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提出好問題,比找到好答案更重要」
原文是:「it highlighted an important point
which is that a lot of times the question is harder than the answer.
And if you can properly phrase the question,
then the answer is the easy part.」
如果我們把這個智慧,套用在投資上會如何呢?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
(贊助商連結)
從坊間的財金雜誌、和大家聊到投資的話題即可知道,
大部份人想的問題是:「我該買進什麼?」或者是
「未來會如何?」很顯然,
多數人認為解答這兩個問題才是投資獲利的關鍵。
更好的問題是
「如何透過投資把錢變多?」
這個問題比前面兩個問題更後退一步,
更精準的命中要害。
而如果細思這個問題則會發現:
「預測未來」只是其中一個選項。
另外還有一個選項:複利。
人人都想要複利。因為複利代表錢滾錢,
表示賺來的錢還可以成為新的小幫手繼續賺錢,
所以會越來越有錢。複利的好處和誘人大家早已熟知,
所以這篇文章不談這個。
我們要談的是:
如何發揮複利的威力
如果最終目標不變(以下均假設最終目標不變),
我們可以把複利細分為三個元素:本金、複利率、週期。
(好奇的朋友可以玩玩這個複利計算機)
我來定義一下目標、本金、利率、週期在這系列文章的意思:
目標:
這裡是指針對金錢的目標,
預計用投資來達成的金錢目標,
它會是一個數字。比方說:一億。
本金:
指的是我們最開始擁有的資金。
複利率:
這裡的利率指的是年化複利率。
週期:
這裡的週期是指「達成目標需要的時間」。比方說:十年。
本金、複利率和週期的關係像蹺蹺板,
本金和複利率坐一起,週期坐另外一邊。
就是這樣。
當本金跟複利率變大(變胖),週期就變小(變輕)了;
當本金跟複利率變小(變輕),週期就變大(變胖)了。
大家都想要週期越短越好,本金和利率越大越好。
沒有人想要週期變大。
(如果週期大到超過100年對我們就沒用了是吧)
本金如何更大,我們之後再談。
這篇想更細談的是:如何讓複利率更高。
關於複利率的 2 個例子:
複利率有個特殊體質,要養胖它的人請注意:
它一旦吃了虧損,就得吃下更多的獲利才能補回來。
(就想像他拉肚子把之前存的都拉光好了)
為什麼?
如果今天我拿100塊投資,虧損20%,剩下80塊。
這80塊,得再賺25%才能變回100塊。(100/80 = 1.25)
如果虧損30%呢?就得再賺42.8%才能回本了。(100/70 = 1.428)
如果虧損50%呢?呃,得再賺上整整100%才回得來。
這是數學的神奇之處。
再換個例子。
如果這100塊,去年賺40%,今年虧20%,
那金額總共會變成112塊(100x1.4x0.8=112);
但如果這100塊,去年只賺10%,今年也只賺10%,
那金額則會變成121塊(100x1.1x1.1=121),
反而比前者還多。
因為在第一個狀況中:
去年多出的40%獲利今年幫忙一起虧了20%;
而第二個狀況中:
去年多出的10%獲利今年是一起賺了10%。
一來一往就差很多了。
所以,如何讓複利率更高?
1. 切切實實地停損
虧損對複利率的傷害非常大,
所以,絕對要停損。而且當勝率不高時,別碰!
寧可空手沒賺錢,也不要貿然進場而賠錢。
很多人都是靠著預測股市的下一步來做投資決策,
但是,預測的準確度夠高嗎?
這個預測是憑感覺下的結論,
還是憑分析得到的結果?
如果都還不確定,那就等確定再出手吧。
2. 穩穩的報酬率比
起伏大的報酬率更容易賺錢
有些朋友因為想賺錢賺快一點,
所以使用波動較大的策略或標的。
如此一來,雖然短期內的獲利提高了,
但長期下來可能變成"去年賺40%、
今年虧 20%"的狀況,反而輸給"去年賺10%、
今年也賺10%"的穩健做法,減弱複利的效果。
3. 盡可能提高獲利,
正報酬越高,對複利率越好。
這點有些像廢話,誰不想要獲利越多越好啊!
欸~可是很多人卻是「賺到XX%就跑」,
而不是追求盡可能的高獲利喔!
但如果你看過馬太效應這篇文章,
就知道有些股票是會上漲一倍以上的。
而萬一我們買到一支未來會上漲一倍的股票(獲利100%),
卻用傳統的停利準則-賺到XX%就跑的話....,
那就是把拉高複利率的機會拱手送人了。
至於怎麼提高獲利?可以參考馬太效應裡的方法。
快速結論:
從「如何提高複利」切入來思考投資這整件事,
會帶來完全不同的視野,
但其實大綱也就是文中提到的這幾點而已。
從這幾點開枝散葉下去,
才會再延伸出各種不同投資方式的選擇
( 像是「盡可能提高獲利」
就可以延伸出價值投資法、
順勢交易法等千百種技巧 )。
我覺得 只要能抓到自己的方式
任何投資方式都能穩定獲利
歡迎按讚:
CMoney理財寶 Line官方帳號:
搶先訂閱 最新理財訊息,
歡迎 加我們為好友 喔 ~
本文由 百舜的美股&投資專欄 授權 於此
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