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特斯拉MODLE 3電池將擴產
未來產量真的毋須擔心嗎?
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於上月 25 日宣布 ,
新的Zone 4 電池生產線
將讓MODLE 3的產量翻倍,
甚至路透報導
特斯拉將採取一項罕見、高風險的舉動,
就是安排六架貨機,
將各式生產設備從歐洲運往美國
以增加MODLE 3的產量
但這次特斯拉執行長的喊話會真的實現嗎?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在去年11月時,
穆斯克曾經在法說會上告訴投資人,
新的電池生產線將讓產量大躍進,
但事後證明,
特斯拉的生產工廠缺乏穩定,
已多次讓穆斯克調降它的產量保證
而在全球意識高漲的時代,
低碳政策在各國如活如荼地進行,
理所當然的,
電動車產業將是未來的明日之星,
而在這麼競爭的產業當中,
誰又將脫穎而出,獨佔龍頭呢 ?
下面將為大家帶來電動車產業的詳細分析
1、電動車種類
根據產生動力之方法不同,分為五種
1.1 燃料電池車(FCEV)
- 透過氫氣與燃料電池的化學反應作為推進
- 化學反應僅產生水,固無汙染
豐田 Mirai
1.2 油電動力混和車(HEV)
- 引擎車加入電池與馬達動力,達到節能效果
- 節能績效有限
雪佛蘭 Mi-ray
1.3 插電動力混和車(PHEV)
- HEV進化產品,具備多種駕駛模式變化
林肯 飛行家Aviator
1.4 純電動車(BEV)
- 行進中完全不排放廢氣,為最環保之車輛
- 續航力較為不足
NISSAN LEAF
1.5 增程式電動車(EREV)
- BEV的衍生商品
- 可於電池續航力不足時,引擎發電機發電延長續航能力
正道 H500
2、電動車產業概況
2.1 歷年電動車全球出貨量
由上圖可知,
從 2012 ~ 2017 年,
全球電動車的總銷量逐年成長,
尤其在 2017 年銷量成長更高達 58 %
在全球環保意識持續高漲下,
整體產業未來成長值得期待
2.2 全球電動車前五大市場銷量變化
下圖分別為 2016 及 2017 的數據
中國大陸
近年為了健全電動車規範並恢復市場機制,
調整新能源車生產資格等政策措施,
電動車補助力道因此減緩,
但市場成長仍十分強勁,
電動車市場銷量仍持續領先全球其他市場
但在今年 3 月
大陸總理宣布「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優惠政策」再延長3年,
且持續免徵10%「車輛購置稅」
更將持續刺激中國電動車產業的高度成長
美國
市場因全新車型或改款電動車不斷推出,
2017 年電動車銷量逼近 20 萬,
較 2016 年成長 26 %,
在未來石油價格持續上升的情況下,
將更進一步提升美國市場的買氣
挪威
因為政府持續提供高額度的補助政策,
例如:
純電動車免徵註冊稅、增值稅及道路使用費等
讓挪威近 2 年持續居於市場第三
市占率更是全球最高
日本
在Toyota推出全新插電式油電混合車型 Prius PHV後,
大舉刺激電動車市場買氣
讓日本 2017 年銷量成長達 150 %
德國
以維持高檔的補貼政策
例如:
純電動車最高補貼 4 千歐元,插電式油電混合車最高補貼 3 千歐元,
和德國車廠陸續推出新型電動車的激勵之下,
2017 年銷量成長率高達 97 %
在日本和德國電動車市場高度成長下,
2016 年原為前五大市場的英國和法國也因此被取代
2.3 2017 年全球前 10 大電動車品牌佔比
由比亞迪穩居龍頭地位
由上圖可知,
前 10 大電動車品牌由中國廠商佔大多數,
比亞迪仍持續保持電動車龍頭的地位,
但需要注意的是
因中國補助款的縮減和競爭激烈的情況下
今年的獲利較為減少
北汽的部分,因旗下的 EC系列熱銷,
2017 年銷量一舉超越
美國電動車產業新星-特斯拉
特斯拉主因2017 年 MODLE 3產量持續不如預期,
造成市占率下滑的情形出現
而近期特斯拉打算將 MODLE 3的電池擴產,
此計畫是否能順利進行,
值得我們未來持續觀察
3.電動車供應鏈
電動車依其零組件和製程分成上中下游
電動車產業鏈分為 3 個部分
分別負責不同的製程
第一個部分為
鋰電池、馬達等能源供應零組件供應商
第二個部分為
充電站相關配備供應商
第三部分為
電動車生產車廠
電動車依不同的種類也有不同的組成,
整體來說零組件相當繁複,
因此,
參與的廠商也相當多元,
在全球環保意識逐漸高漲下,
各國不斷制定相關的環保政策,
其中以中國最為積極,
這也促成電動車產業逐年的高度成長,
所以,
我們相當看好電動車產業的未來發展
雖然,
台廠目前多為零組件的供應商,
而非全球知名的電動車大廠,
但其實只要擁有這其中關鍵的零組件,
未來,潛藏其中的商機也相當驚人
🎉「2檔」中國電動車概念股
中碳(1723):接獲大陸動力電池廠的負極材料大單
中碳(1723)產品中的介相石磨碳微球
也就是電動車鋰電池的負極材料,
雖然目前僅佔營收 1 %,
但今年年中還會增加兩條線和 2500 噸的產能,
比原本的產能 5000 噸增加 50 %,
且目前中碳也擁有中國和歐洲大廠的訂單,
正全力搶攻電池原料市場,
並擺脫油價波動帶來的不確定性
中碳(1723)目前本益比是 26.1
雖然不是太低,
但是在中國碳排放降低的政策驅使下,
中國電動車產業未來展望佳,
因此,
中碳(1723)也值得我們持續對它進行追蹤
康舒(6282):除了電動車產業更跨及電動機車領域
中國大陸新能源政策的執行,
對電動車基本建設執行補助政策,
業界預估未來3年大陸充電樁產業市場規模,
將衝上千億元人民幣以上,
這對生產充電槍的康舒(6282)是一大利多
康舒(6282)於今年法說會表示
公司已完成多項車載電力轉換產品開發,
除了電動汽車外,
在電動機車的領域,
也成為國內電動機車領導企業重要的合作夥伴
在全球綠能政策不斷實施的未來
康舒(6282)會是一檔值得持續觀察的個股
結論
電動車產業新星-特斯拉
目前究生產上仍欠缺穩定性,
反觀
居於電動車產業一、二名
比亞迪及北汽
生產面穩定許多
電動車已成為全球減碳的共識,
在電動車產業龍頭的中國大陸,
更是持續地在推動低碳政策,
也讓加速整體銷量的增加,
這當中,
也有多家中國的電動車產業持續竄出,
在未來,
可以更密切注意中國環保政策方向,
並持續追蹤中國電動車概念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