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如果現在過得不錯,
是否還要辛苦地追求財務自由?」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
先讓市場先生和你分享一個小故事:
一個有錢的商人來到一個小島上渡假
雇用了島上的一個漁夫當導遊。
幾天的相處下來,商人跟這漁夫說:
「你為什麼不買一艘新的漁船,
你就可以捕更多的魚,賺更多錢呢?」
漁夫說:「然後呢?」
「你賺的錢存下來就可以買第二艘、
第三艘漁船,擁有自己的船隊。」
「然後呢?」
「你就有資本建設魚罐頭工廠,
行銷全世界。」
「然後呢?」
「你就可以像我一樣,
每年可以有一個月悠閒的在這小島上渡假,
享受自己的人生。」
漁夫回答商人說:
「可是,我現在已經天天在這小島上渡假
享受人生了阿?」
說完兩人沉默不語......
最後,商人留下一句話:
「也許你覺得自己可以一直在
這座小島上渡假,但這樣的生活
只是我一年的其中一小部分。」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這故事在網路上流傳很久
但大多的版本並沒有談到商人最後一句話
故事看到這裡,可以有兩個層次的解讀:
曾經聽一些朋友說過:
「我不需要太多錢也能過得很好。」
他們通常會認為
自己現在的生活已經很不錯,
何必需要這麼拼命努力呢?
如果因為花了很多時間,
但卻錯過當下的享受,
是否很不值得?
就像故事裡的漁夫,
他也許已經達到人生中理想的狀態,
每天只要稍微補一下魚、
偶爾幫遊客當響導,
剩下的時間可以享受與家人相處的時光
以及優美的海島風光。
但商人最後說的一句話,
談到了第二層不同的思考:
看似理想的生活,
實際上卻是對生活沒有「選擇權」
商人說:「這樣的生活,
只是我一年中的一小部分。」
意思是漁夫的生活看似理想,
但實際上漁夫對於生活
並沒有擁有「選擇權」
漁夫沒有積蓄,一但離開島嶼就失去收入,
他無法帶家人去世界其他的角落看看,
也很難買新車、新房子,
當孩子需要更高的教育與視野時,
他可能無法提供,
如果大環境改變,
一但魚群或遊客不如以往時,
他生活品質也會立刻大打折扣。
一但換個角度思考,
漁夫看似過著天天渡假的「理想生活」,
實際上並沒有任何抵抗風險的能力。
如果漁夫希望
真正擁有選擇權,
他必須做甚麼改變?
當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
你就能擁有更多人生的選擇權。
商人給他的建議已經說出了答案,
表面上看起來是擴大漁夫的事業範圍,
甚至背後還會有些讓人擔心的問題:
過程可能會失敗、擴大經營不一定有市場、
害怕擔負債務、擔心生活品質變低。
但漁夫透過走出舒適圈面對各種問題,
「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得到提升。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
「如果現在過得不錯,
是否還要辛苦地追求財務自由?」
類似的問題有很多,例如:
Q:該升職當比較辛苦的主管,
還是待在原本熟練的職務?
Q:該創業挑戰有風險的生意,
還是上班等穩定的加薪?
Q:該面對棘手的業務拓展,
還是顧好現在穩定的本業?
很多時候你期望著改變,
但因為現狀並不差,
因此並沒有著手開始行動。
到底該奮力一搏,還是該穩定守成?
其實只取決於你希望自己擁有多大的選擇權。
快速總結:
1. 當下生活過得不錯,
不代表自己擁有選擇權
2. 想增加選擇權的方法,
就是提升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果覺得這故事對你有幫助,
按讚分享給更多朋友
額外分享幾篇投資理財文章:
<Mr. Market市場先生 Facebook粉絲團 歡迎加入>
未經授權,請勿侵權
加入市場先生好友,充實更多理財好知識
50歲之前想退休一定要懂理財,
解決投資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