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公司財報的真實性?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
一個會計師死後
閻羅王問他想上天堂或是下地獄?
「當然是天堂!」會計師不假思索地回答。
「不用急,既然你是專業人士,
我特別允許你可以先參觀比較後再作決定」
會計師發現天堂裡人人清苦自持十分無趣,
反而是在地獄大家酒池肉林、放縱歡樂
於是他選擇了地獄。
幾天後,閻羅王巡視地獄時,
遇上了戴著刑具正在做苦工的會計師。
會計師大聲喊冤:
「明明你給我看的地獄都是在享樂
怎麼我進來之後完全不是那樣?」
閻羅王不疾不徐地回答:
「哦~我以為每一個會計師都懂得
分辨什麼是"美化"後的資訊!」
該如何分辨資訊的真實性呢?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必須先看懂 資產負債表
資產負債表是由
資產、負債及股東權益等三部分所組成,
並分為左右兩方
資產在左方(借方)
代表了資金的應用。
負債及股東權益在右方(貸方),
代表了資金的來源,
也是對公司資產的求償權。
一分鐘搞懂資產負債表
以台泥為例
(單位:百萬元)
這是台泥 2013 Q3 ~ 2014 Q2
的年度資產負債表。
紅底部分就是資產,
裡面的項目雖多,
但可以直接看最下面:資產總計。
綠底部分就是負債,
裡面的項目也不少,
但可以直接看最下面:負債總計。
『股東權益』
=280,613.57 (資產總計) - 133,117.21 (負債總計)
= 147,496.37
數字背後的意義
「資產」多不一定好!
這可不是那麼簡單的!
還是要看每項細節...
像是存貨也算是資產,
但存貨如果過多真的好嗎?
舉例來說:
假如蘋果公司大量生產 10 億台 Iphone,
結果只會發現
公司的錢都花在做 Iphone,
其他研發的經費都沒了。
而且 大量生產 的結果導致 供過於求,
公司最後賣不出去存貨只能當廢鐵賣。
「負債」少不一定好!
或是說公司幾乎都沒有負債,
但這真的好嗎?
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
信用貸款目的在提高商業行為的效率,
無負債的公司很可能做事沒有效率,
因此,前景也不一定比較好。
如何評比一家公司的好壞?
我們有兩種最常見的比較方法:
1. 今年的報表和過去幾年相比較
撇開所謂的財報作假...等
無法控制的因素,
我們對企業經營都是門外人,
到底要怎麼從財報的數字看出端倪呢?
通常我們不會拿
兩間八竿子打不著的公司做比較,
因為不同性質的企業
整體財務狀況 會差很多。
你應該能想像
麥當勞和台積電的資產負債表
會有多麼不同吧!
深入了解資產負債表
各項科目定義
1. 資產(Assets)
上面只是簡單資產定義
其實資產還可分為
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
無形資產、其他資產等五大類。
依序按流動性高低(亦即變現的快慢)
由上而下排列:
資產(Assets) |
定義 |
流動資產(Current Assets) | 指在一年內變現或耗用的資產,包括現金、約當現金(例如商業本票)、短期投資、應收帳款、應收票據、存貨、預付款項(預付工程款)等 |
基金及長期投資(Fund and Long-term Investments) | 基金是為特定用途所提存的資產,例如「意外損失準備金」;長期投資通常是最複雜的部分,可能包括公司購買其他公司的股票、長期理財所購買的債券、投資非營業用的資產(如不動產)等。 |
固定資產(Fixed Assets) | 主要是提供營業上使用,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且非以出售為目的之資產。如公司擁有的土地、機器設備、辦公設備、及未完工程等。這些科目均是以歷史成本減去累計折舊後的淨額數值表示。 |
無形資產(Intangible Assets) | 是雖無實體存在但代表了公司經濟價值的資產,包括專利權、著作權、特許權、商譽等。 |
其他資產(Other Assets) | 例如出租資產、閒置資產等。 |
2. 負債(Liabilities)
是公司債權人對債務的求償權。
主要可分為流動負債與長期負債,
依照求償時序先後由上至下排列:
負債 | 定義 |
流動負債(Current Liabilities) | 指於一年內到期而必須償還的債務,例如短期借款、應付款項、應付票據、預收款項、應付費用、應付利息、及一年內到期之長期負債等。 |
長期負債(Long-term Liabilities) | 指到期日在一年以上的債務,包括長期借款、應付公司債、退休金負債等。 |
3. 股東權益
(Stockholders’Equity)
表示公司股東對公司資產的請求權,
是一種剩餘權益的概念。
主要科目包括股本、資本公積、保留盈餘等。
依照請求權優先順序由上而下排列:
股東權益 | 定義 |
股本(Capital Stock) |
是股東對企業所投入的資本,包括普通股與特別股兩類。特別股是一種求償權優於普通股,但股息固定的股權。由於許多公司並未發行特別股,因此一般財務上提到股東權益時,若未特別聲明,通常便是指普通股權益。 |
資本公積(Capital Surplus) | 包括資產重估的增值部分、發行股票的溢價部分、收領贈與的所得等。 |
保留盈餘(Retained Earnings) | 是企業營運產生的權益,並且依據公司法規定,稅後盈餘的10%需先提出作為法定盈餘公積,除非已達資本總額。 另外公司也可經由公司章程的訂定或股東會決議,另提部分作為特別盈餘公積。因此公司盈餘在先扣除法定盈餘公積與特別盈餘公積後,才開始分派股利,而分配完畢後剩餘的部分則列為未分配盈餘,為累計數值。 |
(贊助商連結)
日常生活中的資產負債表
就算你對會計、財經完全不了解,
你也一定常常聽到報章媒體在說,
『某某人身價幾億』等話題
讓我們舉個例子來解釋:
新聞中高富帥的小穎擁有百億身價
身價便是用 個人資產負債表所統計出來!
個人版的資產負債表
對一般人而言
資產包含了:
存款、房子、股票、車子、7-11的抵用券…
負債則是有:
卡債、學貸、房貸、欠隔壁阿花的錢…
所以身價到底是甚麼?
我們把資產扣掉負債,
就是所謂的『身價』了。
雖然只是個簡單的例子
但資產負債表其實就只是這麼回事!
公司的資產負債表
其實就是個人版的延伸,
只是身價的部分
改為比較專業的名詞『股東權益』。
為什麼身價會變成權益呢?
其實是因為兩者的概念是一樣的。
舉例來說:
小穎的資產有 1000 萬,
但他負債有 500 萬,
所以他不能把 1000 萬全花光,
因為有 500 萬是要還別人的,
他只能隨心所欲地運用剩下來的 500 萬,
因此這 500 萬就是小穎的個人權益。
透過這個例子我們就知道:
因此,當今天資產負債表的對象
改為 XYZ 公司時,
資產可能有:
信義區的土地、桃園的工廠、現金…
負債可能有:
欠其他公司的帳款、要繳交的稅…
最重要的是
公司往往不是一個人的,
是所有股東共同擁有的。
所以『個人權益』,
對應到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後
就是『股東權益』。
基本面要看的財報資料那麼多
上一節講的損益表介紹,
加上這次的資產負債表,
那麼多的科目要研究、觀察,
會花很多時間~
基本面大師 - 怪老子
也認為投資股票要看財報
是避免投資人聽小道消息,
就隨意的將錢投入茫茫股海。
唯有做好財報分析,
就算股市發生變化,
每晚也可以安心睡覺。
下一節,我們將針對
資產負債表中重要的一個科目
" 流動資產 "做詳細的介紹~
想知道如何穩定獲利嗎?
簡單的「存股」
獲利優勝定存 9 倍!
有 30 年的投資經歷的 溫國信
最初登上股市戰場的他 ...
投資 股票型基金 慘賠 60%。
溫國信不氣餒,他苦心研讀,
最終研究出一套
【必勝穩賺獲利法】
用 1 年賺進別人 8 年!
成功把 一萬 翻倍 千萬!
溫國信即將要把 30 年的投資功力
不藏私的傳授給您,趕快來上課吧!
趕快報名►►(台中)|溫國信|存好股,我年賺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