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橋的早午餐店 - 蔡誠圃 拍攝)
相對起搶進股市作價差的刺激
存股通常是看長線,講究厚積薄發
強調複利滾存,專研具備基本面優勢的個股
並且坊間確實不只一人用存股達成財富自由
所以受到許多上班族、無法看盤的族群所推崇
只是,在挑選出基本面績優股之後
配息穩定…等諸多條件,仍你買了卻不一定賺錢
因為執行上應留意:進場的時機點是否便宜
否則一不小心買高,會出現像 2011 年
若以中鋼(2002)為存股標的
至今加上股息、股利都未必回本的情況
(贊助商連結)
初學定存股先會看兩指標
本益比 與 每股盈利(EPS)
由於本益比與EPS在一般的新聞、網路文章資料
是屬於較常出現的數字,所以在一開始接觸存股時
想要抓出體質好,但價格相對便宜的個股
建議可以先了解
本益比的公式為:
每股市價/每股盈利(EPS)
因為 EPS 是分母,所以在了解本益比之前
我們得先明白 EPS 的概念是:每 1 股賺了多少
是市場中常用來衡量公司年度獲利時使用
EPS 的公式則是:稅後淨利/流通在外的普通股加權股數
也就是當 A、B 兩間公司
今日分別賺了100元、80元
可是 A 公司有 20 個人分,B 公司只有 10 個人分
那你持有一份 A 公司股權,可分到 5 元
持有一份 B 公司股權,可分到 8 元
相對起來,你持有 B 公司的獲利反而比 A 公司好
所以從 EPS 回到本益比上
可以發現兩個數值上關係是:
1. 股價低、獲利高 → 潛力股
2. 股價高、獲利低 → 留意買高
而本益比的意義,透過公式(每股市價/每股盈利(EPS))
可以這樣了解,假設你今天買了100元的股票
每年配息10元,那本益比就是10倍
也就是你需要配10年,這張股票才會回本
所以通常選股都會先選擇
「股價低、獲利高」的個股,希望持股能提早回本
只是,本益比怎麼才算高
又到哪邊才算低?
就一般而言,會以 0050 做為比較標準
因為定存股通常強調穩定
而 0050 的特性就在於「穩定」
如果本益比算下來的比 0050 還要貴
那不如就選擇 0050
而 0050 的年報酬率大約落在 5%左右
也就是投資 100 元的情況,他每年會有 5 元獲利
換算下來本益比約 20 倍
所以通常在本益比超過 20 倍的情況下
大多人會說是買貴了,一般認為 15 倍是合理
12 倍左右則表示目前股價是相對便宜
選股時,我通常偏好
「獲利穩定」的個股
只是在實務上,選股通常會盡量避開景氣循環股
像是中鋼這種鋼鐵業,或是營建業
所以篩選條件上可以對 EPS 做比較嚴格的篩選
通常我自己會偏好以標準差的概念做篩選濾網
提高清單中個股的獲利穩定性
同時剔除暴起暴落的景氣循環股
4 條件精選 10 年配息股
(EPS穩定、低本益比)
- 近10年EPS>0
- 近5年EPS標準差<1
- 股利連發10年以上
- 本益比<15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
可以追蹤我的粉絲頁《菜圃股倉》哦
《定存股延伸閱讀》
1. 7 檔 近 5 年股利穩定 + 三率逐年攀升的優質定存股,存股族別錯過!
2. 避開 ROE 選股 5 盲點,找到【公司獲利穩定】的定存股!(內附 13 檔清單)
《理財財商》
1. 選對方式,股利報稅可省萬元
2. 沒溝通好 別結婚!踏入婚姻不想後悔,交往時 這觀念請一定要懂
3. 抓出「無意識消費」,每年多存 16,2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