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籌碼分析第一招,搞懂「6大指標」找出籌碼集中股
籌碼集中的股票有 易漲難跌 的特性!
易漲難跌,表示看好股票的話就容易賺錢,
想獲利,第一步就是要分析那些股票是屬於籌碼集中。
而在籌碼K線中,我們提供了6項指標來協助大家瞭解這一檔股票是否具備「籌碼集中」的特徵!
1.千張大戶持股
2.內部人持股
3.佔股本比重
4.籌碼集中(%)
5.主力買賣超
6.買賣家數差
這6個指標可分成兩部分來觀察,
前三個是「絕對指標」、後三個是「相對指標」。
「絕對指標」重要性優於「相對指標」。
如果「絕對指標」都具備籌碼集中的特徵,這檔股票就已經具備先天的優勢。
而「相對指標」則可以幫助我們趁早發現籌碼開始出現集中的趨勢!
(資料來源 籌碼K線)
指標一:千張大戶持股比率
公式:持有1000張以上股東的持股合計 / 股本(張數)
這個比率原則上是越高越好,代表籌碼越集中!
如果低於40%,則表示籌碼汰換散,不利炒作!
但如果超過80%的話,也可能帶來反效果,
因為籌碼太集中,導致市場的其他投機者不願意參與,而不容易炒出行情!
所以一般來說,我們會選則指標介於40~70間的股票作為交易對象。
除了看比率的高低外,也要留意持有的人數,
同樣的持股比率,但持越少持有,則越有炒作的動機與優勢!
指標二:內部人持股比率
公式:內部人持股合計 / 股本(張數)
內部人定義:董事、監察人、經理人、大股東及上述人之關係人
內部人持股是受主管機關監管,
也就是買賣的時候要符合主管機關的規範,例如要賣的時候需要事先申報...等。
如果有一家意圖炒作股票的公司會傻傻的把自己的牌攤給主管機關看嗎?答案肯定是不會的。
所以從這個邏輯來推敲,一家意圖炒作股票的公司肯定不會有高水位的內部人持股。
根據經驗,內部人持股若超過40%就算高水位了!
這樣的股票可能比較欠缺人為炒作的動機。
但從基本面的角度來看,則是完全相反的答案,
這代表公司有強烈的動機要好好經營運作這家公司。
所以這個指標沒有絕對的好壞,就看您從什麼角度來分析這一家公司。
(資料來源 籌碼K線)
注意:部分統計資料屬於月資料,月初才會有喔!
指標三:佔股本比重(區間買賣超佔股本比重)
公式:(區間買超前15名的買超張數合計 - 區間賣超前15名的賣超張數合計 ) / 股本(張數)
一般來說,如果不是經過很長天期的持續買進或賣出,
我們並不常看到區間買賣超的結果會佔股本的比重超過3%。
如果您分析的個股統計區間在60天內,買賣超的結果卻佔股本比重高過3%,
那就代表有3%的籌碼集中到特定的券商。
對大型股來說,股本的3%是相當大的金額。
但對中低價位的小型股來說,股本的3%只不過是幾千萬而已!
所以我們還需要考量這個金額的絕對大小,
如果換算市值沒有超過上億,恐怕也不構成炒作的動機!
指標四:籌碼集中(%)
公式:( 區間買超前15名的買超張數合計 - 區間賣超前15名的賣超張數合計 ) / 區間成交量。
如果一檔股票開始出現籌碼集中的趨勢,
一定會最先反映在這個指標。這是這個指標最大的好處。
但這個指標的可靠度很嚴重的受到區間成交量的影響,成交量越小,可靠度就越小。
如果初次接觸一檔股票時,不知道該如何觀察這個指標,
我們會建議先觀察60天、120天的籌碼集中。
一般來說,60天的集中度要大5%為佳;而120天的集中度要大於3%為佳。
如果是短線操作者,則可以觀察更短天期的統計,
例如1、3、5天,天期越短,集中度的要求就要越高。
如果只看一天的統計,籌碼集中度至少要大於20%,我們才會認為可能有特定人在收集籌碼。
指標五:主力買賣超
公式:每日買超前15名的買超合計 - 每日賣超前15名的賣超合計
這個指標是用來紀錄與衡量每日的主力買賣力道。
一般來說,這個指標與股價表現呈現正相關。
也就是股價上漲時,當天的買超會大於賣超;而股價下跌時,當天的賣超會大於買超。
所以我們並不建議單獨觀察這個指標。
我們建議要搭配指標六(買賣加數差)來進行綜合分析。
詳細的運用方法,請參考後面的綜合分析範例。
這個指標若套用在中小型股,您可能會看到股價一路漲,主力買賣超卻一直呈現賣超!
這是因為當這檔股票籌碼夠集中,或是這檔股票太冷門,
因為沒有外來的參與者,所以主力可以左手高掛賣單,右手在一路往上買進,
只要買張數不要大於賣的張數,主力就不會增加持股,
還可以藉由漲勢吸引外來買盤,進而一點一滴的將手中的貨倒出來!
我們只能說富貴險中求,主力會用甜美的漲勢來誘使我們進場。
所以當您看到這指標與股價呈現反向走勢時,
就是100%有主力介入這檔股票!剩下的就看你有沒有膽識賺主力的錢了!
指標六:買賣家數差
公式:今天有買進該股票的券商家數 - 今天有賣出該股票的券商家數
前面介紹的五項指標都是「張數」的統計,而這一個指標是「家數」的統計。
當賣出的家數大於買進的家數,
背後代表的意思是「多數人將股票賣給少數人」,就是籌碼趨向集中
觀察這項指標時,不能只看一天,也不能單看這個指標。
必須配合指標五來進行綜合分析。詳細的運用方法,請參考後面的綜合分析範例。
綜合分析範例說明:
(資料來源 籌碼K線)
1.股價緩漲,區間漲幅不超過20%。
2.主力買賣超連續性呈現正數(連續好幾天都是買超)
3.買賣家數差連續呈現的負數(連續好幾天賣家大於買家)
前面有提到,正常情況下「主力買賣超」與「股價」是正相關,因此單看這個指標的意義不大。
但常常有人單看這個指標,就誤認唯有主力在買進,這是非常錯誤的使用方法。
看「主力買賣超」一定要搭配「買賣家數差」一起看,
當「主力買賣超」連續性的買進,且賣出的家數大於買進的家數(買賣家數差為負數)。
這才代表有少數的券商正在買進籌碼!
但如果區間內的股價漲幅若超過20%,則不建議採用此方法分析!
因為漲幅過大會吸引多數的賣盤出籠,此時「賣賣家數差」雖然呈現負數!
但我們卻無法分辨是因為少數的券商在進貨,還是多數的券商在倒貨所產生的。
因此當個股漲幅超過20%時,我們還是要保守應對!
六大指標都懂了嗎? 趕快來試驗看看►►籌碼K線 (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