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這是一個毛利率超過六成的暴利產業...
在台灣,究竟大家每年直接或間接製造出多少垃圾呢?
讓我們直接透過統計數據來告訴大家...
1. 台灣平均每人一年產生 1.17 公噸的垃圾
根據環保署 2016 年度的統計資訊,
台灣當年一般廢棄物(家庭)及事業廢棄物(企業)總產生量:26,846,935 公噸
以台灣 2300 萬人口還換算,
等於每人每年產生 1.17 公噸的垃圾...
2. 每年垃圾產生量及處理量仍有缺口
一般廢棄物部分,
2016 年產生量為:7,870,896 公噸,處理量為:7,780,197 公噸
兩者相差的缺口為 9 萬公噸
事業廢棄物部分,
2016 年申報產生量為:18,973,039 公噸,處理量為:17,926,248 公噸
兩者相差的缺口更將近 105 萬公噸!
也因為處理量不足,
在一般廢棄物的處理都是縣市府保證交付
所以只要有拿到合約,都是穩賺不賠!
而事業廢棄物更是高毛利(日友、可寧衛皆超過六成)
再加上台灣及亞洲環保法規趨嚴,
因此兩家公司可說是商機無限!
所以我今天挑選的主題即是常常在生活中被大家忽略的:
環境衛生產業及概念股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到廣大的投資大眾
接下來文章將帶大家詳細了解:
🗑廢棄物的一生:清運→中間處理→掩埋
🗑台灣上市櫃的3檔環境衛生概念股
🗑3檔環衛股財務比率大比拚
🗑文章重點歸納
【CMoney 產業研究中心】新開張
若你不想錯過產業深度好文,請 點我 加入社團!
正文繼續...
🗑廢棄物的一生:清運→中間處理→掩埋
上游:垃圾清運、資源回收
不論是一般或是事業廢棄物,
最一開始皆是由住家或工廠、公司行號進行清運
並且住家以及公司行號就會先初步分類
這一塊業務相對簡單,競爭也很激烈
所以是整個環衛產業鏈中利潤最低的一塊
中游:焚化、固化處理及再利用
在垃圾運抵焚化廠之後,
透過焚化過程
將垃圾中的可燃成分轉變為二氧化碳
並將不可燃的部分轉為「無害」的灰燼
同時焚化產生的熱可以發電,
焚化分離出的金屬也可以回收再利用!
而至於一些有害事業廢棄物,
會透過與水泥或其他固化劑混合
讓它們不會擴散至環境
這個步驟稱為「固化」
最後,對於從食品廠、皮革廠、紙廠、木材廠出來的有機廢物
則會將它們醱酵後製成堆肥
不但可以為農作物提供養分
同時也不會對環境產生損害!
下游:掩埋
當廢棄物通過前述所有步驟之後,
最後所剩下的便是焚化最後所產生的灰燼、爐渣
堆肥中不能堆肥化的物質等...
這些將會需要透過掩埋來做最後處置
但近年來環保法規趨嚴、都市附近土地取得不易等...
都使掩埋用地越來越難取得
因此各家企業現有掩埋廠的空間及使用年限則變為企業最大的資產!
🗑台灣上市櫃的 3 檔環境衛生概念股
崑鼎(6803):一般廢棄物處理無人能敵
崑鼎為台灣主要的一般廢棄物處理業者
大股東為中鼎(9933),持股 60%
資料來源:公司
公司營運方面,如上圖
以旗下子公司「信鼎」的焚化爐戴操作及售電為主要業務(佔營收 42%)
其他業務有廢棄物處理(暉鼎)、焚化爐營運(倫鼎、裕鼎)、
太陽能發電(昱鼎)以及寶特瓶回收(寶綠特開曼)
營收占比分別為廢棄物處理及焚化 36%、售電收入 26%、
服務特許收入 13%、清運管理 3%、其他 22%
以下就幾項重要業務分別介紹:
焚化爐代操作及焚化發電:
目前全台大型一般廢棄物焚化爐共 24 座,崑鼎即提供 8 座焚化爐代操作業務
105 年度廢棄物進場量為 2,104,247 公噸,總處理量為 2,069,894 公噸(市佔率 32.67%)
相當於處理 516 萬人的垃圾量
但是 2017 年由於兩座焚化爐(新店、樹林)合約到期且未成功續約
因此我們認為 2018 年營收成長動能將會不足!
太陽能發電:
崑鼎旗下的轉投資公司「昱鼎」專營太陽能業務
在政府推動綠能發電之下,
傳統的環保用地發電案還有 6 個正在興建中,同時也取得2個水面發電案的開發權利
而經營場址數增加推動太陽能業務獲利上升,長線看好!
可寧衛(8422):有害事業廢棄物一站式整合
與崑鼎有所不同,可寧衛專精於有害事業廢棄物處理
公司營運方面,
旗下有五家全資子公司,分別為岡聯(廢棄物清運)、大倉(一般事業廢物掩埋)、
可寧衛及吉衛(有害事業廢物固化及掩埋)、可寧衛控股(大陸事業)
資料來源:公司
營收占比分別為掩埋 62.58%、固化及開挖 33.44%、清運 3.9% 及其他 0.08%
可見其營運主力為事業廢棄物的中下游處理
由下圖的整理中可以發現
不論是在一般事業廢物掩埋(3 萬噸/月)、有害事業廢物固化(15,250 噸/月)以及掩埋(2.4 萬噸/月)
可寧衛皆是所有同業中處理量能最大的
而因為環保因素,掩埋場取得困難,因此有如此巨大的掩埋場處理量及空間將是公司最大的資產!
資料來源:公司
日友(8341):SARS一戰成名
日友是台灣第一家生物醫療廢棄物焚化廠
在2003年SARS爆發時,被環保署指定處理相關廢棄物
醫療廢棄物部分:
日友在台灣的醫療廢棄物處理量市佔率約40%,
大陸方面,日友目前為北京唯二有醫廢處理執照的公司(另一家為金州安潔)
目前北京廠的處理量為50噸/日,市佔率60%
除了醫廢處理外,日友也具備事業廢棄物處理能力
其彰濱一廠擁有焚化、物化、固化及掩埋一條龍的綜合處理能力
同時,彰濱二廠預期於今年第三季試產
其規模與一廠相當
營收占比分別為事業廢棄物處理 58%、醫療廢棄物處理 40%、工程 2%
目前而言,日友的醫療廢棄物處理事業在大陸進展的較為順利
我們認為是因為大陸對於醫療廢棄物的處理技術尚不成熟
同時,每年產生的醫療廢棄物量遠大於可以處理的量
因此才積極引進具有know-how的業者
而同時,日友也積極往大陸拓展版圖
目前共有 5 個新場址準備開工
分別為北京二廠(醫療)、山西運城(事業)、江蘇江陰(事業)、江蘇宿遷(事業)以及河北廊坊(事業)
由上圖可以發現,目前進度最快的為北京二廠以及山西運城廠,預計明年二、三季完工
江蘇宿遷因為政府許可量問題由 3Q19 延至 4Q19
而河北廊坊因為雄安新區規劃問題,目前整個計畫無限期遞延,不排除未來會取消
有鑑於此,我們對日友的大陸擴廠期待但保守看待!
🗑3檔環衛股財務比率大比拚
獲利能力比一比
☞崑鼎(6803):營收規模最大,但獲利能力不及兩家同業
由上圖可以觀察到,雖然崑鼎的營收水平(40~50 億)為三家同業中最大,
但是在毛利率及稅後淨利率方面
大約只有日友(50~60%;30~40%)以及可寧衛(60~70%;50~60%)的一半
我們推測這是因為崑鼎主營一般廢棄物處理
相較事業廢棄物來說技術門檻較低
並且,
焚化爐代操作為政府標案,也較不可能容許暴利出現
☞可寧衛(8422):獲利能力最優,毛利率常年維持六成以上
由上圖可以發現可寧衛常年保持一個良好的獲利能力,
毛利率維持 60~70%、稅後則大約 40~50%
這與它專注高毛利的製程客戶(事業廢棄物)有關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
它的營收、毛利、稅後的絕對金額並非穩定成長,而是每年起伏不定
算是已經非常成熟的一檔個股!
☞日友(8341):獲利絕對金額及比率都在成長,後續可注意
日友近年積極往大陸擴張有成,
因此其各項絕對金額都逐年成長
其中,營收從 2013 年(10 億)到 2017 年(19 億)成長近一倍
而受惠於日友本身的服務技術提升
以及大陸逐漸重視環保
因此得以將毛利率由 2013 年的 24.3% 一路拉升至 2017 年的 41.2%
與可寧衛差不多水準!
近五年EPS、現金股利
☞EPS:崑鼎、可寧衛維持 vs. 日友成長
如下圖,
大家可以發現EPS呈現出跟上面獲利絕對金額同樣的結果
那便是崑鼎、可寧衛近幾年獲利大致維持平穩
而日友的成長性則是較強
☞現股發放率八成以上:產業成熟飽和
高現金股利,代表著公司經營階層對於手上的現金找不到好的投資機會
所以只得退還股東
是典型產業成熟飽和的指標
下圖可以發現,
三家公司近年來的現金股利發放率大多攀升至八成接近九成水準
幾乎是所有的獲利都退還給股東
這也代表台灣環衛產業前景幾乎不會再成長!
🗑上面幾點重點歸納
1. 台灣廢棄物產生量及處理量仍有缺口
2. 事業、醫療廢棄物處理享有高毛利
3. 可寧衛獲利能力最優;日友大陸廠可密切關注
4. 高現股發放:未來不預期會有高成長
祝福大家投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