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圖來源 /怪老子粉絲專頁)
想要靠自己的力量準備退休金,
首先就要估算退休金的金額。
最常聽到的算法是
「1年生活費×退休後生存年數
=所需準備的退休金額」。
也就是以目前物價估算 1年需要 50萬元生活費,
預估 65歲退休後再活 25年,
因此共需要 1,250萬元退休金。
不過,這樣的估算方式可靠嗎?
且若是 65歲前就被迫提前退休,
再加上通膨使物價提高,
現在的 50萬元,
在 30多年後可能只剩下一半的購買力,
那退休後恐怕會面臨錢不夠花的窘境。
繼續看下去...
( 贊助商連結 )
其實,準備退休金最好的方法,
就是利用一個投資組合,
累積成一筆「花不完的退休金」;
只要這筆退休金每年所產生的報酬,
比每年所需要的生活費還要多,
這樣退休金不但不會花完,而且還會愈來愈多。
步驟1》
以退休時物價,
估算每年生活費需求金額
那麼要怎麼估算退休金需求金額?
因為現在距離退休還有一段時間,
物價會隨著通貨膨脹而提高,
因此我們除了要以目前物價決定每年生活費,
還要估計退休那年的物價水準,
才能正確預估退休時真正需要的每年費用是多少。
計算方法為:
通膨調整後每年費用=
退休後每年需求費用現值×(1+通貨膨脹率)年數
例如今年 30歲的 Lisa,
目前已準備 20萬元作為未來退休金的一部分。
她的目標是在 55歲提早退休,
以現在的物價估算,
希望退休後每年能有 50萬元生活費。
由於距離預估退休年齡還有 25年,
假設通貨膨脹率平均每年 2%,
以 25年後的物價估算,
Lisa退休後每年的費用需求金額應為 82萬 303元
(Excel公式:「=500000*(1+2%)^25」)。
步驟2》
計算「花不完的退休金」具體數字
接下來再以退休後每年需求金額,
以及退休後的投資組合年報酬率,
算出「花不完的退休金」需要多少錢(詳見表1),
計算公式為:
花不完的退休金=
通膨調整後每年費用/(退休後年報酬率-通貨膨脹率)
Lisa在55歲退休時,
估算未來每年生活費需求金額為 82萬 302元,
以退休後的年投資報酬率 8%估算,
「花不完的退休金」金額即為 1,367萬 1,700元
(Excel公式:「=820302/(8%-2%)」)。
只要有這筆投資本金,
並於退休後投入於年報酬率 8%的投資組合,
那麼每年產生的報酬,
就足以供應Lisa每年需要的生活費
(與目前50萬元等值),也不會有花完的一天。
步驟3》
估算每月需投入的退休準備金
雖然算出來的退休金需求金額看起來相當龐大,
但是我們可以提早準備,
分攤準備的時間愈長,每月要投入的錢就愈少。
計算的方式也很簡單,
只需要以下幾個數字,
再輸入Excel就能計算出來(詳見實戰操作)。
以 Lisa的需求為例:
◎退休金需求:1,367萬 1,700元
◎準備年數:25年
◎目前已有退休準備金:20萬元
◎退休前投資報酬率:10%
利用 Excel的「PMT」函數,
即可快速算出 Lisa在退休前,每月需投入金額為 9,748元,
投資組合年報酬率需有 10%,
才能夠於 25年後累積到 1,367萬 1,700元。
Excel公式》
退休前每月需投入金額
=PMT(投資報酬率,準備年數,-已有退休準備金,退休金需求)/12
=PMT(10%,25,-200000,13671700)/12
=-9,748(負值代表現金流出)
步驟4》
設定退休前後的投資報酬率目標
退休前,如果投資報酬率愈高,
那麼每月需要投入的金額也愈少。
但也不能因為這樣,
就讓資金處在過大風險當中,
我認為退休前的投資報酬率,
大約控制在 9%~10%即可。
在以股債配置構成的投資組合當中,
股票型基金比重可以高一些。
例如股票型基金占 60%,債券型基金占 40%,
假設前者年投資報酬率 12%,後者為 6.5%,
那麼這組投資組合的加權平均報酬率即為 9.8%。
到了退休後,
因為不再有工作收入,
需要更穩健的報酬,
因此波動度必須再降低;
例如股票型基金降至 20%,
債券型基金提高至 80%,
此時加權平均報酬率降至 7.6%,
整體投資組合的穩定度也能提高。
若想提高股票型基金的比重,
我認為也不宜超過 30%,
讓整體的加權平均報酬率維持在 8%上下即可。
最後再複習一次投資標的。
不論是股票型或者債券型基金,
所投資區域應該愈大愈好,最好能涵蓋到全球,
例如全球股票型基金;
透過投資區域的分散,
降低單一國家或區域的經濟風險。
債券型基金部分,
在退休後的投資組合占比很高,更要謹慎選擇。
不管是主動式或被動式投資,
「投資等級債基金」
都是最令人安心的標的。
至於深受台灣投資人
青睞的「高收益債券型基金」,
儘管配息高,
但所持有的都是信用品質不佳的垃圾債,
就本質而言,
並不適合要求穩定的退休族。
若真的非投資不可,占比也要盡量降低才行。
有些事情,不要因為害怕自己做不到,
所以總是選擇逃避。
準備退休金這件事也一樣,
如果因為平時月收入只有幾萬元,
就認為自己一輩子都不可能擁有上千萬元資產,
乾脆不去面對;
到了接近退休時才想要開始準備,
恐怕會加倍的辛苦,成果也會不盡理想。
讀者看完整本書後,應該都能了解,
只要透過適當的規畫,
退休前年報酬率達到 9%~10%不是難事;
而把準備時間拉長,
經過 20~30年要有一筆理想的退休金,
也不會是天方夜譚。
我在書中所分享的方法與投資標的,
都是根據我個人的實際投資經驗;
如果讀者們有接觸到其他的投資方法,
應該也能感受到,我的投資方法其實相當保守,
因為我無法忍受辛苦賺來的錢,
曝露在虧損的風險當中。
如果連我這麼保守的投資方法
都能讓我順利財務自由,
那麼你也一定能夠做到。
不過,我只能幫助大家做好正確的規畫,
但是否能夠成功,就要依靠你的決心與執行力。
實戰操作》
計算擁有「花不完的退休金」
的每月應投資金額
可從「怪老子理財」網站左側
選項的「下載書籍之EXCEL檔案」,
點選「怪老子的簡單理財課」,
下載「想擁有『花不完的退休金』每月應投資多少錢」試算表,
自行將條件填寫於左半部的黃色儲存格。
以本章所提到的 Lisa為範例,填寫方式如下:
Step 1:
填入退休前後年報酬率、
預計退休年齡等項目
本張表格預設通貨膨脹率為 2%(亦可自行修改),
陸續填入①「退休後年報酬率」(B2)、
②「退休前年報酬率」(B3),以及用目前物價估算
③「退休後每年需求費用現值」(B4)、
④「目前年齡」(B5)、
⑤「預計退休年齡」(B2)、
⑥「目前已有退休準備金」
(B6,若沒有則維持空白即可)等數據。
Step 2:
自動算出「退休金需求」、
「目前每月應投資金額」
填寫完成後,
①「通膨修正後每年費用」(B8)、
②「退休金需求」(B9)、
③「目前每月應投資金額」(B10)皆會自動顯示出計算結果。
延伸學習》
估算退休前後年投資報酬率
若不清楚怎麼估算退休前後的年投資報酬率,
可參考「想擁有『花不完的退休金』每月應投資多少錢」
試算表的第2張工作表「退休前後年報酬率參考」。
這張表格是假設股票型基金年報酬率 12%、
債券型基金年報酬率 6.5%的狀況下,
在配置不同比重時,
整體投資組合能夠產生的加權平均報酬率。
例如,
打算在退休前配置股票型基金與債券型基金各一半,
則於①「退休前配置」的「股票基金」欄位(B2)填入「50%」,
旁邊欄位就會自動計算出債券型基金應占比重也是50%,
而加權平均報酬率則為 9.25%。
退休後若打算將股債比例改為 2:8,
則在①「退休後配置」的「股票基金」欄位(B3)填入「20%」,
即可自動算出債券型基金比重為 80%,
加權平均報酬率為 7.6%。
(本文摘自《怪老子的簡單理財課——不必死命存,一樣變有錢》第5篇)
本文授權自 商業周刊 smart財經好讀
作者:怪老子
原文標題:【每月要存多少退休金?怪老子教你「不動本金投資法」,用利息養你到老!】
未經授權,請勿侵權
( 責任編輯 : CMoney 編輯 / BELL)
更多存錢方法,好文推薦你>>
- 少滑手機竟能讓你變有錢?億萬富豪都遵守的 6個習慣,看看你中了幾個!
- 《雪球:巴菲特傳》心得:你每天「賣」多少時間給自己,決定了你未來10年的人生!
- 拼命努力工作,換算時薪卻和基本薪不相上下?用「這一招」幫自己一小時創造 10 倍價值!
- 《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窮人用時間換薪水,有錢人用成果換財富?
- 有錢人的時間 不只 24 小時?!20 歲時你看時間的方式,決定了 30 歲後 你站的位置...
- 4 步驟打造循環儲蓄體質,存對「方法」,30 歲確實可以存到 100 萬!
- 3方向規畫日常用錢,省錢不用虧待自己! 小資族也能存錢去旅行~
- 社會新鮮人請注意,節流絕對不是「一味地省錢」!讓小資女艾蜜莉,用 5 招教你不知不覺存到錢
- 抓預算的「順序」對了,維持存錢效率也能兼顧生活品質
- 從每月花掉 9 成薪水,到一年存下 50 萬!這 6 招存錢技巧,讓她從「月光購物狂」變身省錢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