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以下讀書心得為本文作者自行編寫,不代表原書作者觀點】
是投資還是保險,
傻傻分不清楚
剛出社會的新鮮人面對著許多學校未教的事情,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保險和投資。
保險公司力推的投資型保單是什麼呢?
它和傳統型壽險/投資又差在哪裡?
讓我們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投資型保險是較積極、
其本身有風險的保險
投資型保單顧名思義是保資+保險,
繳納的錢一部分用於保單相關費用等,
其他用於投資上。
這意味保戶本人,
可以決定投資的標的(基金、貨幣等)。
投資型保單適於有基本投資觀的人
如果你手上只有一份錢,
對投資有基本認識,
且想同時做到保險和投資。
那麼你可以考慮長期持有投資型保單,
同時兼具投資和保險的功能。
特色
1.投資型保單的保額自己決定
月繳幾 K 或是更高額投入皆可。
2.繳費選擇較靈活
除了定期繳納金額,手上有閒置金額可再投入。
3.投資部分自負盈虧
由於是自己操作投資,所以須負擔風險,
本金隨市場變化,有縮水之虞。
4.資金運用靈活
如果你當下有用錢需求,
你可以向保險公司申請贖回部分或全部的帳戶價值,
不用怕提前解約造成損失。
採用分期繳費,較能避免買在高點
此種保單兼具投資特色,因此
如果沒太多時間關心投資標的
可以選擇分期繳費,而非一次繳清
長期下來能買在標的的較合理價位。
和傳統壽險相較
1. 投資型保單的保費較壽險划算,
但壽險在理賠上是保證給付;
投資型保單要看理賠當時的帳戶價值。
如果投資失利,帳戶額度不足,
可能導致保單停效。
2. 投資型保單的費用結構完全透明
一個帳戶用來支付保險的相關費用,
另一個分離帳戶用來投資,不受保險公司營運影響,
且保險公司會定期告知投資績效。
注意費用率
費用率是指與保險/投資相關的費用,所佔保費的比例,
例如保單管理費、買基金的申購手續費等。
投資型保單的費用率通常在前幾年較高,
導致真正用於投資的金額較少。
但站在長期投資角度,是能攤平的,
例如前三年的費用率是90%,但長期攤平僅每年20%。
投保者必須自己參酌費用率對投資的影響。
節省保費的方法
1. 採取年繳保費:
比起季繳、半年繳的方式,
年繳可能較省,但現金流的彈性較小。
例如半年繳是年保費*0.52,等於多繳了4%。
2. 年齡大小影響保費高低:
保險公司是採最近生日法採足歲,超過六個月則加一歲。
例如小明今年17歲8個月,就需算18歲的保費。
3.善用團保:
通常保險費用較低,
但需注意保險選擇上受限,
保險會隨離職或失業保障就跟著終止。
4.善用信用卡轉帳:
例如保費折扣、紅利積點等。
5.增加保額選擇權:
這項目較少人知道,但是個不錯的條款。
在保險滿五年、生小孩結婚等時機,
補足增加保額後的保單價值準備金,
可以依照原本投保年齡、和費率條件,增加一定比率的保障。
參考上面的方法買投資型保單
才能自「保」,「險」中求富貴!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先按個讚哦!
想知道更多內容
這本書推薦給您
作者:顏進明 出版社:宏治
本文為 CMoney官方 編輯群整理撰寫之 讀書心得,
部分擷取自書籍內容,詳見 原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