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基金又賠 20%!經理人到底有沒有在顧?基金話術大公開,下次換你識破謊言

買基金又賠 20%!經理人到底有沒有在顧?基金話術大公開,下次換你識破謊言

(圖/shutterstock)

 

 

 

【以下讀書心得為本文作者自行編寫,不代表原書作者觀點】

 

金融商品也需要行銷術?

不只是看的到摸的到的東西需要行銷

連金融商品也需要!

既然需要行銷

那會不會有陷阱在裡面呢?

馬上帶你解讀基金公司的行銷術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常見的行銷語彙

1. 告訴你行情「謹慎樂觀」

經常可以看見許多基金公司

對於未來的行情看法大多是「謹慎樂觀」

原因在於

只要多投資基金一天

基金公司就能多收取一天的管理費

所以不希望太早獲利了結

目的就是希望可以放長期而非短線操作

讓公司能夠賺取更多的管理費

 

2. 中長線布局的好時機

換個方式講就是告訴投資人

要有做好長期投資的心理準備

短期內的行情都不是很好

要嚴加控管資金

避免全部投入

否則資金套牢

 

 

3. 表現第一的基金

每當新的一年開始

總是可以看到許多過去一年

表現相當良好的基金

但過去的績效表現並不代表未來

沒有永遠的第一名

所以投資人千萬要小心

 

4. 「全球」「組合」基金

在一檔基金商品的名稱中

經常出現此類的標題名稱

但實質上的內容真的是如此嗎?

標榜「全球」的基金

看似分散風險

實際上可能單一國家的比率較高

「組合」型基金

號稱幫大家找了許多表現良好的基金

實質上大部分都是自家的商品

呼籲各位投資人

在購買商品前一定要仔細看清楚哦!

 

 

 

沒消息就是好消息?

千萬不要過度信任基金經理人

把錢全部放進去就再也不去管

認為反正有人專業經理人在幫我顧

這樣就大錯特錯了!

為了扛績效、收取管理費

只要你不主動說要賣出

就算已經賠了 50%

經理人也不會主動告知目前的狀況

所以一定要時常關注自己的投資商品

時常與經理人保持聯繫

了解自己所投資的商品狀況

才不會已經血本無歸還渾然不知!

 

別只注意到表面上的光鮮亮麗

因為魔鬼總是藏在細節裡!

 

 

想知道更多內容 

這本書推薦給您

<<只買好基金!羅際夫帶你放心買,安心賺。>>

作者:羅際夫 出版社:財經傳訊

本文為 CMoney官方 編輯群整理撰寫之 讀書心得,

部分擷取自書籍內容,詳見 原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