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財報買股票》就算「毛利率」再高,沒有重視到「營業利益率」,可能還是會買到「賠錢貨」!

小資女艾蜜莉

小資女艾蜜莉

  • 2017-11-14 20:51
  • 更新:2018-07-29 17:33

看財報買股票》就算「毛利率」再高,沒有重視到「營業利益率」,可能還是會買到「賠錢貨」!

(圖/shutterstock)

 

 

 

艾蜜莉漢堡店經營一陣子,

營收也愈來愈穩定了,

但每月在結算時,

總是發現帳戶裡頭並沒有多少錢!

明明店裡的毛利率一直都不錯,

卻為何總是看不到帳戶裡的現金呢?

 

這是因為毛利並不是最後的獲利,

而是要再將毛利扣除營業費用後,

才能算出真正的營業損益,

至於什麼是「營業費用」呢?

 

就讓我們繼續往下看……

 

 

首先來瞭解艾蜜莉漢堡店的損益表,

 

▼損益表上各項數字(表一)

看財報買股票》就算「毛利率」再高,沒有重視到「營業利益率」,可能還是會買到「賠錢貨」!

 

第一個呈現的數字就是「營業收入」,

也就是每個月賣出漢堡所收到的錢,

然後還要扣掉製作漢堡的相關費用,

包括食材、包裝及直接人工 …等,稱為「營業成本」,

二者相減得出「營業收入」-「營業成本」= 「營業毛利」。

 

在經營的過程中,

還會發生營業成本以外的費用稱「營業費用」,

我們再將「營業毛利」-「營業費用」= 「營業利益」,

這才是代表最後本業獲利到底有多少。

 

 

而營業費用又歸類為,

推銷費用、管理費用及研發費用這三項。

 

1.在企業營運中,必須持續性支付的費用。

2.和日常生活有關,不論營收高低都要固定支出的費用。

3.在銷售產品的過程中所衍伸出來的費用。

4.研究與開發新產品所要支出的費用。

 

不過,大部份的人比較注重毛利而忽略營業利益,

其實營業利益比營業毛利更為重要,

它能清楚看出一間公司真實的獲利如何,

所以營業費用若沒有控管好,

即使有再高的毛利率,

也很容易吃掉了獲利。

 

從表一我們可以算出2項財務比率,

營業毛利/營業收入=毛利率

->750萬元/1,000萬元=75%,

 

營業利益/營業收入=營業利益率

->500萬元/1,000萬元=50%。

 

這2項都攸關公司的獲利能力,

也可以作為和同業之間的比較,

或是比照報表裡前期的數字,

來觀察公司營運是否有成長,

但是要注意,

有時候毛利率有成長,

不代表就是賺錢,

最好還是同步比照營業利率益是否增加。

 

 

我們再延伸一個開店的損益兩平點 的觀念,

營業費用/毛利率=損益兩平點

 

假設毛利率75%,

$208,333 / 75%=$277,777,

算出這個數值後,

可以知道每月至少要作多少的營收才能達成平衡。

從另一個角度看,

如果每月僅能作到20萬元的營收,

在毛利率維持75%的情況下,

那營業費用就要控制在15萬元了。

 

我們以年年穩定配息的中華電信(2412)來舉例,

 

▼損益表   單位:百萬元

看財報買股票》就算「毛利率」再高,沒有重視到「營業利益率」,可能還是會買到「賠錢貨」!

 

(資料來源-Cmoney理財寶)

 

▼獲利能力   單位:%

看財報買股票》就算「毛利率」再高,沒有重視到「營業利益率」,可能還是會買到「賠錢貨」!

(資料來源-Cmoney理財寶)

 

近五年營業費用平均落在32,000(百萬元)上下,

在2014年時數值較高為34,063.07(百萬元),

當年度的營業利益為44,796.62(百萬元),

和其它年比較起來,

2014年的營業利益偏低,

因此每股稅後盈餘也只配發4.98元。

 

 

 

結論

觀察「毛利率」讓我們能清楚商品是否有競爭力,

而「營業利益率」可以看出本業是否成長或衰退,

不過有時候要注意如果營收年年成長,

但「毛利率」或「營業利益率」有下降趨勢時,

那就要從報表找出問題所在,

或是有些公司作帳把營業成本轉移到營業費用,

降低成本來拉高毛利率進而美化財報,

所以不能只看「營收」及「毛利率」就決定了投資標的,

建議還是要仔細閱讀財報上的每項數字及比率,

才能避免買到地雷股哦!

 

【歡迎加入 艾蜜莉-自由之路 臉書粉絲團】

跟著艾蜜莉一起 學習投資理財,

一起邁向 財富自由~(手刀衝)

小資女艾蜜莉

小資女艾蜜莉

考過公職也當過上班族,利用閒暇時間自行學習,建立屬於自己的選股模式與交易邏輯,6年獲利400萬並持續增加中。

考過公職也當過上班族,利用閒暇時間自行學習,建立屬於自己的選股模式與交易邏輯,6年獲利400萬並持續增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