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理錯財,比 你不理財 還糟糕!
金錢有限,但慾望無窮,
花多了,能存下的錢自然就少了。
財務是環環相扣的,
因此理財如同看醫生,要先診斷生了什麼病
若是只吃成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恐怕會比不理財還糟糕...
大學剛畢業的阿宏來找我們諮詢,
他說:「我們家賣了一塊地,大約有200萬,
該拿去投資,還是先還清120萬的負債?
或者是還一半、剩下拿去投資?」
聽到負債,當然先詢問利率,
他回說大概7%,一聽就覺得不大對勁,
細細詢問之下才發現,狀況是這樣的...
(贊助商連結…)
原則1:當財務發生變化,要立即調整
阿宏父親原本經營 營造公司,
但因為被倒債而倒閉...
父母靠打零工維生,兩人年收入約36萬,
但一家三口年繳保費就要21萬,怎麼夠用?
所以阿宏不但要就學貸款,還要大量打工,
但三人的收入仍無法支應家庭開銷,
因此透過保單貸款應急,愈貸愈多...
民國90年以前的舊保單預定利率雖高,
但保單貸款的利率,肯定會高於賺到的利率,
所以當家庭收入大幅降低後,
就必須調整保單內容,
而非生活費都不夠了,還堅持續繳儲蓄險,愈存愈窮!
原則2:理財之前先理債
還記得剛剛提到阿宏說:
「我們家賣了一塊地,大約有200萬,
該拿去投資,還是先還清120萬的負債?
或者是還一半、剩下拿去投資?」
這變賣土地後的200萬該怎麼運用?
其實也是很重要的眉角,
全球各個金融市場,從2000年來到現在
累積年化報酬率大約都只有3~9%的報酬率,
所以當然要全部還清負債,
還清負債等於保證獲利 7%!
你生病會看醫生,但財務出狀況了該找誰?
自己在 27 歲時誤信前輩遊說,最後被騙債 1500 萬
直到 32 歲,還清債務!
還利用專業知識 開設自己的公司,如今是上億身價的總經理。
現在,邱老師更願意投身培育更多【獨立財務顧問】
用全方位的角度協助客戶解決問題
而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治標不治本!
《從A到A+的顧問職涯路》
全台唯一的「獨立財務顧問」說明會
台北場 2017年04月23日 :限30人 >> 免費報名
台中場 2017年04月30日 :限60人 >> 免費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