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鏡觀點
中國電動車市場迎來銷售壓力,多家車廠祭出零利率、零頭款與補貼方案,試圖刺激需求。然而,消費者仍趨於觀望,市場競爭加劇,外資品牌如福特(F)、特斯拉(TSLA) 需應對本土品牌的壓力,價格戰與企業淘汰潮或將持續到 2025 下半年。
從小型電動車品牌數量減少的現象來看,電動車正進入典型資本循環週期的第三階段,市場供過於求、同業洗牌且資本流出。不過,隨著市場進一步整併,最終將由少數品牌主導市場,例如特斯拉、比亞迪等。當供給下滑,需求持穩下,這些龍頭廠的業績將會回溫,且小額資本將重新投注,提供新的投資機會。
新聞資訊
中國電動車市場為何出現銷量下滑?
2024 年開始,中國電動車市場面臨銷售放緩,1 月份主要車廠交車量明顯下滑。例如,比亞迪(BYD) 1月銷量從 12 月的 50.9 萬輛下降至 29.6 萬輛,降幅超過 40%。蔚來(NIO) 1 月交車 13,863 輛,遠低於 12 月的 31,138 輛。
這波銷量衰退主要受幾個因素影響:
- 市場需求放緩:中國消費者傾向等待更大幅度降價,而非立即購車。
- 政府補貼影響減弱:儘管北京推出 111 億美元 ( 約人民幣 810 億元 ) 消費補助,但短期內效果有限。
- 庫存壓力增加:車廠累積大量庫存,需要更積極的促銷來清庫存。
電動車廠如何應對,零利率促銷成焦點
為了刺激需求,多家車廠推出零利率貸款、補貼與零頭款方案,其中包括:
-
特斯拉 (TSLA):
- 2/7 宣布 8,000 元人民幣 ( 約1,100美元 ) 保險補貼,並提供五年 0% 利率貸款,適用於 Model 3。
- Model Y 也於 1 月宣布相同 0% 利率方案,將於 3 月開始交車。
-
小鵬 (Xpeng, XPEV):
- 取消所有車款的頭款,成為唯一 零頭款 + 五年 0% 利率車廠。
- 先前已對 G6 SUV 提供類似優惠,現擴大至所有車型。
-
蔚來(NIO):
- 2/1 推出五年0%利率貸款,比 1 月的三年0%利率方案更具吸引力。
-
理想(Li Auto, LI):
- 2023/11 推出三年 0% 利率貸款,但目前未跟進五年方案。
中國電動車市場是否進入「淘汰賽」?
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導致小型電動車品牌加速退出,2023 年就有 20 家品牌倒閉,僅 13 家新品牌進入市場,淨減少 7 家。
競爭格局變化:
- 本土品牌持續主導:比亞迪、蔚來、小鵬、理想等本土品牌將成為主要受益者。
- 外資品牌面臨挑戰:福特 (F) 在中國雖然2023年仍獲利 6 億美元,但 CEO 表示必須加強出口業務,應對中國品牌在全球市場的競爭。
- 美國車廠恐受影響:顧問公司 AlixPartners 預測:「下一個受到衝擊的可能是美國車廠。」
價格戰會持續多久?市場前景如何?
中國政府預測,新能源車(純電+插電式混合動力) 市占率將從 2024 年的 50% 提升至 2035 年的 86%。雖然長期前景樂觀,但短期內價格競爭仍將持續。
市場趨勢:
- 價格戰短期內仍將持續,預計 1 - 2 個月後才會看到明顯成效。
- 國際品牌可能跟進降價,以應對本土品牌的強勢競爭。
- 產業整併潮可能加速,預計將有更多小型車廠退出市場,龍頭品牌將進一步擴大市占率。
延伸閱讀:
【美股盤勢分析】薪資增速升,美股臉綠(2025.02.10)
【美股研究報告】亞馬遜24Q4駕著多頭馬車,回檔就是上車機會?
【美股新聞】科技巨頭AI支出破天荒,2025年上看3,250億美元!
【美股新聞】特斯拉歐洲銷量暴跌,股價下跌近5%,是進場抄底的好時機?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