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3 月投信一路買進
全球股市經歷 3 月的大幅動盪,
台股也難置身事外,3 、4 月經歷了從 11,000 點下殺到 8,600 點再回到萬點的雲霄飛車走勢,
外資則在這波股災中持續拋售,光是 3 月份就賣超了 3,591 億台股,
但從 3 月下旬指數出現反彈開始,外資雖然沒有買回,
指數卻一路扶搖直上,從籌碼動向來看,
本次指數反彈最大的買盤來自投信,
總計投信從 3/1 ~ 4/16 共買超 182 億元台股,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投信買賣金額兜不攏
雖然我國法規規定,投信最多只能持有 30% 的現金,
在本次股災初跌段時,就有不少基金經理人將現金比重大幅拉高,
打算等股價大幅修正時,再增持手中部位,
然而觀察大盤的投信買賣超,卻意外發現金額兜不攏,
投信從 1 月開始賣超台股 36.2 億,到了 2 月又賣超 64.6 億
但 3 月初到 4 月中卻買超 182 億,且買超完全沒有收斂的跡象,
儼然是要與買到外資認錯的氣勢,
那麼投信為何有這麼多銀彈可以買進?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投信的資金來源
投信買進股票的資金來源有兩種,
一種就是經理人操盤技巧高超,基金報酬率表現出色,
資產規模擴張,自然就有更多錢可以進行操作,
另一種則來自一般投資大眾,
投資人想投入股市,但又對自己的選股能力沒有信心,
於是選擇去投信公司申購基金,
基金公司則按基金淨資產收取經理費與保管費當作收入來源,
因此台灣的投信收入多寡的關鍵不在於績效抽成,
而是取決於基金的規模大小,
如果一檔基金的規模越來越大(不管是透過操盤變大或是申購變大),
投信公司的收入就會跟著增加。
基金分成兩種
目前投資市場分成兩大門派,
分別是主動型投資與被動型投資,
基金也被依此劃分為主動型投資基金與被動型投資基金,
主動型基金就是傳統殺進殺出作題材股的投信,
也是短、中線投資人最愛跟單的對象,
台灣績效領先大盤的主動型基金除了筆者過去提到的安聯投信,
還包括野村投信、復華投信。
被動型基金
而被動型投資基金則是自己有一套篩選規則,
基金經理人也不需要有太多的主觀看法,
只要按照比重把資金按比例分配就好,
台股最著名的被動型投資基金就是
元大台灣卓越 50 基金(0050),
這些規模高達數百億的 ETF 基金,
他們在市場上的進出也是被歸類在第二大法人投信之下,
除了經常將投信買賣超作為進出指標之一的主動型投資人,
要分清楚這兩者的差別之外,
被動型基金也與本波投信瘋買有很大的關係。
過去 2 個月基金規模
由於投信 1、2 月的賣超金額與 3、4 月的買超金額兜不攏,
那最有可能的資金來源就是投資人的申購,
攤開 2019 年 11 月到 2020 年 3 月的基金規模及申購金額資料,
立刻發現 3 月份不論是主動型基金或被動型基金都出現大額申購的現象,
由主動型基金組成的國內投資 - 股票型類別,
3 月份申購總金額高達 572 億,贖回金額僅有 100 億,
淨申購金額高達 471 億,
而以被動型基金組成的指數股票型–國內投資(股票型)類別,
3 月份申購總金額為 522 億,贖回金額也只有 19.5 億,
淨申購金額多達 502 億,單單是這兩個類別,
申購金額就高達近千億,
因此基金規模雖然因為股價大幅下跌而蒙受帳面龐大損失,
但新注入的申購資金反而讓兩種類型的基金規模都創下近半年新高。
下圖:國內投資 - 股票型 3月申購金額高達 572 億。
(資料來源 : 筆者整理)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下圖:指數股票型–國內投資 3月申購金額 522 億。
(資料來源 : 筆者整理)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受益人數大增 - 大媽進場
央行在 3 月份大動作降息 1 碼,利率一舉降至1.125%,
當時市場就預期降息可能會將資金逼出定存,並轉往其他資產,
這些資產除了近期大漲的貴金屬,當然也包含了股票,
一些大媽發現定存利息下滑,去銀行解了定存,
但又對自己的選股能力沒有信心,於是把錢都拿去基金公司申購基金,
尤其是被動型基金,
於是我們看到 指數股票型–國內投資 的受益人數在過去 2 個月內爆增,
從 44 萬人上升到 66 萬人,多達 22 萬名大媽透過指數型股票基金進入到台股市場。
台灣高股息(0056) ETF
自從台積電(2330)佔 0050 的比重越來越高,
有些對此有疑慮的投資人就開始把 0050 的部位移往台灣高股息(0056),
而 0056 高股息的設計,也剛好符合這次解定存大軍的需求,
從 2019 年 11 月 ~ 2020 年 月,台灣高股息(0056)每月的申購金額都只落在 20 ~ 30 億之間,
結果 3 月份短短一個月,申購金額就飆到 243 億,
總受益人數也從 20 萬人上升到 30 萬人。
(資料來源 : 筆者整理)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高股息成分股出現土洋對作
投資人申購指數股票型基金後,基金就要按照 ETF 的分配比率買進股票,
消費性電子零組件大廠群光(2385)是 0056 的熟面孔,
連續多年配息 4 元左右,幾乎是 0056 的必備持股,
今年更是加大配息力道,變成配息 5.9 元現金股利,
股災期間群光(2385)一度從 80 元下殺到 67.8 元,
殖利率飆高至 8.7%,賣壓主要來自外資,
但代表本土法人的投信卻是一路買超,
持股張數從年初的 4 千張增加到近 7 千張,
事實上就是投信拿著大媽申購的資金在買進,
到了 4 月投信大獲全勝,逼的外資開始回補股票。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元大台灣卓越 50(0050) ETF
台股另一個指標性 ETF 是元大台灣卓越 50(0050),
裡面的成分股包含台積電(2330)、聯發科(2454)、鴻海(2317)這些指標性公司,
根據 0050 申報的 3 月資料,3 月份共有 247 億的資金申購,
受益人數也從 1 月的 10 萬人大幅上升到 16 萬人,
同樣出現大媽透過 ETF 大舉進軍股市的狀況。
(資料來源 : 筆者整理)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台泥(1101)土洋對作
水泥大廠台泥(1101)同時是 0050 及 0056 的成分股,
2 月底到 3 月份全球爆發流動性風險,外資缺現金拋售的時候,
屬於權值股的台泥(1101)也遭遇到外資賣壓,
股價從 43 元暴跌到 33.35 元,
但外資拋售期間,投信卻一路買進,
總計 3 月份到 4 月中,投信共買超 1.87 萬張台泥(1101),
這其中有不少都是 ETF 拿到大媽銀彈後進場承接外資的股票,
與群光(2385)一樣,近幾日已買到外資開始回補。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 快速結論
最後整理出本文重點如下:
1. 投信過去 1 個半月逆勢加碼,不斷買超台股,買超金額遠大於之前賣超的
2. 基金很大一部分的資金來源不是操盤獲利,而是投資人申購的資金
3. 基金分成主動型基金與被動型基金,過去 1 個月兩種基金的申購金額都爆增
4. 基金規模暴增與央行降息有很大的關係,從受益人數來看,台灣大媽 3 月瘋買基金
5. 無論是 0056 或 0050,3 月份申購金額都高達 240 億元,這些資金通通被投入股市購買 ETF 成分股
6. 台股 3 月底到 4 月中反彈行情強勢,投信有如撿到槍一般,用大媽給的銀彈,把外資軋到認錯回補
📣歡迎加入【股市小P】粉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