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想要能提前退休,薪資根本不是重點。
看看這篇鐵籠中猴子的故事,
別再做用雜耍換香蕉的猴子了。
我們時常在抱怨著薪水太低,超時工作。
但到底真的是這個社會有問題,
還是根本是我們沒找到方法呢?
一篇籠中猴
小故事,大啟示。
趕緊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不屈就現實,
努力終有成功的一天。
從前~ 在南國的茂密森林中,住著一群猴子,
猴子原本在森林中過著無憂無慮地生活。
直到有一天,邪惡的商人來到此地。
發現森林中活蹦亂跳的猴群,
便起了壞心,想利用可愛活潑的猴子來幫他賺錢。
於是便設計了陷阱、放置食物當誘餌捉住猴子。
再將他們關在勞固的鐵籠中,餵養並訓練他們表演,
若有猴子不肯乖乖工作、表演,就不給牠食物吃。
猴子們一開始非常反抗、躁動,但牠們被困在牢籠中。
只要一天不幫商人表演,
一天就沒有飯吃。
飢餓總是難以忍受的。
猴子們最終也只好屈服,答應幫商人表演以換取食物。
偶爾商人心情好,就會給牠們加加菜、
多放一些豐盛的食物給牠們吃,讓牠們開心一下。
日子一久,猴子們 也就漸漸忘記森林中自由自在的生活了。
不過有兩隻猴子,心中始終很懷念以前自由自在的生活,
不願意一輩子用表演來換香蕉。
便開始暗中商討要如何逃出鐵籠,重回遼闊森林的懷抱。
但鐵籠做的十分牢固且密實,
實在想不出有什麼方法可以脫逃出去。
有一天猴子發現了,鐵做的牢籠在日曬風吹之下 ,
似乎有些地方有慢慢生鏽掉漆的情況。
兩隻猴子非常興奮,
認為只要持續的日曬風吹,總有一天鐵柱一定會鏽光。
到時就可以逃出鐵籠重奔自由了。
於是他們所做的是就是等每天都仔細觀察有生鏽鐵柱,
看它們離生鏽壞掉的日子還有多遠。
一個月過去了,
其中一隻猴子開始漸漸發覺這個方法行不通,
鐵柱很粗,而鏽蝕的速度太慢了。
等到鐵柱鏽完全鏽掉時,
牠們大概已經老到無法行走了。
而且商人說不定會中途修補鐵籠。
於是牠開始尋找其它方法,
牠觀察到鐵籠是被深深地釘在土裡的。
土地上的泥土雖不鬆軟,但努力一點挖掘,仍可挖出小凹陷來。
於是牠便下定決心,
每天利用雜耍工作結束後、大家吃完飯後的休息時間,
利用雜草當遮掩,偷偷地挖掘角落的一塊泥土地,
想要挖出一條地洞,由地下逃出鐵籠外。
另一隻猴子原本也和牠一起挖,
但挖了兩天,遭逢下雨,
水合著泥巴又把原本辛苦挖出的地洞塞了起來。
牠覺得每天利用休息時間挖地洞實在太辛苦了。
決定放棄,回到牠原本的方法:
每天觀察、等待鐵柱被鏽蝕掉,
而持續挖洞的猴子並沒有放棄。
牠曉得雖然每天過的很辛苦,
但牠選擇的方法是可以累積的,
牠付出的努力正一點一滴在成長。
牠曾經估計過土地的厚度與每天進度,
不用太久一定可以挖出洞來,
三個月後,牠終於挖通了地洞,
夜裡帶領大家逃了出來。
殺死壞商人,重回了森林的懷抱。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三個啟示:
1. 不屈就現實,才會成功
成功的人必定不向現實低頭,真正有決心追求目標的人,
必定會積極尋找方法,達成自己目標。
一般人喜歡追求安逸、得過且過、且對自己沒有信心,
認為即使努力也不會有太大成果。
根據研究:大多數人只要不是唾手可得的事物,
常常連尋找方法都沒有嘗試就放棄。
而成功的人天生就不願意向不公平與不滿意的境況屈服。
他們有自己的想法與信念,
不輕易受外在環境的影響;
他們會捨棄安逸舒適的生活,
不斷努力朝目標邁進,
堅持到最後一刻,直到達成目標。
2. 「選擇」與「評估」,勝過盲目努力
故事中的第一隻猴子,選擇被動地等待環境變化,
期許有一天雨水能讓鐵柱完全鏽蝕掉而逃出鐵籠。
就像有些人聲稱追求財務自由,
卻使用定存、儲蓄保單等方式當作投資理財的方法。
是不可能達成目標的,就如同猴子待鏽、癡人說夢一樣
選擇一個方法努力邁向財務自由時,
務必先評估過優缺點以及達到目標的可能性。
像是倚賴儲蓄、追求高薪,
都不是一個切合實際的方法。
3. 尋找「增值累積」的方法
筆者過去曾參加過一個「現金流」財商教學活動。
內容模擬真實人生、扮演小資族,
學習如何透過選擇正確方法、一步一步累積,達成財務自由。
從活動中發現,能被選擇來達成財務自由的方法,都有一個特點
就是能讓實行者的努力成果累積,並慢慢成長發酵
不論是創業 (注意是創立公司、企業等,不是擺攤、
賣雞排等自由業者類型)、投資、專利、行銷等
特色都是能將努力付出的價值慢慢增值
進而達成財務自由的目的。
沒有捷徑,只有一步一腳印。
只有倔強,才能給自己一個走下去的理由。
永遠別放棄吧!
本文由 痞客邦 PIXNET 授權轉載,原文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