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 AI 股也有好貨,這 10 檔值得分批布局
產業隊長張捷表示,AI 股股價已陸續反映明、後年的預估獲利,未來的營收、獲利是否跟得上,還要持續追蹤,此時須提高投資風險意識,若對於 AI 股後市沒把握,可多留意非 AI 股,從中也能找到有投資價值、具潛力的好公司。
從上市櫃公司今(2023)年第 2 季財報,以及公司釋出的未來營運展望,本刊篩選出以下 10 檔值得優先關注的非 AI 股:東陽(1319)、聚陽(1477)、鼎基(6585)、元大金(2885)、遠雄港(5607)、兆聯(6944)、博大(8109)、偉訓(3032)、國碳科(4754)、南寶(4766)。
東陽:受惠北美車險賠付新政
東陽專營汽車塑膠零組件開發、製造與銷售,主要產品有塑膠件、鈑金件及冷卻系統,AM(汽車售後市場)、OEM(為車廠代工)市場營收貢獻分別約 75%、25%。
東陽受惠美國最大汽車保險廠商 State Farm 今年起擴大採用 AM 件賠付(售後維修的非原廠零件),消費者保單轉換效益顯現,第 2 季淡季不淡,毛利率達 29% 高水準,繳出強勁財報,上半年 EPS 2.11 元。此外,北美汽車保有量及汽車平均車齡皆提升,有助於東陽 AM 產品線逐年成長,且需求將從北美延伸至澳洲等地。
東陽 OEM 業務雖仍受制於燃油車銷售放緩,但將陸續出貨歐、美系電動車專案,並有望接到中國廣汽埃安品牌電動車專案,法人預估下半年營運稍優於上半年,全年 EPS 約 4.3 元。
聚陽:上半年獲利緊追紡織股王
聚陽、儒鴻(1476)是國內兩家成衣代工大廠,多年來儒鴻(紡織股王)每年的 EPS 都明顯高於聚陽,股價也相差 200~300 元以上。不過,儒鴻、聚陽今年上半年 EPS 分別為 8.09 元、7.25 元,差距已大幅縮小,而且法人預估兩家今、明年度 EPS 的差距也會大幅拉近,張捷因此預期聚陽股價有往上比價的空間,相對看好聚陽後市。
由於終端成衣零售還在清庫存,儒鴻上半年營收、獲利較去年同期大幅衰退。不過,聚陽近年持續優化營運體質,加上接獲日系成衣品牌大廠轉單,上半年營收較去年同期僅小幅衰退,獲利則小幅成長,表現相對突出。
鼎基:掌握美校園防彈商機
鼎基主要從事高機能熱塑性聚氨酯(TPU)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為全球前 3 大 TPU 薄膜產品供應商,並整合上游 TPU 造粒至下游 TPU 產品,具備一條龍式生產技術。其中,TPU 薄膜產品廣泛應用於服飾寢具配件、休閒運動、汽車產業、消費電子等,TPU 密封件產品應用於油壓系統設備,TPU 管帶產品應用於工業用氣動系統及飲水管等。
鼎基第 2 季塗層型 PPF 及微創手術器械保護套出貨金額穩定成長,且為高毛利產品,單季毛利率跳升至 32.31%,創歷史新高,推升 EPS 大幅成長達 1.33 元。7 月已順利出貨蘋果手機膜訂單,下半年微創保護套新產線擴充可望增加營收(疫後醫療手術需求提升),客戶端人事異動結束可望帶動塗層型 PPF 接單回升至先前水準。
鼎基耕耘已久的防彈玻璃貼膜,可望於 2024 年開始交貨,初期營收貢獻雖不顯著,但產品毛利高。該需求緣於美國政府為因應近年美國槍擊案頻繁,立法編列預算將全美各級學校窗戶替換成防彈玻璃,而防彈玻璃汰換有望轉變為未來長期趨勢,對鼎基未來營運成長提供新的催化劑,2024 年獲利展望正向樂觀。
元大金:前 7 月獲利直追去年全年
張捷也看好部分金融股後市。他說,近期投資人擔心台灣金融業的海外曝險,導致一些金融股被錯殺,例如元大金。元大金以證券為營運主體,其獲利主要是看台股表現。去年台股開高走低,行情低迷,元大金獲利大幅衰退,但全年 EPS 仍有 1.72 元。今年 1~7 月台股表現比去年同期好很多,元大金自結 1~7 月 EPS 1.53 元,法人預估全年 EPS 超過 2 元,大幅優於去年。
遠雄港:有特許經營權穩賺長約租金
遠雄港旗下「遠雄自由貿易港區公司」2003 年取得「桃園航空貨運園區開發計劃」50 年 BOT 的開發營運權,為全國首座境內關外航空貨運園區兼自由貿易港區,提供物流、人流、商流、金流、資訊流等客製化整合服務,涵蓋原物料進口、委外加工到成品運送配置等。
張捷表示,50 年特許經營權是遠雄港重要護城河,國內外廠商(指標客戶包括艾司摩爾、輝達)的長約租金是主要收入,其次是貨運物流等服務收入。其租金收入持續往上疊加,貨運物流收入則隨著景氣(廠商出貨量)起落。隨著整個園區分期開發完成,廠商陸續進駐,資本支出會越來越少,租金收入則越來越多,每年的配息相對穩定。
兆聯:受惠半導體廠水資源回收需求
在興櫃交易的兆聯,是國內水資源回收及純化處理工程龍頭,擁有與國際接軌的超純水系統及半導體、光電產業製程用水回收技術與專利,累積了豐富的工程經驗與實績,客戶包括台積電、華邦、美光、欣興等半導體及載板業者,2022 年工程收入占 71%,其餘為銷售服務收入(包括系統維護等售後服務)。
半導體製程持續微縮,對於晶圓的潔淨度要求提升,加上半導體製程複雜度以及各類化學品材料種類、用量增加,從晶圓清洗到無塵環境的維持,皆導致製程用水量持續提升。隨著水資源系統工程案量積累,兆聯的規模經濟優勢逐步顯現,將帶動後續高毛利的系統維運與耗材銷售收入增加,有利於提升公司整體毛利率。
兆聯去年營收 100.3 億元,EPS 7.18 元,今年上半年營收雖衰退,EPS 卻成長到 7.85 元,全年 EPS 可望超過 10 元,主要是因為毛利較低的工程收入占比下滑,毛利較高的銷售收入占比提升。
博大:打入韓國醫美市場加速成長
電源供應器廠博大主攻 500 瓦以下的 DC/DC 利基市場,產品廣泛應用於檢測儀器、再生能源、自動化、通訊、充電車控制板、充電樁控制板、高端工業、鐵路系統、軍工、航太衛星、工業電腦、醫療設備等,主要外銷歐洲及北美,近年打入韓國醫美市場為主要成長動能,預期未來幾年仍將快速成長。
博大過往每 3~5 年營運呈階梯式成長,即便今年第 4 季到明年上半年展望較保守,但因持續開拓醫療市場,加上交通與高級工業需求持續成長,2024 年本業營收和毛利率可望穩定提升。
偉訓:受惠電源供應器拉貨強勁
偉訓是機殼及電源廠,深耕電競市場,第 2 季稅後純益 1.95 億元,季增 1.04 倍,年增 83%,為 5 年來單季新高,稅後 EPS 1.75 元,主要受惠產品組合優化(配合輝達 4070/4060 顯卡上市),並藉由大量垂直整合與自動化降低成本,以及新台幣兌美元貶值;上半年稅後純益 2.9 億元,年增 62%,稅後 EPS 2.61 元。
由於客戶強勁拉貨動能估將暫時放緩,偉訓 8、9 月營收將略降溫,第 3 季營收可能季減。不過第 4 季進入年底拉貨旺季,營收有機會再往上,法人估全年稅後 EPS 約 4.5 元。
國碳科:看好中國防火市場動能
國碳科專精於生產環保型防火安全產品,營業項目包含防火工程承包及防火材料(阻燃劑、防火填塞材料及防火塗料等)生產銷售,以防火工程占大宗,承包對象包含民間各型集合住宅、台電各電廠與變電所、捷運車站、政府機關大樓及台積電等高科技廠辦。
近年中國防火法規日趨完善,對防火材料的應用逐漸落實,用量遠大於台灣,目前均使用歐美高端產品,國碳科產品已通過台灣、中國、歐美等地認證,性價比高,未來在中國市場可望高成長。
南寶:綠色環保產品吸引國際大客戶
南寶主要從事接著劑及塗料(油漆)等生產與銷售,為台灣接著劑龍頭、全球最大運動鞋黏著劑生產商,且為亞洲特用黏著劑、塗料與建築材料的領導廠商,產品應用面涵蓋工業及民生用途,扮演關鍵性支援角色。
接著劑占南寶營收比重約 74%,這部分營收從去年開始下滑,但由於原料跌價,毛利反而增加。包括鞋業等客戶調整庫存持續至今年第 2 季,預期下半年營運優於上半年。建材占南寶營收比重約 22%,主要外銷澳洲,去年及今年皆調漲產品價格反應成本上漲,預期今年成長約 7%。
由於 Nike、Lululemon、雀巢(Nestle)、IKEA 等國際大廠對於接著劑、塗料的環保要求越來越高,南寶積極提升綠色環保產品,去年已達到 63%,目標是 5 年內達到 80%,進一步強化競爭優勢。
觀看更多內容,歡迎訂閱《Money錢》雜誌
(圖:shutterstock,僅示意 / 內容純屬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