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萊|外資券商工作經驗雜談

尼克萊|外資券商工作經驗雜談

在外資券商工作十年經驗雜感

雖然外資券商客戶性質與本土券券商有差別,但看著客戶交易活動、來來去去的一點感想。

  1. 就算是法人也是會賠錢,而且還是賠大錢。我看過很多被列為重點客戶的法人,撐不了幾年就消失了,這些多為避險基金,而真正的大贏家一直都在。
  2. 一百個贏家有一百種贏的方法,如第1點,這些長期存在的客戶每個人的策略都不同,但他們都可以存活並賺錢,去爭論誰的方法好真的一點意義都沒有。
  3. 用一、兩年的績效要去斷定誰比較優秀真的沒什麼意義,先穩定賺超過五年再說。
  4. 根據剛公布的新聞或是訊息交易其實沒什麼用,因為真正的大玩家可能早都知道了,除非是真的突發並且能持續造成影響。財報分析仍是有用且必要,但這裡指的是一般人誤以為的"驚喜"。
  5. 分析師有的時候只是消息比一般人更靈通,而不是他建的模型或是預測比較厲害。他們獲得訊息的管道跟一般人不一樣。
  6. 新聞常常是記者帶有偏見地亂寫。
  7. 可能是以前程式用多了,我對現在沒有這些輔助程式的情況下,做短線當沖是一點興趣也沒有,即便我在券商作交易員時的主要工作內容是幫客人拿到短線好的執行價,而且我認為我多數情況下做的都不錯,但我不認為一般人可以靠這個輕鬆得到合理的報酬。我相信當沖是可以賺錢的,但長期贏家需要付出大量努力,講這些是讓一般民眾知道自己處於什麼環境,自己去評估,爬高山沒帶防寒裝備,會死人的。
  8. 一般人去券商開戶,通常是手續費五、六折起跳,量大一點的談個三折,部分可以到兩折半、兩折,但就算是到兩折還是遠高於外資大戶,意思就是如果要做短線,這些主要佔據市場的大戶,一開始成本就比你低,需要獲利的最小門檻也比你低,加上有比你更好、更快的程式,你在意手速快不快,他們計較的是券商伺服器離交易所有多近。
  9. 五檔一點用都沒有。你在意大單499連發?我用程式切單切到你看不出來,還隨機單量。你在意內、外盤掛很多?我可以抽掉單子,有人掛我再跟著掛,或是設定外盤一有掛單我就吃但不掛。內盤有一筆一千張買單掛著,不想看到被大單打掉就沒事?我把一千張賣單拆成一千筆,每筆一張去打掉。太多了,外資常用執行程式多到連我也沒背完使用手冊過。
  10. 外資券商報告可以參考,也可以從裡面學到東西,但就交易上,還是重視量價比較好,大翻車的報告看太多了,跟著做錯一次,可能洞要補很久。
  11. 一般人都在誤解外資,很多數據都不是你想的那樣,以前寫過很多文章,舉例來說,你看到的當日當沖比例很有可能是錯的(尤其是外資會交易的中大型股)、外資分點買賣無法計算、外資券商是券商不是真實買賣客戶…….,然後很神奇地是很多人寧願繼續相信自己的幻想,繼續自圓其說,繼續浪費時間,但不願意理解這些都是在腦補。
  12. 這個世界太多狗屁的事,如果你知道別人要大額買進賣出,你會怎麼做?搶先跑在他前面阿,人家要買一萬張拉上去那我就先買先卡位,等他拉爽爽。你看盤後資料猜分點猜會不會繼續買?那些都是次要的,以前在券商工作也是幾乎每天都有人在問單子flow,我個人是對這種做法不太喜歡,以最高標準來看是不太好的事,但券商為了賺錢,他們看事情的角度跟交易者的角度是不一樣的,他們拿到一個大單,就希望靠這個大單的資訊得到更多單子,哪怕只是給客戶資訊維持關係,再說如果大客人問相關資訊不多少講一點恐怕馬上就是損失。如果我的營業員會把我的資訊洩漏給外面的人,尤其是我的單子多大、限價設在哪裡、打算怎麼做告訴別人,我會直接換券商。
  13. 跟12點一樣,這是情報戰,就是有人靠知道大戶方向,偷跑維生,大戶也會盡可能保護自己資訊。我曾經面試過一家避險基金,老闆問過我一個問題,你覺得怎樣才是一個好的避險基金交易員?我講了一堆毛,最後老闆說,都不是,是閉緊你的嘴巴。

尼克萊|外資券商工作經驗雜談

🥇 尼克萊【RS強勢股】APP

上市櫃「最強飆股」排行榜

瞭解詳情:https://cmy.tw/00Abiz

尼克萊|外資券商工作經驗雜談

交易人尼克萊

交易人尼克萊

★ 瑞銀證券交易員 8 年+ ★ 瑞信證券交易員 1 年+ ★ 政治大學財管系畢業 ★ CMT 市場技術分析師執照(三關考試+工作經驗+兩位分析師推薦) ★ FRM 財務風險管理分析師(兩關考試+工作經驗) 2021年辭掉外資券商交易員後,2022年開始全職交易,並定期在網路上寫心得分享文。

★ 瑞銀證券交易員 8 年+ ★ 瑞信證券交易員 1 年+ ★ 政治大學財管系畢業 ★ CMT 市場技術分析師執照(三關考試+工作經驗+兩位分析師推薦) ★ FRM 財務風險管理分析師(兩關考試+工作經驗) 2021年辭掉外資券商交易員後,2022年開始全職交易,並定期在網路上寫心得分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