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有一位同學,在南部開飲料店
他剛來我們班上的時候,態度十分客氣
也參與了許多課程
後來過了幾年,他突然來了一封信
信上說:
「不要再寄這種變來變去但是賺不到錢的東西來了!」
我看了以後,當然感到難過。
(這位同學指的是我們電子報上面的操作)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公元兩千年我們電子報開辦的時候
那時候已經過了一萬點
差不多從三月中旬之後
我就是看空的,現在回顧
我當時的預測真是神準啊!
因為我是預測跌到五千點以下
但是,從2000 年的四月到六月
這當中有太多的中級反彈
即使在六月初跌段的時候
也有許多反彈干擾著我們
我記得那時候喊單喊得很累
因為空單一下去,很可能就碰到反彈
三天中總是有兩天在忍受著被短軋的滋味
我想,很多人就跟賣飲料的那位同學一樣
都期待著操作者只要給出一個漲跌方向
然後跟隨著就朝著這個方向去累積部位,這樣就對了
只要方向不隨便更改
於是跟隨著就有充分的時間去建立自己的部位
而只要方向不隨意更改
跟隨著的意志就會在此方向不做變更的指揮大旗之下
發揮凝聚的團結效應,戰勝所有的心魔
這就是當年市場上很多人想的理想操作模式
簡而言之,這就是一種預測法
但不是短期預測,而是中長期的預測
其實,這種方法,這種預測法
講穿了就是「摸頭猜底」
幾乎所有的贏家操盤手都警告投資人
千萬不要輕易地去摸頭猜底!
因為就長期而言,沒有一個人,真正一個人都沒有
可以做到每次摸頭猜底都成功
就我個人的操作經驗,我最早開始進入股市的時候
幾乎每次的摸頭猜底都有問題;後來過了兩、三年
我突然連續做成功三個連續波段的摸頭猜底
賺到了一筆相當可觀的利潤,然後我就開始自大起來
接下來的幾筆交易
我的「神度」立刻往下掉,我就知道不對勁了
在這裡,我把我珍貴的心得跟大家報告一下:
一、就我個人的程度而言
摸頭猜底的預測法
我大概只能做到50%的靈驗度
例如:2008年我看空、2013年看多、2014年看大多
就這幾個年代我預測的令我自己很滿意
但是跟隨者未必!尤其是在2014年
當我全力喊多的時候,跟隨我的人卻是非常稀少
原因在下一點會說明
二、跟隨者會依照自己設定的
完美模式去美化所有的變數
例如:他先美化操作者給出的那個漲跌方向去對的
接著,他再美化自己的服從態度
把自己幻想成忠實的追隨者,絕對不會動搖意志
絕對會跟著操作者指的那個方向走去
心裡絕對沒有懷疑、沒有猶豫,只有滿滿的快樂
容我說一句:我認為這一切都是他自己的幻想
通常,操作者給的方向愈正確,追隨者就愈不會接受!!!
因為,如果方向是正確的
此方向勢必會跟絕大多數的投資人
心裡所期待的那個方向是相反的!
三、因為沒有人可以把預測法的成功機率
練到讓自己滿意的程度,所以只好退一步
有的人是看得懂就做,看不懂就不做
這裡所謂的看懂看不懂
就是指「自己能不能夠預測」而言
另一種方法就是我採用的方式
如果我能預測就預測,如果我不能預測
那我就用機械法,邊看邊走、邊做邊校正方向
可惜的是:如果我們的預測法在某個年代表現成功
觀眾就會期待我們明年繼續使用這樣神準的預測法
結果我們第二年使用的卻是機械法
為什麼呢?因為豐年之後必有荒年……
這樣簡單的道理,其實一般散戶是很難懂的
所以,如果大家看到我們的操作是「忽多忽空」的
請千萬別驚訝
因為操作中有一種叫做「短線交易」
短線操作本來就是忽多忽空
重點不是忽多忽空
忽多忽空只是一種現象
重點是在忽多忽空中我們的績效表現如何
如果你覺得這個忽多忽空很詭異、很難做
而我們在這一段詭異的過程中都沒有出手
那就是我們贏了
有的短線交易者在忽多忽空中交易頻繁
此時你應該注意他的部位大小
通常在短線交易中
部位本來就不能放得太大
但是幾乎九成以上的短線交易者
都會在某個關鍵點突然瘋病發作
突破了他自己原先遵守的規格
粉碎了他自己制定的交易原則
把部位加得很大很大,試圖在中線也賺一票!
結果往往是事與願違
本班所強調的重點是
不論你怎麼樣操作
長、中、短線一定要分清楚
在路線的規劃領導之下
操作才有秩序可言
否則一定會在一團混亂中迷失方向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