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買股票要獲利要"低買→高賣"
融券放空只是把順序變成"高賣→低買"
看完下面這個故事就能懂了
假設這檔股票(4444)現在股價100元,我先跟券商"借股票"
我拿著這張股票到股市中去賣,能夠賣到100元,於是拿回了一百元現金
所以我現在的狀況是:「有100元現金,但欠券商一張(4444)的股票」
一個月過後,如果(4444)的股價跌到50元,
我就可以去股市中只花50元就買到一張(4444)的股票
所以我現在的狀態是:「有50元現金,擁有一張(4444)的股票,但也欠券商一張(4444)的股票」
我現在把股票還給券商後,身上就多了50元現金!!,以我投入的100元風險來算獲利+50%
股價漲了反而會賠錢
但如果一個月後(4444)的的價漲到150元,
我去股市中買股票就得花150元才買的到(4444)這檔股票,等於是還要多掏50元出來
所以我現在的狀態是:「財產少了50元,擁有一張(4444)的股票,也欠券商一張(4444)的股票」
還給券商股票後,財產少了50元,以我投入的100元風險來算獲利-50%
股價 | 股票 | 融資 | 融券 |
股價上漲50% | +50% | +125% | -50% |
股價下跌50% | -50% | -125% | +50% |
除權息和股東會前 需回補融券
這點就是融券比較不方便的地方了,因為你那張股票是借來的,不是賣給你的
在這兩個時間點上需要用到股票,所以你必須在時間到之前買到股票,
還給借你股票的券商,如果時間到了還不還,券商就會強制幫你買回股票
也就是所謂的融資強制回補,如果回補時間前融券太多的話,
大家搶著買股票來還,這樣的情況下多半會推升股價。
融券會有被軋空的風險
當一檔股票融券的比例過高,大戶覺得有利可圖時
就可以靠著拉抬股價,把股價拉到漲停,讓融券的散戶虧損,
而且因為是在漲停的狀態下,股票想買都買不到,根本沒辦法回補停損
有時主力甚至會天天拉到漲停,把融券放空的股民軋上天。
這種現象最容易出現在股東會或是除權息前,因為有規定強制回補。
融券能讓投資變得更靈活
早期的投資都只能一味的做多,常常讓股票瘋狂地暴漲,然後接著就是瘋狂地暴跌
有了做空操作的融券能讓股價較穩定維持在合理的價格,
另外,從1998年金融風暴後就全面禁止平盤下放空(怕越跌越兇),
到了2005年開放了台灣50成分股可以平盤下放空(因為夠穩),
到了2013年10/15就全部都開放了。
可以透過觀察融券的比例來做買股的參考:權證小哥-融券回補力道監控表
另外提供一個軟體給大家看券資比排名:個股券資比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