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台灣大
台灣大法說會公布前三季獲利年成長19%,
台灣大合併台灣之星行動用戶數達千萬,
穩居國內市佔第二的位置,
總經理看好2025年合併綜效,
將有利於獲利持續成長,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公司的營運展望。
本篇將與您分享:
1.台灣大(3045)簡介
2.營運概況
3.未來展望
4.股利政策
5.體質評估
6.結論
台灣大(3045)簡介
台灣大哥大成立於1997年,
為富邦集團的重要成員,
台灣大的兩大業務為電信與零售業務,
在電信業務方面,
台灣大為國內第二大行動電信業者,
在國內行動電信用戶數市佔率32%,
台灣大2023年12月正式併購台灣之星,
合併完成後公司用戶數達1013萬戶,
電信業務的主要競爭對手為中華電信與遠傳。
在零售業務方面,
旗下momo富邦媒成立於2004年,
台灣大為第一大股東持股45%,
富邦媒(8454)為國內線上零售業務的第一大廠商。
台灣大第三季營收占比:電信業務44%、零售業務54%、有線電視3%,
第三季稅前淨利貢獻占比:電信業務80%、零售業務11%、有線電視8%。
營運概況
台灣大法說會公布前三季獲利年成長19%
台灣大於日前召開第三季法說會,
公布第三季稅後淨利41.3億元,
較去年同期大增42%,
單季EPS為1.38元,
累計前三季EPS為3.43元,
獲利年成長19%。
台灣大總經理林之晨在法說會表示,
今年的第三季的財報亮眼,
前三季獲利進度超前,
主要受惠行動及家用寬頻兩大業務成長2成,
加上第三季提前完成與台灣之星的網路整併,
合併台灣之星的綜效發揮,
目前台灣大5G基地台共超過1萬站,
台灣之星過去每年需支付20億元來租用基地台,
今年台灣大經由重新調整基地台數量與位置以提升涵蓋率,
今年將可節省約10億元的租金,
有效降低整體電信的營運成本。
台灣大在法說會就旗下兩大業務的營運成果分析,
第三季電信業務營收年成長22%,
主要成長來自去年底併購台灣之星,
以及用戶持續升級至 5G的高資費方案,
至於momo富邦媒的零售業務營收僅年成長2%,
則是受到出國旅遊熱潮影響到國內消費,
業績表現較不如公司預期。
本次法說會的亮點為行動及家用寬頻業績成長2成
台灣大本次法說會的主要亮點為行動及家用寬頻業務,
第三季電信業務營收高達210億元,
較去年同期成長22%續創季新高,
其中第三季行動服務營收年增26%至163億元,
主要受惠因併購台灣之星帶進200萬新用戶,
加上原有行動用戶持續由4G升級至 5G的高資費方案。
台灣大比較公司的行動用戶月租費金額變化,
第三季用戶由4G 續約 5G 的月租費年增幅達 49%,
因此配合蘋果iPhone新機推出,
台灣大藉由mo 幣多、好速成双、OP 響樂生活等行銷方案助攻,
持續引導用戶由4G升級至5G高資費方案,
為提升行動業務營收最有效的行銷策略,
台灣大的 5G行動 用戶滲透率第三季已達 39%,
未來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在寬頻業務方面,
台灣大300M 以上高頻寬用戶數年增 42%,
推升家用寬頻前三季營收594億元,
較去年同期成長18%,
業績同樣表現亮眼。
第三季零售業務營收僅年增2%,表現不如公司預期
台灣大第三季的momo零售業務營收255.5億元,
僅較去年同期小幅成長2%,
第三季台灣零售業成長動能趨緩,
主要因今年夏季的出國旅遊熱潮,
影響到國內精品、化妝品等高單價產品的買氣,
使得台灣本地的消費需求動能相對疲弱。
台灣大第三季的零售業務成長不如公司預期,
累計前10月營收872億元,
僅較去年同期成長3.4%。
momo富邦媒表示,
今年適逢富邦媒20週年慶,
公司將推出堪稱歷年最強回饋的行銷方案,
看好雙11檔期業績將可超越去年,
11月營收將可較10月大幅跳升,
看好第四季旺季的營收將可明顯優於前三季。
未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