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最近台灣出現餿水油、高雄化工管線氣爆、
十二年國教、服貿協議…等社會爭議事件,
其根本的原因是各種相關的組織
在其管理的過程中產生問題,
從而影響台灣社會的進步。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
(贊助商連結)
關於分工
政府有做到嗎?
現代的管理知識是從工業革命之後開始蓬勃發展,
因為科技的發明與專業分工,為了有效率的達成目標,
必須集合眾人在工廠進行生產活動,
進而產生了工廠制度,而良好的規劃、組織、領導、
控制等管理活動就成為提升工廠效率與效能的重要因素。
何謂管理?綜和多數管理學書籍對管理的定義大致為:
「經由決策或各種機制,
執行規劃、組織、領導、控制的活動,
整合各方面的資源、目標、資訊、知能、流程、決策,
有效率與有效能的完成組織的目標與使命,
或創造組織的使命與生存空間的過程」。
規劃活動包括了什麼 ?
分析環境 — 總體與產業環境(包含供應鏈)、
分析顧客需求、市場區隔、分析競爭者、
分析利益關係人及其目標、分析組織的目標(含社會責任)、
分析組織優劣勢、分析績效差距、分析所面臨的問題、
預測、擬定策略、目標與解決問題方案(功能性政策)等;
組織的活動包括了: 部門劃分與分工、職權與職責指派、
分權與授權、建立部門正式溝通管道與溝通方式、
工作設計與工作職務說明書、標準作業程序、
控制幅度與指揮路線、直線與幕僚設立、建立協調機制等;
領導活動包括: 領導風格(關係導向、任務導向)、
溝通與協調、人才發展(徵選、教育訓練、生涯規畫)、
激勵制度、績效評估、組織成長、發展與變革等;
控制活動包括:建立與修正績效與行為之標準、
建立會計、稽核、預算、責任(或利潤或成本)中心、
組織文化、存貨、採購、領發料、品質管制、
成本會計等控制制度、與標準比較分析,
對差異採取行動等。
快速結論:
由上面的管理活動內涵可知,
最近的社會重大事件如果能夠有良好的管理知識
(例如品質管理—餿水油的企業與政府機構
做得好可以減少社會傷害、例如標準作業程序
— 氣爆事件的企業與政府機構如做得好
則可以減少傷亡),並具體落實執行,
將有助於社會的進步。
希望政府能夠改善
不然問題層出不窮
歡迎按讚:
CMoney理財寶 Line官方帳號:
搶先訂閱 最新理財訊息,
歡迎 加我們為好友 喔 ~
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