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得到」上看到一篇觀念蠻先進的文章,
原標題名為「徐小平:創業要明白這幾個問題」
它改變我對企業管理的觀念,
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幫助大家更適應商場!
一次對岸商界大咖的對談中
CEO 們提出 4 個企管的關鍵問題
大陸創業媒體鉛筆道發表了一篇文章,
內容是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的一次線上閉門分享。
這次分享的觀眾,僅限於真格基金所投專案的 CEO。
在分享中,徐小平回答了一些問題,
談了自己在商業以及創業等方面的一些思考。
小編閱讀後,整理成 4 個問題意識,
一起看下去吧!
(贊助商連結...)
1. CEO 如何能提高戰略思考力?
徐小平說,戰略就是“去哪裡”,戰術就是“怎麼走”,
激勵就是“吃什麼飯,加什麼油”。
CEO 的核心作用是提出戰略,
至於“怎麼走”以及“吃飯加油”,
則是首席運營官和其他副總裁要做的事情。
其實所有的 CEO 都是有戰略能力的,
當你第一次提出創業的時候,
那個讓你的小夥伴們激動、並為之投入的創業想法,
就是你的第一個戰略。問題在於,
一旦你的公司開始運轉,
並且大目標也定好了之後,
你需要持續不斷地給公司注入新的活力目標和創意。
這些就需要你有持續不斷的戰略思考力。
學會借助董事會和投資人的力量。
因為董事會和投資人裡面,有創業成功的企業家,
也有身經百戰的戰略家,
這些人會給初創企業的 CEO 帶來很多幫助。
簡單說,初創企業的 CEO 一定要充分利用
投資人、董事會的資源,
或者你認識的各種各樣的成功人士,
給自己在戰略方面帶來提升。
2. 對於品牌創始人來講,
什麼是最重要的?
徐小平說,新東方這個品牌,讓人想到的不是託福,
不是留學,也不是奮鬥,而是前途。
當人們覺得新東方的品牌意味著前途的時候,
就會甘願掏出錢包。
再比如,真格基金這個品牌,
代表了對創業者的支持等等。
這是徐小平和王強發自內心的一種價值感,
真格基金所有的對外宣傳也都是這麼宣傳的,
所以真格就成了創業時代比較有名的品牌,
大家就願意接受真格的投資。
所以,品牌要有自己的故事,
要能喚醒人們的某種情感或者期待。
3. 公司同時做工業和民間產品,
會不會影響公司專業形象?
徐小平說,初創企業最關鍵的地方之一,就是要聚焦
你要麼做工業產品,要麼做民間產品。
假如你任何一類產品都不夠好,就沒辦法證明自己。
如果你同時做兩條線,必死無疑。
谷歌 X 實驗室之所以做那麼多瘋狂的產品,
說到底就是因為它們的廣告收入很賺錢,
這一點保證了谷歌可以做其他最瘋狂的大事情。
馬斯克也是在 Paypal 賣掉賺錢後,
才開始做 Space X 和特斯拉的。
所以初創企業的創業者,
一定要用全力把手頭賺錢的“這一件事”做好,
然後再考慮之後的事情。
4. 新創公司須衡量速度、規模和盈利,
應不應該比以往更重視盈利能力?
徐小平說,新創企業本質上是用錢來賺錢的,這是商業的本質。
有些企業投資週期短,賺錢快;
有些投資週期長,賺錢慢。
燒錢的秘密,
就是看你盈利的速度能不能趕上燒錢的速度。
比如,大概 2013 年,徐小平有個好朋友投資了京東,
這個人對徐小平說,他希望京東不要營利,
而是把每一分錢都投到擴張中去。
所以,不能簡單地說砍預算、減開支、增加收入,
而是要看你的商業模式能不能在特定投入之後真的營利。
因此,資本永遠在追逐那個最終能夠贏利的企業。
創業者要做的是,
你必須從數學模型上讓投資人相信你能贏利。
以上就是徐小平在商業和創業方面的幾點思考,供你參考。
上面跟大家分享的文章,
是《得到》摘自鉛筆道
(這篇徐小平的 60 分鐘閉門分享
可能點到了你在創業中遭遇的大多棘手問題)的內容,
在 APP 裡還有音訊可以用(亞平寧撰稿、成亞講述),
像我一樣利用上下班途中,戴上耳機多聽各方說法,
也是一種做功課的方式喔!
經營企業不簡單,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到勇敢的各位!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先按個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