關鍵!!

 

 

 

本文為 CMoney官方 編輯群整理撰寫之 讀書心得,

部分擷取自書籍內容,詳見 原書籍

​如需轉載​,請在文末附上 :

 

本文 轉載自 CMoney 網站,原文 於此

喜歡我們的 文章嗎 ?

歡迎關注我們的粉絲團唷→ CMoney理財寶粉絲團

 

 

若無法配合附上以上資訊,請勿轉載文章。​謝謝~

 

 

陳昱璋

陳昱璋

CMoney 實習編輯,就讀台大國企系 喜歡去地圖沒有的秘境、吃菜單沒寫的美食 目前在 CMnoey 和大家一同學習投資理財的訣竅!

CMoney 實習編輯,就讀台大國企系 喜歡去地圖沒有的秘境、吃菜單沒寫的美食 目前在 CMnoey 和大家一同學習投資理財的訣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