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傳動元件下游的重要應用:工業機器人
在前一篇文章
我們提到了自動化趨勢中的重要應用
包括工業機器人、工業電腦、工具機
從此我們延伸出了對傳動元件產業的介紹
點出了其是諸多自動化設備中的關鍵零組件
同時也提供了幾家傳動元件廠商的資訊
讓讀者們對台灣的重要傳動元件廠
有了基本的認識
最後則是歸納了該產業未來技術的發展趨勢
如果想要再讀一次該文
溫故而知新
還請點這裡:自動化趨勢下台灣「這個產業」擠身世界前三大出口國,且「連續 8 季增長超過 20%」
而在本篇文章中
再認識了傳動元件產業的前景後
或許大家會好奇為何傳動元件的下游能發展的如此蓬勃
因此就讓我接著往傳動元件產業的下游應用來探索
把目光鎖定在工業機器人領域
試著了解工業機器人是什麼
為何在未來幾年裡工業機器人市場能以驚人的速度成長!
本文將分成幾個重點來呈現:
【工業機器人的定義及主要會使用它的產業】
【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概況】
【人口紅利逐漸消散,使得勞動人力越來越難尋】
【中國基本工資上升,使得工業機器人的投資回收期縮短】
【中國製造業每萬人擁有的工業機器人數量少於其他製造大國】
【讓你帶走的結論】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CMoney 產業研究中心】新開張
若你不想錯過產業深度好文,請 點我 加入社團!
以下正文繼續…
工業機器人的定義及主要會使用它的產業
工業機器人的定義十分明確
根據國際標準化組織(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 ISO )
ISO 8373:2012 所述的:
「為一種應用在工業自動化的固定或可移動裝置,
同時符合以下四大特性:
可自動控制、可重新編程、多重功用、
可依照操作者的指令在三軸以上的空間中運動」
以工業機器人的運作方式來理解定義中的四大特性
簡單地說,
一般我們看到的機械手臂就是工業機器人的一種類型
當這些機械手臂經過操作人員設定好後
(即可依照操作者的指令在三軸以上的空間中運動)
就可以依據設定來自行執行動作
(即自動控制)
而如果操作人員重新改寫機械手臂的程式碼
(即可重新編程)
使其移動軌跡、處理的任務改變
則機械手臂便可以適用在不同的生產過程中
(即多重功用)
工業機器人的應用濫觴於汽車工業
目前汽車工業仍是最大買主,買走了 33% 的工業機器人
最早的工業機器人誕生在 1961 年
是一家美國公司 Unimation 所發明的
由通用汽車公司( General Motors )率先採用在生產線上
從此揭開了工業機器人時代的序幕
直到今天
汽車工業仍然是採用最多工業機器人的產業
而 Unimation 則是併入了瑞士的工業機器人製造商 Staubli
根據國際機器人聯盟(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 IFR )的資料
2017 年汽車工業買走了全球 33% 以上的工業機器人
汽車工業因為兩個原因而開始採用工業機器人
第一:汽車產業孕育了一條龍的生產模式觀念,讓工業機器人得以融入
一條龍的生產模式觀念
也就是福特生產方式
強調製造環節的相互連結
追求規模經濟與大量製造
同時將每個工人的任務給專門化
讓員工們只須待在產線的特定位置上
負責處理隨產線傳送到眼前的生產任務即可
而最重要的
同時引入專門的機台來協助員工更有效率地完成生產
這一點在 60 年代即意味著在產線上裝設工業機器人
由工業機器人代勞生產中較粗重、重覆度極高的生產環節
將人力重新分配到工業機器人無法取代的工序上
第二:成本壓力促使汽車製造商設法壓低成本、提升生產效率
60 年代以後
美國汽車業逐漸面臨日本汽車工業的崛起
因此如何讓生產流程更有效率成了主要問題
同時美國汽車工人工會的加薪、福利主張
也給汽車公司帶來一定程度的成本壓力
更加使這些公司有動機採用工業機器人
如今工業機器人會有爆炸性的成長
也部分得利於過去促使它誕生的這些因素上
這一點我們將在後面鋪陳
電子製造業將成為未來引領工業機器人產量的火車頭
這個圓餅圖還有另一個值得注意的資訊
那就是電子製造業的佔比 31.7%
為買入工業機器人第二大產業
值得注意的是
電子製造業在 2015 年時僅買走了 25.6% 的工業機器人
而汽車工業在 2015 年時佔比約 38.6%
因此按照目前的趨勢
在未來幾年內
預計電子製造業將成為工業機器人產業的最大客戶
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概況
2019 - 2021 年市場需求超過 130 萬台
上圖展示了目前及未來的全球工業機器人的數量、年增率
雖然 2018 年已經過完
但 IFR 是在去年 12 月發布該統計資料
所以圖中 2018 的資料仍是打上*
表示是預估值
而後面的增長率亦用虛線表示
代表這邊的增長率是基於預估值的推斷
從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到
目前存在於全球的工業機器人數量已經突破兩百萬台
而在 2019 – 2021 的這三年
預計全球各產業會再買入超過一百三十萬台
2021 年增率逼近 18%
由於工業機器人價格不一
從幾十萬台幣
到百萬台幣都有
因此比較難斷定一百萬台代表的產值
但這裡提供兩個相關的產能數據做參照
第一組數據:台灣工業機器人年產能約 11,000 台
目前台灣一年可生產的工業機器人數量僅約 11,000 台
換句話說
作為世界第六大工業機器人生產國的台灣
目前的產能連未來三年需求的 1% 都不到
第二組數據:前十大工業機器人生產國產能約 31 萬台
世界前十大工業機器人生產國 2017年的產量約 31 萬台
該產能也只是未來三年需求的 23% 而已
所以從產能上來觀察
我們發現到工業機器人至少在未來三年
每年產能需成長 30% 以上
才可以符合 IFR 對未來工業機器人數量的預測
而在未來工業機器人需求的提升中
有一個市場扮演了主要的拉抬力量
那就是下一段開始要介紹的中國
三大原因讓中國產業很需要工業機器人:
人口紅利消散、基本薪資上升、工業機器人密度不高
如同前面講到的
工業機器人要被廣泛採用勢必是因為社會背景出現了變化
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具備幾個推動工業機器人普及的因素:
第一:人口紅利逐漸消散,使得勞動人力越來越難尋
根據世界銀行( The World Bank )的資料
中國人口結構在 2011 年已經出現了一個拐點
一般常認為的勞動力來源
也就是 15 – 64 歲這個年齡層的人口
佔全體人口的比例開始反轉向下
而這意味著人群中合格的勞動力的比例
開始減少
工廠要獲取充足的勞工將會越來越困難
而另一個加劇此現象嚴重程度的趨勢是
中國總人口預計到了 2029 年後會開始減少
搭配前面的15 – 64 歲年齡層佔比下降
可推斷出能夠參與勞動的人將在 2029 年後急劇下降
第二:中國基本工資上升,使得工業機器人的投資回收期縮短
從 2015 – 2018 這三年間
中國平均的基本薪資漲幅將近 11%
便宜的勞動力已經不再是中國可以吸引人投資的特色了
同時相對的
工業機器人的價格卻因為產能擴增
所以售價逐年下降
因此對工廠主來說
採用工業機器人而非勞工
漸漸變得更加划算
這裡我們就提供一個簡單的試算
讓讀者較方便地理解工業機器人降價與工資上升的關係:
2008 年到 2016 年,工業機器人的成本回收期間縮減了 9 成
從 2008 年開始
當時中國一台工業機器人的均價大約是 35 萬人民幣左右
而製造業從業人員年薪則約為 2.4 萬人民幣
若假設一台工業機器人可以抵銷四個人的勞動
再考慮進工業機器人本身的折舊與維修費用後
我們可以算出
如果採用工業機器人
一間工廠每年可以省下 1.7 萬人民幣左右
而相較於35 萬人民幣的平均售價
需要 20 年左右才可以回本
20 年的回本時間對工廠經營者來說
還不如直接僱人來的方便
但到了2016年
由於製造業人員的均薪上升了超過一倍
而同時工業機器人價格減少了將近兩成
這樣一來一往之下
工業機器人的投資回收期間變得更短
成本回收時間甚至不到兩年
與 2008 年相比
2016 年的成本回收時間不到其十分之一
而這樣的結果就是工廠主有很高的意願購入工業機器人
以此來取代將來只會越來越稀缺的勞動人力
即便未來成本回收期間不太可能再大幅降低
但低於兩年的回本時間
已經足以讓大部分公司選擇擁抱工業機器人
第三:中國製造業每萬人擁有的工業機器人數量少於其他製造大國
中國製造業的工業機器人密度是每萬人有 97 台
這個數字高過全球平均的 85 台
但與世界上其他主要的製造業國家相比卻不高
同樣是汽車大國的日本、德國、美國
分別有 308 台、 322台、 200台
以電子代工聞名的台灣也有 197 台
以上各數值都是中國密度的一倍到兩倍以上
因此在之前提出的中國製造 2025 計劃中
便明確提到 2020年前要將此數字提升到 150台
所以未來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的最大推動力
必定是來自中國
中國持有的工業機器人數量
也將會節節攀升
以2017年為例
當時中國已經擁有了全世界 6.6% 的工業機器人
而該比例數字在過去幾年亦是呈現上升的趨勢
至此我們對整體的工業機器人產業規模有了基本的認識
也了解到了
中國將是未來幾年推動該產業持續發展的重要來源!
接著在下一篇文章裡
我們將接續介紹工業機器人的上下游產業鏈
以及主要的工業機器人產品分類
還請大家關注我們的粉絲團
不遺漏掉任何最新出爐的產業分析文
讓你帶走的結論
1.工業機器人興盛於汽車工業,電子製造業買入佔比逐年提升、成為主要需求方
2. 2019 - 2021 年,全球還需要超過 130 萬台工業機器人,其中以中國為最大宗
3. 2011 年後中國的勞動力佔總人口比例開始減少,勞動力只會越來越難取得
4. 近 3 年中國基本工資成長近 11%,工業機器人回本期間縮短至十分之一
5.中國工業機器人目的相較其他製造業大國偏低,每萬人僅有 97 台
免責聲明:
此為產業分析文,並非投資進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