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隨著國人飲食逐漸西化,
麵包與糕點逐漸成為民生必需品。
台灣烘焙業產值每年 600 億
以食品業來說
由於原料每天都需要供應,
具有重複消費的特性,
挑選這類具有護城河的民生必需品公司,
也較不容易受到景氣影響。
因此本篇文章要介紹的是,
全台烘焙原料進口龍頭-德麥(1264)
累積 30 年的發展,
一步步成為台灣最大烘焙原料供應商
主要業務為烘焙業原物料及各式包裝材料的銷售商。
本篇文章將分成三個面向,帶您了解…
經營概況:營收結構、獲利能力、成長性
安全性分析:現金流、折舊負擔、持有價值
未來風險探討:競爭狀況、原物料價格、食安問題
【CMoney 產業研究中心】新開張
若你不想錯過產業深度好文,請 點我 加入社團!
以下正文繼續…
經營概況
公司介紹-整合銷售鍊降低中間成本
德麥位處於產業上游,
德麥與一般進口商不同的是,
省去中間經銷商,
直接接觸麵包店、烘焙坊等店家。
採商品帶動原物料銷售的模式
提供客戶烘焙技術、產品開發等服務,
並銷售烘焙原料給客戶。
德麥的競爭利基在於提供烘焙種類數量多,
由於烘焙坊的備料複雜,
除了製作各式麵包、中西式點心等所需之原物料。
還有烘焙食品器具及各式包材,
品項超過三千項!
能夠滿足烘焙坊業者一次購足的需求。
營收結構-以原物料販售為主
台灣整體烘焙業產值約為 600 億新台幣,
其中原物料佔三成,
2018 年德麥個體財報營收 24 億推算,
市佔率約為 13.33 %。
其銷售產品結構主要分三大類,
原料、乳品與包材器具。
只要是烘焙需要的原料,
都屬於德麥的營收範圍。
獲利能力-獲利穩定,成長來自中國轉投資
台灣屬於成熟市場
且德麥在台滲透率已達 9 成,
因此未來的成長將以中國市場為主。
隨著德麥於中國市場逐漸站穩腳跟,
中國子公司無錫芝蘭雅於 2017 年開始獲利進帳,
逐漸拉高營業利益率。
至於這間子公司的來歷為何呢?
中國烘焙市場達 2110 億人民幣
中國烘焙市場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
隨著內需市場與年輕世代收入的成長,
帶動飲食習慣走向西化,
麵包、西點等烘焙食品逐漸成為居民的主食趨勢下,
德麥於 2014 年與全球第三大烘焙原料供應商芝蘭雅合作,
取得於中國的無錫芝蘭雅 50% 股權。
隨著中國大陸調整期告一段落,
品牌行銷與展店支出下滑。
於 2017 年起營運步入成長期,
開始帶動利潤增長。
今年芝蘭雅跟吐司專賣店「爸爸糖手工吐司」合作
並與「日本製粉株式會社」,
三方簽訂戰略合作協定,
進一步擴大烘焙市場,
預期在經濟發展下,
中國對於烘焙食品的需求將不斷提高。
安全性分析
現金流-本業獲利穩定,現金流良好
位處上游供應商的德麥本身不需過多
德麥之自由現金流長期處於正數,
主要是因食品業本身並非是非常燒錢的產業,
並且德麥之國內領導者地位,
讓德麥能夠穩中求勝,
持續創造穩定之自由現金流。
折舊負擔-無過度擴張情形
德麥偏向於上游原物料供應商,
不需過多資本支出,
隨著中國市場獲利流入,
有效拉升獲利能力的情況下,
判定德麥無過度擴張之風險。
持有價值-高檔殖利率提供下檔支撐
烘焙業本身是較為平穩的民生消費產業,
以存股標的要有兼具定存與成長概念來說,
主要投資亮點有三:
- 在台市場已成為龍頭,
- 穩定高配息政策
- 產品具有重複消費特性
德麥能夠處在穩中求勝的地位,
唯股價目前偏高,
若能等到股價回檔時進場,
是存股族的理想標的。
未來風險分析
競爭狀況-專注提升品牌價值
傳統供應商以經營經銷商為主,
德麥則是直接服務終端客戶,
省去中間成本。
以提升品牌附加價值為主
透過自家銷售與研發團隊開拓市場,
整合銷售價值鏈,
專注於建立品牌,
在商品同質化過高的產業中,
能夠讓德麥減少受到同業競價策略的影響。
原物料供應-價格波動劇烈
全球原物料市場近年價格波動劇烈
德麥專營歐美、日本紐西蘭等先進國家的烘焙原料,
導致供應價格易受制國際的行情、產量,
進口商的議價能力較弱,
德麥本身掌握穩定貨源,且其產品結構較為分散,
為避免供貨不足,
目前德麥之供應商累計已達70家
德麥的銷售管道與供應鏈充足,
使其能夠專注於原物料品質,
避開上游供應鏈的價格競爭。
食品安全問題
近年來健康議題逐漸受到重視,
已開發國家會從以吃飽為目的的生存型消費,
轉而到吃的安全與健康的享受型消費。
整體來說,
食安問題對德麥反而可能成為助力,
有助於消費者轉而以產品品質為主要考量,
且終端業者出現食安問題便可能翻不了身。
使得價格不會是主要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