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你必須擁有好的價值觀

Mr.Jamie

Mr.Jamie

  • 2014-03-24 15:46
  • 更新:2018-07-14 01:29

年輕人,你必須擁有好的價值觀

(圖/shutterstock)

 

 

 

王品集團以及它的創辦人戴勝益先生,是近來另一個我在研究、學習的對象。

雖然王品是餐飲集團,不是網路公司,但他們的管理方式卻非常有 Lean 的精神,

據說,每桌客人用餐後填寫的問卷,他們當天就會掃描進電腦分析,

並且擬定該分店明天要改進的地方。

光是用這麼短的週期在尋求進步,就與傳統的餐飲業非常不一樣。

 

除此之外,同樣有一個兒子,我對戴先生給公子的教育理念,也非常的欽佩。

幾個月前,為慶祝父親節,今周刊刊載了戴先生給剛進入社會兒子的一封信,

內容非常讓我感動。

 

我鼓勵大家都去把原文讀過一次,

以下,則是我用自己的經驗,去闡述戴先生的九點叮嚀:

 

第一,會說也要會做

這是做人最基本,但也往往是最難的一部分。

有很多人很會說,不會做,也有很多人只會做,不會說,

但要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你的腳印,你必須要又會說,又會做。

 

幸好說與做,都不是什麼特別難的事情,

只要你願意花一萬個小時去「學說」,

再花一萬個小時去學每一個你需要的「做」的能力,

最終,你就會成為一位唱作俱佳的完整人格。

 

 

 

第二,要累積「人緣」,但不要算計「人脈」

有次記者來問我,說我怎麼經營「人脈」,

我說很簡單,答案是我從來不經營人脈,只用心交朋友。

 

所謂經營人脈,你貪圖的是日後的好處,

所以你處心積慮,投資時間金錢、扮演角色,

但如果最後事與願違,你將會惱羞成怒,這樣的人生實在太辛苦。

 

相對的,交朋友,對朋友好,我不求回報,

只求看到朋友的困難被解決,日子過得更順、更開心。

這樣的人生,期望值永遠是正的,多好。

=

 

第三,做人處世要輕物質、重情義

老話一句:財富不是錢,財富是你想要的東西。

友情、家庭、健康,都是錢買不到的,

知識、領悟、思想上的進步,更是不需要錢就可以得到的無價之寶。

 

我看到很多優秀人才忙到睡在公司,這樣的人我是不用的,

因為他連自己的小孩都很少回家看,

那我怎麼知道在緊要關頭,他會不會為了功名利祿而背叛我。

 

第四,找到「永遠的事業」

或者說是「志業」,也就是你願意把你珍貴的人生,投資在上面的事情。

31 歲那年,我找到了我的志業,那就是推動網路產業,培育下一代的社會領袖。

過去三年多來,我一直在做這件事情,每天都非常興奮的起床,每天都滿足的睡著。

 

對我來說,最高境界就是「三業一體」,

職業、事業和志業全部結合起來,這樣人生才會幸福。

 

但創業急不來,我也是三十九歲才創業的啊!

記得一句話:「成功不是第一個出發的,而是最後一個倒下的!」

 

第五,懂得衡量「犯錯」與「代價」間的關係

越培養創業者,我越領悟「犯錯」才是學習真正的途徑。

從書本上看到、他人口中聽到的「知識」,

只是在你腦海中存在的一個稀薄的事實,並不會真的讓你進步。

 

唯有當你自己有了類似的經歷,那個體會才能深深的烙印在你的人生中,

所以只要風險是可以控制的,那就趁年輕,多犯點錯吧!

 

第六,要學到成功的精髓,不要只學到成功的副作用

大家都喜歡討論有錢的人開名車、住豪宅、玩名表的奢華生活,

但很少人去學習他們為何能有今日地位的人生態度。

 

從郭台銘先生、張忠謀先生,乃至於戴勝益先生,

他們身上都有很多值得我們效法的人生觀,

而那也才是他們的成功故事裡面最有價值的一部分。

 

第七,學歷要永無止境

我是在創業了 5 年之後才去美國念 MBA,

我認為那個經驗對我的幫助非常大,

因為我可以把 5 年來 Learned by Doing 的事件與規律,

轉化成一整個知識體系,一輩子受用無窮。

 

所以雖然不一定要回學校讀書或學歷,

但經歷後的整理、反思,絕對是進步最重要的工作。

 

第八,不要踩著別人的肩膀往上爬

相信我,即使你不是故意的,被你踩過的人,絕對會記仇,而且很有可能會伺機復仇。

靠著自己的力量前進,雖然比較慢,

但在你不斷往上的同時,才不會有那麼多人想要把你拉下來。

 

更重要的是,這不是一個零和的世界,兄弟登山,大家都努力向上,

甚至互相拉抬,那才是真正人生的智慧。

 

第九,永遠過庶民的生活,不過貴族的生活

小時候,我也曾經迷惘在物質中,以為享受名牌的才是好人生。

但越長大,我就越發現物質越多,你只會覺得越空虛,永遠得不到滿足。

相反的,我發現越追求知識,我就越能夠泰然的享受這個人生。

 

當然,偶爾我還是會去吃點美食,

但大多數的時候,光是每天吸收的新知,就能讓我夜裡滿足的睡去。

 

以上,就是我用戴先生的九個叮嚀,

與大家分享我自己的經驗,希望能夠對你帶來一些啟發。

 

 

 

 

 

 

 

(本文由 Mr.Jamie 授權轉載,原文連結)

 


 

CMoney小編後語

許多年輕人都有這樣的擔憂:出社會 該做甚麼工作? 生活會變怎樣?

小編想到了一個真實故事,

林禮翔從小念書就不太行,成績一直是後段班的人,

雖然學歷不好,但他選擇提早入社會打拼...

►►77年次林禮祥的故事

Mr.Jamie

Mr.Jamie

Jamie 是 appWorks 創投的創辦人暨合夥人。 正透過 AppWorks 育成計畫,全力幫助早期團隊創業,推動台灣成為世界一流的網路產業聚落。Jamie的網誌: http://mrjamie.cc/

Jamie 是 appWorks 創投的創辦人暨合夥人。 正透過 AppWorks 育成計畫,全力幫助早期團隊創業,推動台灣成為世界一流的網路產業聚落。Jamie的網誌: http://mrjami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