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 22K 存十年連房都買不起,他卻 30 歲就有了一桶金,原然是「這樣」存錢的...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 2016-08-11 16:51
  • 更新:2018-07-25 00:21

別人 22K 存十年連房都買不起,他卻 30 歲就有了一桶金,原然是「這樣」存錢的...

(圖/shutterstock)

}

 

 

文/羅友三 會計師

 

大學剛畢業..

「呆薪族」綑綁了你的生活嗎 ?

台灣就業環境對年輕人很不友善...

每月 22K 薪水,

租房子、伙食費

在台北生活根本存不到錢...

更別說想要在 30 歲之前存到 100 萬了

簡直是難上加難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正確的規劃方式是架構 60 分

人性需求才能達到滿分

去年認識了一位客戶,

第一次談話的場景

至今仍讓我印象深刻。

初次見面的那一天,

甲先生拄著柺杖,

在家人的攙扶下,

慢慢走進我們公司會議室。

甲先生每年賺錢都要繳納上百萬的所得稅,

但是身體現在罹患癌症治療中。

他告訴我,想知道現在的他還能夠

為太太及小孩做些其他什麼規劃...

 

安全、穩定、快樂的過日子。

整體規劃當然對於筆者不是難題,

他只想到作一些節稅規劃

把省下的所得稅將來多留一些錢給家人,

但難題在於案主的時間太短,

規劃效益畢竟有限!

 

 

生命是最無法掌控的因素

別讓資產規劃在你的心中躊躇不決

如同我們一般人生病,

平時健康不注重保養,

等到病痛發生才做診斷,

被治癒的機會不是沒有,

但後遺症往往都很多!

因此不管是經手個案的客戶

或是平日講座中的聽眾,

筆者都相當建議能在健康時

及早健診、及早規劃才是;

而非等到年紀大或是

要找到完美的規劃方案才認為是可執行的,

而最完美的規劃方案往往最不符合人性。

無法作下立即執行的決定。

真正正確的規劃方式是架構 60 分,

慢慢調整規劃內容,

人性需求才能達到完美的滿分。

 

 

3 分鐘想不出來答案

想 3 年也很難有答案!

這就是財產規劃、財富管理

自民國 98 年 1 月 23 日起遺贈稅率

已從最高稅率 50% 降到單一稅率 10%,

稅賦已大幅下降的情況下,

是生前就把錢贈與給子女比較好?

還是留待死後繼承比較好?

父母親一次把 1,000 萬移轉給子女,

父母親必須開始面對一個問題,

稅根本不是重點,

重點是什麼時間點把財產移轉給子女是恰當的?

財產都移轉給子女,

自己的退休怎麼安排?

這 1,000 萬對子女來說到底是加分還是扣分?

父母親其實是很難下決定的。

 

平時就有健診習慣慢慢調整資產體質,

副作用或併發症才是最少的!

因為我們在作決定時,

已經被報章媒體或是某某理財大師、

投資大神教育得很自然-要作最好的決定!

但在筆者執業的 20 年中,

實際經手 5000 個個案,

上千個家庭以來,

反倒是越 100 分的財產規劃

越是在人性需求面上不及格,

總會在後來被分不公平、

被照顧時間長於自己所預期

或是家族紛爭等人性因素所扣分。

反倒是資產規劃 60 分,但顧慮人性,

 

而財產健診的

目的在於如何有效管理財產,

因為管理財產最大的問題不是財產本身,

而是『管理財產的智慧』,

有智慧的管理才能讓這個財產

變的很健康、很快樂,

讓自己在財產中幸福地去享受它,

且財產在自己、配偶和小孩間快樂的持有

-節錄自 原作者「幸福補給-資產規劃停看聽」一書

 

讓整個家庭都可以快樂的使用這個財富,

在安排的制度中,享受天倫之樂,

這才是真正的財富管理。

 

本文由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繼續看下去...

惡房東退散!無殼蝸牛小確幸,明年起「租屋新制」正式上路,別再傻傻吃虧啦!

房屋稅 新制大暴走,先從小市民開刀!一次搞懂「老屋加稅」,別讓荷包大失血...

手機 APP 讓你變有錢!據調查,過半台灣人「這樣」用手機...竟讓存款明顯增加!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給你最新、最實用的新知 網站:http://grinews.com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給你最新、最實用的新知 網站:http://gr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