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NVDA)撤資SERV、SOUN、ARM
2月13日,輝達最新的13F文件揭露其新增持股後,股價表現兩樣情,幾家歡樂幾家愁,被清倉的苦哈哈,而新建倉的股票一日暴漲,例如中國自駕新創WeRide隔日股價直接翻倍,Nebius Group(NBIS)股價也在隔日上漲7%。
相反地,被輝達完全砍倉的公司,SoundHound AI(SOUN)、Serve Robotics (SERV) 這兩間的股價,分別下跌28%、39%。
SERV是機器人族群具代表性的指標股,也是我們看好的新創公司,這波受砍倉消息影響跌得特別重,特別寫一篇來說明。機器人的種類很多,SERV是專注在物流機器人這一塊。
SERV成也輝達,敗也輝達?
2024年7月~2025年2月,為期7個月的「短期投資」?
SERV為何能成為機器人類股的代表,與2024年中輝達宣布投資它很有關係。2024年7月,NVIDIA宣布持有Serve Robotics約10%的股份,股價從此一飛沖天,從2美元大漲至最高24美元。
所以這波砍倉,SERV當然很容易被聯想成「這間公司不行了,連輝達都不看好」。我個人不太認同這樣的說法,就長線的趨勢而言,SERV還是一間非常有競爭力的公司。
SERV不只是靠輝達才有今天的股價,自己的技術也很爭氣。底下三大理由,持續看好SERV:
第一,與Uber的強強聯手結盟
自今年起,SERV機器人,開始為Uber Eats提供「機器人送餐」服務,這展現出它與Uber良好的關係。與Uber 集團的合作,當然也不會僅此於此,送餐的風險相對較低,先來「送餐」,試行成熟穩定的話,再來考慮「送人」,這可能是SERV與Uber結盟大計畫的一部分。
引入「送餐機器人」有什麼好處?根據SERV執行長的說法:「它們移動得更快,能在外停留更久,可以攜帶更多東西」,而且「製造成本只有一半」。除了Uber Eats,也開始與便利商店如7-11小範圍地在美國西岸合作。
未來還有哪些餐飲企業願意加入,說不準,但可以肯定的是,餐飲外送是個極大的市場,更多的外送平台或餐飲商家會願意投入資源在這個領域,讓更多機器人取代真人外送員軍團。
第二,訂閱制的商業模式,持續帶入現金流
第二,SERV的商業模式非常有趣,它並非「賣斷」機器人給Uber或7-11,而是用類似租賃的方式,出租這些機器人給Uber,並收取營運的服務費用。對外送平台、餐廳的好處是,不需要負擔高昂的建置成本,就能夠開始享受機器人送餐的服務,用多少、付多少,這對許多商家,應該很有吸引力。
第三,輝達撤資的理由,不見得因為「不看好」SERV
輝達的雄心壯志大野望,是建立AI世界的黑社會幫派體系,從整機銷售到更封閉的NVLink,輝達想培養一群聽話的供應商小弟,加入封閉的輝達體系,並且只為輝達幹活。
像輝達這種巨型科技公司,財大氣粗,轉投資的目的會以「控制供應鏈為主」,絕對不是只為了賺股利或資本利得的小錢!
一般而言,投資方撤資的可能原因有二:
可能性A. 覺得你這小弟前途不行,公司的技術達不到輝達在技術上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