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原文標題為:人棄我取,股災其實是股市尋寶的好時機
作者:陳重銘
本文授權轉載自 Sunny愛Money ETF理財網
當股市崩盤 ...
滿手股票該怎麼辦?
本文寫於 2018 / 8 / 24,
回顧 3 年前的股災,
當時受到人民幣重貶、中國經濟緊縮,
加上美國聯準會
升息時間不確定性增加等多重因素,
全球股市利空罩頂,
2015 / 08 / 24 這一天,
台股創史上單日最大跌幅,
盤中跌停家數逾 400 家。
說實話,這個股災
讓我有點措手不及,
當時我不只是滿手股票,
還借了 80 萬信貸來買股票,
股災一來後
我受到的衝擊當然是不小的!
借錢投資竟遇上股災
張數變多卻反賠價差
記得在 2015 年 7 月,
我為了要參加
第一金(2892)的現金增資案,
跟土地銀行借了 80 萬的信貸,
然後以每股 19 元的價錢
買進了 50 張的第一金,
後來在除權息跟現金增資後
我的張數累積到了 67 張,
詳細過程全都寫在
《每年多存 300 張股票》
一書中,歡迎參考。
股票張數從 50 張增加到 67 張,
也就是參加除權息
跟現金增資後得了張數,
但是剛剛好碰上了股災,
股價也在 8 月底跌破 15 元。
賺到張數卻賠上價差,
而這樣子還有賺嗎?
繼續往下看 ...
對於長期投資來說
股票「張數」是關鍵
首先來講一下張數增加的好處,
張數越多的話,
每年領到的股利也就越多,
對於長期持有的投資人而言,
由於都沒有賣出,
所以股價高低其實不是重點,
重要的還是累積張數然後領取股利。
領取股利的前提是
公司的獲利(EPS)要穩定
有穩定的賺錢才能夠配發股利出來。
先來看看 2015 年股災前後,
第一金的獲利表現,
可以看得出來都很穩定。
若好公司受到市場影響
千萬別隨便「停損」
股災發生的 2015 年,
EPS 也達到了 1.55 元,
還較上一個年度成長,
從這裡可以看出
股災只是國際上的動盪,
對於第一金的獲利能力並沒有影響,
也就是好公司的價值並沒有減少,
但是股價卻因為國際利空而大幅下跌,
這時候絕對不要『停損』,
反而應該要積極的逢低加碼買進。
如果當初在股災時
買進 第一金(2892) ...
假設投資人在 2015 年 8 月股災時,
在 15 元的低點買進,
然後持有到現在,
來計算一下
他目前的持股成本是多少?
如下表所示:
首先來說明一下計算方式,
在 2015 年用 15 元買進,
在 2016 年除息 0.95 元
(配發 0.95 元現金)後的成本
變成 15 - 0.95=14.05 元;
在除權 0.45 元
(1 張股票配發 45 股)後的成本
變成 14.05 /(1+0.045)=13.44 元。
一直計算到 2018 年
除權息後的成本只剩下 10.99 元,
而 2018 / 08 / 24的收盤價為 20.5 元。
由此可見,因為國際股災
導致好公司股價重挫時,
反而是一個極佳的買點,
是『人棄我取』的好時機。
長期持有 + 再投資
讓複利效果最大化
接著來看一下,
我當時持有的 67 張股票,
在長期持有領股利,
然後把現金股利持續買回後,
可以累積到多少張?
如下表所示:
一樣來說明一下計算的方式,
2016 年初的 67 張,
在每股配發 0.95 元現金股利後
可以領到 67*1,000*0.95=$ 63,650,
假設以當年的年均價 16.3 元買回,
可以買進 63,650 / 16.9=3,905 股=3.9張;
而配發 0.45 元股票股利
(1 張股票配發 45 股),
可以得到 67*45=3,015 股=3.02 張。
用好股票「滾雪球」
堆疊更多的股利收入
從上面的計算可以看到,
原來的 67 張股票
在經歷過 3 年的除權息之後,
增加成為 86.36 張,
這就是好股票的『滾雪球』過程,
股利會讓雪球越來越大。
不過要強調的是,
現金股利只會配發出現金,
投資人拿到錢之後
一定要持續買回股票,
才可以增加滾雪球的速度。
接著來計算一下
我當初買進的報酬率吧!
一開始用 19 元買進 50 張,
總金額為 95 萬元(其中 80 萬為信貸),
再加上現金增資的 9.526 萬,
總支出成本就是 95 + 9.526=104.526 萬。
而 86.36 張股票
以 2018 / 08 / 24的收盤價 20.5 元計算,
得到的總市值為 86.36*2.05=177 萬,
因此總獲利為 177 - 104.526=72.474 萬,
報酬率為 72.474 / 104.526=70%。
別讓國際因素左右你
學會冷靜判斷很重要
從這裡可以看出來,
儘管我在當時 19 元的高點買進,
而且在買進 1 個多月後便遭逢股災,
股價也重挫到 15 元以下,
但是經過評估之後發覺只是國際的因素,
公司的獲利能力依然亮眼,
所以我選擇續抱,
並持續將現金股利買回,
短短 3 年就得到了 70 %的報酬率。
當然如果在 15 元以下
積極買進的話,報酬率還會更高。
回顧 3 年前的股災,
我們可以發現股災
通常影響最大的
還是投資人的心理面,
會造成大家的恐慌
而拼命殺出股票、導致股價的大跌。
最能夠從股市中獲利
通常是最冷靜的一群人
投資股票的重點
還是著眼於公司的『價值』,
當股災導致群眾恐慌,
但是公司的價值並沒有減少之際,
其實就是一個最佳的買點。
回顧我個人的投資歷史,
從 1994 年到 2008 年間,
我經歷結婚生子、養育 3 個小孩、
5 年流浪教師等過程,
花了 14 年才累積到 1,000 萬的股票資產;
但是在 2009 年金融海嘯期間,
我大膽借了 500 萬房貸投入股市,
大買一堆績優好股票,
短短不到 3 年的時間
又讓我賺進了另一個 1,000 萬。
股災,是危機也是機會!
所以我還挺期待 ...
下一個股災的降臨。
本文授權轉載自 Sunny愛Money ETF理財網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侵權!
(責任編輯:CMoney編輯 / Jac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