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沒說的秘密】價值選股的3大缺點!別忽略便宜背後的代價...

Mr.Market 市場先生

Mr.Market 市場先生

  • 2018-07-19 09:30
  • 更新:2018-07-19 09:30

【巴菲特沒說的秘密】價值選股的3大缺點!別忽略便宜背後的代價...

(圖/shutterstock)

(圖片擷取自 Mr.Market 市場先生)

 

「市場先生,

價值投資看起來

獲利性和安全性都不錯,

真的是這樣嗎?」

之前有一位網友提到,

他想開始學價值投資選股,

也在看了網路上一些資料後,

覺得價值投資似乎沒什麼缺點,

因而提出這個問題。

 

但在這篇文章中...

市場先生將會告訴你

「3個」價值投資

普遍會遇到的問題:

 

【巴菲特沒說的秘密】價值選股的3大缺點!別忽略便宜背後的代價...


巴菲特曾經說過:

價值投資四個字之中

「價值」2個字是多餘的

因為沒價值的股票

根本不需要投資!

 

價值投資的選股基本原則就是
1. 找到好的公司。
2. 用便宜合理的價格買進。

有興趣研究可以看看

網友推薦的價值投資書單

 

但仔細研究會發現,

對於好公司與便宜價格

有許多不同的定義方式,

普遍來說,價值投資獲利性和安全性

是真的都不錯,

但凡事有一好必有一壞,

換取安全性背後的代價是什麼呢?

 

讓我們繼續往下看...

 

(贊助商連結...)

 

▎問題一、

「資訊優勢」與「控制權」

巴菲特早期有其中一種方法,

投資並不考慮公司好壞,

只要資產淨值遠高於市價就買。

原因是公司帳面上有一些

價值被錯誤低估的股票證券等

流動性佳、容易變現的資產,

這種投資方式又稱為雪茄菸屁股投資法

雖然獲利範圍不高,

但因為買在很便宜風險不大,

所以仍可以獲利,

就像免費拿到抽到剩一點點的雪茄一樣。

巴菲特透過取得大量股票成為公司大股東,

並利用大股東身分到股東會提案,

讓公司出售這些資產,

將出售所得化作現金股利回收投資。

 

這種投資方式算是「套利」

如今許多人在股票估價時會使用的

「股價淨值比(P/B Ratio)估價法」

其出發點就是屬於這一種思考方式。

但用淨值評估公司價值會遇到什麼問題?

 

如果細看巴菲特的投資故事,

你會發現,其實單靠淨值

並不足評估股票價值。

最主要的原因有兩個:

 

1.現代的資訊落差小,

難發現巨大的套利機會:

1950年代的時候,

資訊傳播與現在網路發達的狀況不同,

而巴菲特當年投資的多是「未上市股票」,

這些股票的財報資訊都印在手冊上,

研究的人並不算太多,

因此他的獲利很大部分是來自「資訊落差」。

但現代如果你只是用股價淨值比估價,

其中要有巨大的資訊落差很難,

自然賺不到跟巴菲特一樣的獲利。

 

2. 找到淨值落差,

是否代表能變現?

實現巴菲特的方法將公司資產變現,

需要對公司的決策有影響力,

因此你的資金必須大到足夠成為大股東,

才可能在股東會提案影響公司決策,

進而出售資產套利,

巴菲特當年就是這樣做的。


在今天很多人會提到

投資所謂「資產股」就是類似的概念,

即使你找到了隱藏資產巨大的公司,

但如果你沒有能力影響公司決策,

即使公司有再多超過財報帳面的資產,

它不出售你也拿它沒辦法。

 

問題二、

過度追求安全

等待低價讓投資更保險

卻也讓你滿手現金?

 

一種常見的價值投資

是在「價格遠低於合理價值,

且在安全邊際以下」時進場

並在價格回到正常合理價格、

或是昂貴價格時出場,

這種投資方法在估價時方法有很多種,

常見的方法是:

本益比、股價淨值比、殖利率等數字

用它們去回推合理的買進股價。


比方說一間EPS普遍是5元的公司,

你認為12倍本益比算便宜,

因此等到股價60元以下時

就符合了你對本益比的要求。

唯一重點原則就是「盡量保守估計」,

尤其是估完價格後,

一定要加上安全邊際,

安全邊際就是將估完的便宜價格

再打6折到9折左右,設定為買進價格。

因為選擇公司時,是以不會倒閉為主,

而非強勁的成長力,

所以並不期待它會大漲,

只要回到市場公認的合理價格就可以出場。

 

這會造成另一個問題,

就是很可能

在整個大漲趨勢中太早賣出

因為這類型的價值投資

在買便宜的當下是安全性優先,

並不考慮未來成長性。

 

另一種方法是「定存股」

對獲利能力的要求又再更高

關鍵是企業要能穩定配息

透過現金殖利率可以估價,

例如如果你認為5%算便宜,

公司每年平均配息2元,

因此股價40元以下買進

就可以符合5%殖利率。

這種方式的好處是,進場後不會馬上賣掉,

持有時間拉長也可避免手上都是現金的問題。

 

但同樣的問題是,

如果想要更高的殖利率,

好的低價買點同樣需要等待很久。

即使是選擇成長性強的股票,

股價通常也都居高不下。

 

兩種方法都是買便宜

增加安全性和報酬率

但它最大的問題是:

買進的時機非常的少!

多頭時手上大多時候會持有現金,

拉低整體資金報酬率。

買點一定是出現在下跌趨勢的時候,

因此對公司安全性要求會比較高。

對於公司的選擇,

通常不一定要是獲利能力很強的企業,

但必須是確定不會倒閉的企業

才能運用這種方法,

否則看似買便宜...

結果公司卻倒閉下市可就得不償失了。


安全的公司即使成長性不強

通常市場仍會給予較高的評價

因此本益比會比較高,而且因為它很安全,

所以股價沒事並不會下跌到適合買進的價位。

當然你也可以把條件設更嚴格,

除了安全還要獲利好的公司,

但這種公司很難變便宜,

所以會更難找到標的。

 

有時候你會發現

幾乎要等待數個月

甚至數年一次崩盤

才有比較多的投資機會...

而這幾次機會通常持有一小段時間就得出場,

考慮分散風險,你也不會一次投入太多資金。


股票市場的特性是:

多頭通常緩慢的漲很久,

而空頭跌得快但時間卻很短。

以景氣循環6~10年來看,

很可能會在大多頭的10年

手上大多時候卻只抱滿現金,

看似沒賠錢,但你的人生有幾個十年?

投資最重要的複利效果也因此浪費10年,

就為了一個「最好的時機」。

 

巴菲特主要代管別人的資金

球沒落入好球帶就不揮棒

這種投資方式確保他可以有高打擊率,

他需要新的投資資金時

也可以隨時從自己的保險或其他事業中抽調。

但你適不適合這種方法?

就需要自己仔細想想。

 

▎問題三、

低於合理價值的公司稀少

上面兩種方式都是巴菲特早年採用的,

當然巴菲特在評估時

都是以財報數字與商業概念為主,

並不是用某一兩個指標

就能完成估價和企業的評估。

在巴菲特中後期的投資方法

受到他的合作夥伴查理蒙格影響,

採行的是「用合理價格買進好公司」,

重視的是企業的獲利能力,

尤其長期能持續成長的公司

不一定要買得便宜,

股價只要合理就可以。

 

但市場先生認為即使是這種方式,

對一般投資者仍有一些限制;

用合理價買進好公司會遇到什麼問題?

 

1. 好公司稀少,且大多昂貴

能持續穩定獲利與成長的好公司並不多,

如果再考慮值得買進的股價選擇就更稀少了,

原因是現在資訊很流通,

有能力尋找的人比比皆是,

因此要找到超乎預期的好標的很難。

投資領域有一句老話:

「成功的投資不是只有你看對,

而是你看對的同時大多數人都看錯。」

巴菲特在尋找標的時,

是以全球為範圍下去尋找,

但大多數人連研究台股都很吃力,

當然很難在全球的範圍裡找投資標的。

 

2. 長期成長標的不易辨識

不好的公司很容易看出來,

但好公司是否能持續成長都只能事後判斷。

如果將差的公司誤判成好公司,

因為付出的價格較高,

因此後續風險也比較高。

 

投資方法要適合自己

才知道怎麼做出取捨

雖然市場先生提到上面3個缺點,

但對有些價值投資者來說,

這些並不算是缺點、甚至不是什麼大問題,

因為安全性對他們而言價值更高。

價值投資的原則就是用好價格買進好公司,

但越深入研究你會發現

任何的投資評估方式都一定有好也有壞,

關鍵是如何取捨。

 

複習一下3大問題:

問題1. 沒有額外的「資訊優勢」與「控制權」

問題2. 過度追求安全,造成多頭時手上大多時候會持有現金

問題3. 低於合理價值的公司稀少,連巴菲特都需要全世界去找標的

 

市場先生認為第3點可以靠努力彌補,

但前2項是必然要面對的,

想使用價值投資選股都要先想過自己是否適合。

 

價值投資的優勢

在於非常理性又具邏輯

並且重視安全性

這也是價值投資會在金融海嘯以後

迅速廣受歡迎的原因…

大家不怕少賺只怕多賠!

而市場先生認為,價值投資

僅是眾多投資方法的其中一個,

但方法絕對不只一種,

任何方式都要多去比較不同觀點,

這樣才會讓你的思考更加全面哦!

 

額外分享幾篇價值投資相關的文章:

1. 價值投資遇到黑天鵝事件怎麼辦?

2. 如何完全了解巴菲特的投資?分享10本必讀的經典書

3. 股票開戶》最新優惠券商推薦

4. 基金開戶》零手續費的開戶優惠推薦

5. 信用卡比較》最新現金回饋卡片推薦

 

加入市場先生好友,收到理財好文章:

【巴菲特沒說的秘密】價值選股的3大缺點!別忽略便宜背後的代價...

 

本文由 Mr. Market 市場先生 - 投資理財入門 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Mr.Market 市場先生

Mr.Market 市場先生

目前在軟體業 從事於財金軟體的研發工作, 興趣是研究投資、交易、程式、哲學與歷史, 理工背景出身,對於投資的分析、回溯測試 特別有興趣,也剛好擅長做資料分析與統計。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Mr.Market.tw 部落格:http://mrmarkettw.blogspot.tw/

目前在軟體業 從事於財金軟體的研發工作, 興趣是研究投資、交易、程式、哲學與歷史, 理工背景出身,對於投資的分析、回溯測試 特別有興趣,也剛好擅長做資料分析與統計。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Mr.Market.tw 部落格:http://mrmarkettw.blogspo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