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得到」軟體上,
又看到了一篇很有趣的文章,
原標題名為「三分鐘, 5 美元變 650 美元? 」
帶給我完全不一樣的思考方式,
在這裡分享給大家,希望你們也茅塞頓開。
三分鐘, 5 美元變 650 美元?
在兩小時內,你能用 1 塊錢賺到 100 塊錢嗎?
在史丹佛大學的課堂上,
老師把班上的同學分組,
每組給了 5 美元作為啟動資金,
要求大家在兩小時內賺到盡可能多的錢,
然後第二天做課堂演示。
你要是學生你怎麼辦?
進點便宜貨擺擺地攤?或者買張彩票賭一把?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眼光局限會減少很多可能性
但賺錢最多的小組意識到,
你要是把眼光局限在錢上,
會減少很多可能性。
他們最寶貴的資源根本不是這5美元,
比如,有個小組發現,一到週末,
學校附近的餐聽有很多人排隊等位,
於是他們提前預定座位,再把座位賣給不想等的人,
最高的一筆賺了20美元。
另一個小組更簡單。他們在學校設了個小攤位,
幫同學給自行車免費打氣,
然後讓大家自由捐款,結果也賺了幾十美元。
跳出思維的盒子
創造更大價值
但最厲害的小組,
既沒用那 5 美元,也沒用兩小時,
而只是利用了第二天的課堂三分鐘展示。
你想啊,史丹福大學是世界名校,
多少企業擠破頭想從這裡招人。
這個團隊就把他們組的三分鐘,
賣給一家公司做招募宣傳,輕輕鬆鬆賺了 650 美元。
所以你看,遇到問題時,
最明顯的解決方法反而應該是最先被排除掉的,
只有跳出思維的盒子,
你才能獲得更多可能性,創造出更大價值。
上面跟大家分享的文章,
是《得到》摘自【壹讀-
怎樣用1塊錢賺到100塊?史丹佛大學是這麼教的】,
在 APP 裡還有音訊可以用(孫小婧撰稿、鄭磊講述),
像我一樣利用上下班途中,戴上耳機多聽各方說法,
也是一種做功課的方式喔!
答案總在框架外
換個視角就能發現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