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通訊 2 代標準出爐!面對:美國極快發展速度、中國主導權提升,『台灣足足落後 1 年』

5G 通訊 2 代標準出爐!面對:美國極快發展速度、中國主導權提升,『台灣足足落後 1 年』

(圖片來源:shutter stock)

 

5G 新標準出爐!

設備商、營運商全部動起來

就在 2018 年 6 月 5G 的 R15 版本新標準出爐了

為什麼說是新標準呢?就讓我們回顧到 2017 年 12月

當時,3GPP(制定標準的機構)為了加快 5G 進展速度

在正式標準出爐之前,先訂了 5G NSA(非獨立組網)

但當時 5G 並非真的 5G,只是提供特定區域的熱點而已

這次的 R15 新標準:5G SA(獨立組網),才是真的!

 

不過先別開心太早,

我們說 5G 不僅是要求高速,更是為了物聯網

但這次的新標準僅針對提高速率的標準作制定而已

還有大量連接裝置、低延遲標準尚需等到 2019 年 12 月的 R16 版本

在全部標準都完成後,還要經過 ITU(國際電信聯盟) 的核准才算完成

目前業界普遍預計,2020 年才會有完整的 5G 出現!

 

但也別太氣餒,畢竟 R15 版本已經是一部分的 5G 了!

晶片商、設備商、電信營運商都能依據這項標準開始研發、製造、測試

而如果還沒看過上篇:「5G 產業大解密!」可以先點此

 

今天這篇文章,就將依依帶你瞭解目前 5G 進展狀況

接下來,就讓我們依序介紹:

✎5G 通信專利權:中國在 5G 時代崛起,取得更多話語權

✎各國 5G 發展近況:中國設備強、美國速度快、台灣落後 1 年多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5G 通信專利權:

中國在 5G 時代崛起,取得更多話語權

3GPP 是制定 5G 標準的主要機構,由約 550 個企業會員所組成的

之所以會稱為 3GPP,為什麼不是 5GPP?

主要就是在 3G 時代成立的組織,一直沿用至今

 

重要的是,在 3GPP 的話語權取決於企業歷史對組織的貢獻度

晶片廠高通(Qualcomm);通訊設備商愛立信(Ericsson)、諾基亞(Nokia)

都是當時話語權較大者,但 5G 時代卻有了變數

 

華為在 5G 標準取得的專利數達 28.9%,為世界之冠

第二、三名分別為愛立信 22.13%、三星 20.26%

5G 通訊 2 代標準出爐!面對:美國極快發展速度、中國主導權提升,『台灣足足落後 1 年』

雖然我們看到中國強勢崛起,但事情並不這麼簡單

很多通信專利技術從 2G、3G、4G 都是一直相容沿用的

因此在過去通訊時代,那些大廠取得的專利權限至今都還有效

讓我們直接列出 2G-4G 標準必要專利技術的擁有者

(標準必要專利技術:要達到通訊標準必要採用的技術)

 

5G 通訊 2 代標準出爐!面對:美國極快發展速度、中國主導權提升,『台灣足足落後 1 年』

我們看到高通為過去通訊時代的霸主,擁有專利數 17.97%

華為反而還僅排第五名,只擁有 7.27%

5G 對華為來說,可說是一個大跳躍!

而且華為此次還主導了 5G 控制信道的編碼標準

控制信道負責傳輸指令以及同步數據參數

 

為什麼通信專利權這麼重要呢?

因為只要廠商每賣一台手機,需要用到通訊技術

就必須付專利授權金給這些專利廠商

我們直接來看目前有公布 5G 專利授權金的廠商

5G 通訊 2 代標準出爐!面對:美國極快發展速度、中國主導權提升,『台灣足足落後 1 年』

高通公告收取手機銷售價的 2.275%-3.25%

而愛立信固定 3.48 美元、諾基亞設定 2.5-5 美元之間

華為則目前還尚未公告

 

雖然看似能有非常可觀的額外利潤可以獲取

但實際上並不全是如此

實務上,除了純花錢購買方式,也有專利交叉許可模式

意味著雙方互相開放等價值的專利技術,實現共享

當然,小企業還是只能乖乖花大錢購買專利許可了

 

看完 5G 專利技術戰後,

讓我們看看目前 5G 的發展近況到哪了呢?

 

✎各國 5G 發展近況:

中國設備強、美國速度快、台灣落後 1 年多

上這篇文章中,我們提及了「頻段」的重要性

在無線通訊產業,有頻譜許可證才能有生意做

 

而各國頻段的掌握者都是由政府來控制

在 5G 要起飛的時代,越早將頻段劃分給電信商越好

因為在頻段確定前,廠商需要針對不同頻段進行測試

勢必大大增加營運商的投入成本,因此目前各國積極進行分配中

今天我們以發展進度較快的 3 個國家及台灣做舉例

分別是:中國、美國、南韓、台灣

 

中國:頻段採取分配方式,而非競標

5G 是中國政府大力扶持發展的重要產業技術

因此,與絕大多數國家最大的不同就在於

中國頻段是採取分配方式而非拍賣競標

如此一來,將能大大降低營運商的投入成本

也能維持國內廠商發展的均衡

避免被資本大的廠商獨佔全部,失去市場競爭機制

 

而除了能夠減少競標頻段的費用之外

在 5G 許可證發放的 3 年內,更免收無線通訊的占用費

以中國這樣特有的補助方式,對於廠商發展 5G 來說

絕對較其他國家的電信商來的更有優勢

 

我們以中國 3 大電信商來看,目前初步規劃為

中國電信:獲得 3.5 GHz 的頻段中 100MHz 頻寬

中國聯通:獲得 3.5 GHz 的頻段中 100MHz 頻寬

中國移動:獲得 2.6 GHz 的頻段中 100MHz 頻寬

 

其中,中國移動是中國最大規模的電信商

對於它獲取 2.6 GHz 頻段來說,簡直是如虎添翼

因為中國移動本來就在  2.6 GHz 頻段擁有大量的基地台設備

針對 5G 時代,只要將設備升級,再加入一些 5G 專有技術

就可以大幅提高基地台的覆蓋能力,擁有極快速部署設備的優勢

不過,目前中國還沒有正式官方公布頻段的劃分

 

而先前提到的華為(設備商、晶片商)也擁有其獨特優勢

以 2017 年全球基地台天線的市佔率來說

華為擁有 30.5% 市場份額,高居全球之冠

更早在 2018 年 MWC(世界行動通訊大會)上,就推出 5G 晶片

明顯的看出華為在 5G 設備、晶片的實力是遙遙領先的

再加上,擁有的 5G 專利技術,各國要發展 5G 都不免要與它合作

5G 通訊 2 代標準出爐!面對:美國極快發展速度、中國主導權提升,『台灣足足落後 1 年』

但由於過去的一些行為,導致華為在 5G 發展受到一些國際的雜音

2016 年,華為曾被發現在手機中出現傳輸美國用戶位置訊息的後門程式

2018 年,也被爆出在伺服器內加裝間諜晶片竊取蘋果、亞馬遜的服務

對於這樣種種的事件

美國簽署了「國防授權法案」,禁止進口中國部分組件及服務

澳洲也同步聲明拒絕使用中國的網路設備

 

美國:2017 年 5G 頻段競標高達 200 億美元

雖然美國在頻段劃分比中國還要快許多

2017 年就拍賣了 0.6 GHz 頻段,但金額卻是高達 200 億美元

另外,也確定於 2018 年 11 月執行 28GHz 的頻段

 

不過也因為先前提到,美國政府禁止廠商進口中國設備

在一定程度下,造成市場競爭出現問題,供給不平衡

導致在今年 T-mobile 與諾基亞簽訂了 35 億美元的設備合約

我們可以看到光是要達到 5G 基礎要素,美國電信商就花了大筆錢

 

不過,目前美國打的算盤就是以發展速度取得優勢

在 2018 年 10月,美國的威訊無線(Verizon)

就搶先推出 5G 商用服務 「Verizon 5G Home」

目前僅在 4 個城市做試營運

不過其價格相當昂貴,原 Verizon 客戶需月付 50 美元

非原客戶更高達 70 美元,但無需簽訂年約綁定

 

不過「Verizon 5G Home」並不是真的 5G

充其量來說僅是家用網路,並不能達到真正 5G 的物聯網應用

更直白說,就是提供更快速的家中 Wi-Fi 網路連線

聲稱速度可達 300Mbps-1Gbps,是 4G 8.6Mbps 的 35-116 倍速

如果是下載高清電影,幾秒鐘之內就能完成

 

在晶片商高通的部分,也比中國的發展更早

2016 年就發表全球首款 5G 晶片,不過當時 5G 還未有統一標準

後續,還將依照統一標準的頒布,進行適度的調整

 

我們看到美國在電信商、晶片商的發展都是世界最快

但不能忽視的是,中國廠商的話語權逐漸提升的事實

在未來,過去的標準必要專利技術逐漸到期後,才是 5G 戰的開始

 

南韓:2018 年 12 月開始佈建 5G 網路

而南韓則選在 2018 年 6 月進行首波 5G 頻段拍賣

以三大電信商來看,

SK Telecom:獲得 3.5GHz 頻段的 100 MHz 頻寬

KT:獲得 3.5GHz 頻段的 100 MHz 頻寬

LG U+:獲得 3.5GHz 頻段的 80 MHz 頻寬

另外,在 28GHz 頻段,各家均分 800MHz 頻寬,標價是 32.5 億美元

 

而南韓政府也非常積極,宣布在 2018 年 12 月

業者就可以針對競標到的頻段開始佈建 5G 網路

 

台灣:2019 年底才要拍賣 3.5GHz 頻段

那我們將鏡頭從國際轉向台灣的發展近況來看

在 5G 進程上,整整落後 1 年多 (有點難過,筆者很期待的說)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預計在 2019 年底拍賣 3.5GHz 頻段

並且在 2020 年才要發行 5G 許可證

 

不過,其實要擔憂的是,台灣的 3 大電信商

分別是:中華電(2412)、台灣大(3045)、遠傳(4904)

在 4G 才剛在 2013 年發出後,已經投入巨大成本尚未回收

而 2019-2020 年還要再負擔 5G 支出,財務負擔相當大

 

慶幸的是,3 家廠商不畏懼財務負擔,目前也正積極發展 5G

中華電:2018 年 10月與愛立信合作,進行 3.5GHz 終端與網路的互通性測試

台灣大:2018 年底將申請 5G 試驗頻段,計畫於 1Q19 展開 5G 實驗網

遠傳:與工研院、愛立信合作,以發展「車聯網」為主軸,

加入 5G 汽車通訊技術聯盟,為台灣首家加入該聯盟的電信商

 

綜觀來看,4 大重點整理:

1.美國:5G 發展拚的是速度,及本身具有標準必要專利技術的優勢

2.中國:在通訊業取得更多話語權,以華為 5G 專利數佔極大優勢

3.南韓:三星在 5G 專利數也有 20.26%,位居第 3

4.台灣:發展進程落後 1 年多,3 大電信商正積極執行 5G 試驗程序

 

延伸閱讀:

1.「5G 產業大解密!」

2.「電信產業」499 價格戰的代價

3.「電信產業」的轉機在於這 1 點

 

如果你喜歡我的這篇文章

歡迎按讚 + 追蹤我的粉絲團

1.洞察產業趨勢

2.分享個股資訊

3.追蹤盤勢看法

⇩ ⇩ ⇩ ⇩ ⇩ ⇩ ⇩ ⇩ ⇩

 

❀ 貼心提醒投資人

此文僅是個人的產業及個股分析,並非投資建議

 

賴思達Star

賴思達Star

曾任職 CMoney 產業研究中心的產業研究寫手。 擅長於研究個股、產業基本面趨勢~ 認為持有產業趨勢向上的股票, 且是當季主流的明星產業,才是賺取財富的好方法! 此外對於一些技術分析也小有研究。 歡迎各路好手一同來討論交流~ FB 粉絲團(思達的金融筆記本):http://cmy.tw/006P8Q 1.洞察產業趨勢 2.分享個股資訊 3.追蹤盤勢看法

曾任職 CMoney 產業研究中心的產業研究寫手。 擅長於研究個股、產業基本面趨勢~ 認為持有產業趨勢向上的股票, 且是當季主流的明星產業,才是賺取財富的好方法! 此外對於一些技術分析也小有研究。 歡迎各路好手一同來討論交流~ FB 粉絲團(思達的金融筆記本):http://cmy.tw/006P8Q 1.洞察產業趨勢 2.分享個股資訊 3.追蹤盤勢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