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融資 vs 借錢買房,哪個比較危險? ...90%的人都猜錯

Mr.Market 市場先生

Mr.Market 市場先生

  • 2016-12-29 09:28
  • 更新:2018-05-18 10:55

股票融資 vs 借錢買房,哪個比較危險? ...90%的人都猜錯

(圖/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 Mr. Market 市場先生 - 投資理財入門)

 

「股票融資會斷頭,

是不是跟期貨一樣危險啊?」

一位朋友最近在看投資入門的書,

問到這個問題,

「為什麼你認為融資和期貨很危險?」我問

「因為是用保證金槓桿交易,可能會賺大錢,

也可能會破產阿...」書上寫到股票融資,

槓桿倍數是 2.5倍。

而期貨的保證金交易,

槓桿倍數更可以高達將近 20倍。

一般人談到融資、期貨保證金交易,

都認為這些投資工具很危險、不要碰!

但真的是這樣嗎?

 

繼續往下看...

 

(贊助商連結...)

 

 

 

「槓桿」就是指用小錢

取得大資產的控制權

例如:10萬 元槓桿 20倍

代表用 10萬 元控制價值 200萬 的資產

這 200萬 中,只有10萬屬於你自己的

剩下190萬都是借來的

當 200萬 的資產上漲 10%,到 220萬元

等於你用 10萬 賺到 20萬,相當於 200% 獲利!

但 200萬 資產如果下跌10%,到 180萬 元

不但你原本10萬的資金要賠光,還要再多倒賠10萬!

看起來是個可以讓人一夕致富或一夕破產的工具

這也是大家認為它危險的原因

 

股票融資 vs 借錢買房,哪個比較危險? ...90%的人都猜錯

(圖片來源: Mr. Market 市場先生 - 投資理財入門)

 

槓桿越大,真的越危險嗎?

在常見的投資工具中

股票融資槓桿高達 2.5倍,期貨槓桿可高達 20倍

槓桿越高感覺越危險對吧?

實際上槓桿只是一種工具

就像從台北到高雄,開車比腳踏車快 20倍

但開車有比較危險嗎?

其實端看駕駛的人如何操作

而且這裡有很大的盲點,

很多投資新手沒有實際操作過,

所以並不知道:

其實,融資和期貨的槓桿大小,

都可以由你「自己決定」!

「蛤,真的假的?」我朋友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

以期貨為例,槓桿倍數雖然將近 20倍,

但實際上 20倍 是用「最低保證金」

算出來的槓桿倍數!

如果你願意放入更多資金

期貨甚至可以跟股票一樣安全

舉例來說,台指期貨最低保證金是 8萬3

這時你的槓桿大約是 20倍;

但你也可以在保證金帳戶中放 180萬元

這時你的槓桿是 1倍,完全沒槓桿

 

股票融資 vs 借錢買房,哪個比較危險? ...90%的人都猜錯

(圖片來源: Mr. Market 市場先生 - 投資理財入門)

 

當槓桿可以自己控制

財務會更有彈性

試想看看,你現在有多少機會

擴大自己的信用、運用財務槓桿?

信用卡、信貸成本都十分高昂

房貸、學貸只適用在特定時機

實際上一般人並沒有什麼運用財務槓桿的工具

最近這 10多年 來有操作房地產的人

大多都有賺到一筆大錢

萬一當年他們無法做任何的融資與財務操作

能從中賺錢的人會剩下不到十分之一

戴勝益創立王品集團時

是向朋友借了 1.6億元 (小朋友不要學)

如今市值超過 100億

這也是運用槓桿的力量

幾乎每個有錢人都懂得如何運用槓桿,

但運用財務槓桿時,是否有什麼限制呢?

 

 

 

運用槓桿並不危險

真正的風險來自 2 件事:

槓桿的風險 1: 你總資本有多少?

如果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辛苦打工存下的存款40萬

他決定全部融資押在股票上,操作價值100萬的股票

看起來十分危險。

但今天如果換成郭台銘融資 100萬 買股票

同樣的金額一點都不危險

因為投入的資金,只占他的資產不到千分之一

 

槓桿的風險 2:潛在的極端的虧損有多大

許多人買房子,貸款也高達 65%~75%

換算成槓桿倍數大約是 2.5 ~ 4倍

並不低於股票融資

股票融資和借錢買房子到底哪個危險?

其實一樣危險!

而且買房子金額甚至更大

貸款的壓力更讓人透不過氣

為什麼你很少聽到有人說買房子危險?

一部分的原因,是房地產的波動通常不大

除非買貴,否則也許數年才會有 10% 波動

但股票和期貨的波動都很大

有時一天就有可能波動 10%

另一部分的原因是,房地產價值很難歸零或出現大跌

而且台灣房地產剛好過去幾十年來都是漲多跌少

大多數人買房的心態是,賠錢也不會停損,頂多自住

因此即使買房沒賺錢也能撐很久

而投資股票,如果企業出現極端意外

有可能造成股票連續的大跌,甚至歸零變壁紙

 

房產斷頭 大有人在

即使之後有好轉反彈

但在大跌的當下,槓桿造成的巨大資金壓力

很多人無法一下子承受虧損,因而走向斷頭認賠

乍看之下股票好像較容易斷頭,風險較大

但去法拍屋市場看一看,房地產斷頭的也大有人在

而且損失的金額更大

當投資有極端的潛在風險時

必須要控制自己投入的金額大小

因為無論發生機率有多低

都不應該因此過度擴大自己的槓桿程度

 

股票融資 vs 借錢買房,哪個比較危險? ...90%的人都猜錯

(圖片來源: Mr. Market 市場先生 - 投資理財入門)

 

快速結論:

1. 槓桿就是用小錢去控制大錢

2. 槓桿只是工具,有危險性也有方便性

關鍵在於你要控制得當

3. 如果有潛在極端巨大的虧損因素存在時

槓桿就會非常危險

 

按讚加入市場先生粉絲團,看更多投資好文!

 

Mr.Market粉絲團,按讚補充更多投資知識

 

延伸閱讀:

1. 存錢必備密技

省錢推薦》今年最新現金回饋信用卡比較

 

2. 學投資該如何開始?
超過100篇投資理財入門文章 - 存下來吧!

 

3. 財務自由要怎麼做?

<43種能創造「被動收入」的方法,收藏起來吧!>

 

4. 學投資該看哪些書?

<分享我的投資書單 - 超過30本投資好書>

 

好友人數

 我的Line好友,歡迎加入追蹤最新理財知識!

 
 

 

本文由 Mr. Market 市場先生-投資理財入門 授權轉載,

原文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Mr.Market 市場先生

Mr.Market 市場先生

目前在軟體業 從事於財金軟體的研發工作, 興趣是研究投資、交易、程式、哲學與歷史, 理工背景出身,對於投資的分析、回溯測試 特別有興趣,也剛好擅長做資料分析與統計。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Mr.Market.tw 部落格:http://mrmarkettw.blogspot.tw/

目前在軟體業 從事於財金軟體的研發工作, 興趣是研究投資、交易、程式、哲學與歷史, 理工背景出身,對於投資的分析、回溯測試 特別有興趣,也剛好擅長做資料分析與統計。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Mr.Market.tw 部落格:http://mrmarkettw.blogspo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