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逢秋季,財報陸續公布
率先報喜的公司 股價多正面回應
最近天氣漸漸轉冷,季節漸入秋季
時逢財報陸續公布的日子
在 11/14 前,已經有部分公司率先公布營收
而且大多都帶來喜訊
在法說會公布季營收的隔天股價都以漲停回應
這次我用 Q3 營收搭配外資籌碼做了一張表
想看看有沒有不錯的個股是否能提前壓個寶呢?
現在就來看看吧!
(贊助商連結)
用「季營收年成長」及「外資籌碼」
篩選出 5 檔 Q3『營收王』!
這次我主要針對 2 大部分:
季營收年成長、外資的籌碼情況
分別按照以下 4 種條件:
1. 近三月合併營收年成長(%) > 0
2. 近 4 季 EPS > 0
3. 本益比 < 20 倍
4. 外資持股比率 > 20%
5. 近 20 日外資買賣超金額 > 2 億
篩選出營收表現出色
外資有一定影響力而且也有在買超的股票
一共挑出 5 檔
(資料來源:選股勝利組)、(以Q3營收年成長排序)
華固(2548)受惠「華固新天地」入帳
推升 Q3 營收直奔 75.6 億!
華固(2548)在台北市景美地上權案的「華固新天地」入帳助攻下
8 月正式啟動入帳行情,單月交屋入帳約 300 戶
帶動公司 8 月營收衝上 53.14 億元
與去年同期比較 +1650 %,寫下歷史新高!
進一步推升華固(2548) Q3 營收直奔 75.6 億
與去年同期比較 +48.2%
法人預期,Q3 營運有機會出現跳躍性成長
帶動前 3 季 EPS 突破 6 元以上
(圖片來源:籌碼 K 線)
籌碼部分,統計這波漲幅升段
自 8/16 至 10/27,統計天數 51 天
我發現買超券商第一的外資券商【瑞士信貸】
對華固(2548)近 4 個月的股價頗有影響力
從今年 7 月開始,股價就隨瑞士信貸動作起漲下跌
買超階段→股價上漲;賣超階段→股價下跌
這 51 天的漲幅,他更是在底部就已先布局
但在 Q3 財報揭曉前,出現了不同於以往連續買或賣
而是買賣摻雜的情況,有調節部位觀望財報結果的味道
要是瑞士信貸這幾天有出現大動作的買賣超
我認為可以視為一個領先於財報的訊號!
臻鼎-KY(4958) Q3 營收創歷史單季新高
2 大券商財報公布前預先卡位!
臻鼎-KY(4958) Q3 營收 314 億
今年營收向上挑戰 1000 億元大關!
除了軟性印刷電路板(FPC)下半年爆發
新 iPhone 主板類載板也放量
還有布局汽車、物聯網、工業 4.0 相關應用都升溫
整體下半年營收比上半年大幅成長
儘管 iPhone 8、8 Plus銷售雜音不斷
臻鼎-KY(4958)在 9 月、Q3 營收同創歷史新高下
董事長沈慶芳仍看好第 4 季續升溫!
(圖片來源:籌碼 K 線)
看到籌碼,統計期間 前低 9/26 至 10/ 27 天數為 22 天
「主力買賣超」與買超最大量的
外資券商【瑞士信貸】、【台灣摩根士丹利】
都由原本的連續密集賣超,轉為近期的急買
而這樣讓他們態度大轉變的原因
是因為對財報預期樂觀才事先提前布局的嗎?
在 Q3 營收成長、籌碼積極買進的情況下
臻鼎-KY(4958)的財報令人期待!
宇隆(2233)受惠大客戶及醫療產品出貨增溫
Q3 營收 6.34 億元,創下歷史單季新高
9 月營收 2.16 億元,與去年同期比較 +12.69%
受惠於 BOSCH、Borg Warner、Denso、Hitachi
等客戶出貨動能提升,再加上醫療相關訂單持穩,
Q3 營收 6.34 億元,創下歷史單季新高
(圖片來源:籌碼 K 線)
宇隆(2233)籌碼觀察
統計自 9/26 至 10/27 天數 22 天
千張大互持股比率快速攀升
而買超第一名的【新加坡商瑞銀】
新加坡商瑞銀過去都沒什麼買股票
卻在 10/5 公布 9 月營收後的第 2 天開始連續買
買超量達 4756 張,還佔了前 15 大買超券商的 64%
這樣的舉動是否為肯定 Q3 營收的結果
進而布局等待財報的公布呢?
結論
每一季財報的公布都是投資人注意的重點
歷史經驗顯示,公司獲利數字
是股價實際走高走穩的重要因素之一
選出來的這 5 檔同時符合:
營收有成長、EPS>0、本益比低的 3 大因素
最後還搭配了外資籌碼讓股價結構更完整
而財報公布前的籌碼動向是我們可先提前注意到的
畢竟有些主力或大戶會利用財報公布時機出貨
所以一定要仔細看懂籌碼帶給我們的資訊
避免成了他們出貨的工具囉。
※ 投資沒這麼難,加入Line@與社團
解決你股票上的各種煩惱(選股、健檢、進出場...)
籌碼K線Line好友>> 點我加入
籌碼K線FB秘密社團>> 點我加入
※ 延伸閱讀:
1. 籌碼K線新手入門 系列文
2. 籌碼選股 系列文
3. 投資達人直播專區
珍妮年底最終場講座 趕緊報名
►► 11/30 贏家速成班(台北場)
► ► 12/23 贏家速成班(台北場)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