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年底的集團作帳行情再度成為市場矚目的焦點,具題材性和穩定獲利能力的公司,更有望得到資金青睞。投資人可以從過去績效與未來營運展望中篩選潛力股,迎接年底的機會。
撰文:股他命
隨著美國總統大選正式落幕,投資市場終於能放下心中的大石頭,再加上今(2024)年第3季財報陸續公告以及聯準會(Fed)延續降息政策,顯示目前多數產業的表現仍然優於市場上的預期,而總經面也處在相對穩定的水準。只要到明年初公告第4季財報前沒有再出現新的黑天鵝事件,資金就有機會在這段期間陸續回流,並帶動年底的集團作帳行情。
台灣有不少集團的母公司為了提升帳面上的投資獲利,會策略性地在年底拉抬集團旗下子公司的股價。當然,股價通常不是母公司靠一己之力就能推動的,這需要市場處在樂觀情緒、有足夠多的人願意將資金投入,也需要讓投資人對題材與公司的營運表現買單。
展望與趨勢俱佳 精選12月常勝股
我們首先挑出台灣各大集團旗下的子公司,並統計它們過去10年當中,在12月的績效表現,計算方式是以12月底的收盤價除以11月底的收盤價。本文在附表中列出12月平均報酬率為正,且勝率超過 80%(過去10年當中至少有8年為上漲)的公司,這些公司隸屬的集團包含鴻海(2317)、聯電(2303)與台塑(1301)等。
除了將歷史資料作為參考依據,對個股未來的營運分析也很重要,若一家公司的產業趨勢處於逆風,資金買單的難度就會增加,自然就不容易出現作帳行情。我們針對各公司未來的營運展望進行分析,挑出受惠於川普政策的中鴻(2014),以及受惠半導體產業需求成長的聯強(2347)與帆宣(6196)。
中鴻:年前備貨力道轉強
中鴻是中鋼集團的一分子,主要產品包含熱軋與冷軋鋼捲、酸洗塗油鋼捲、鍍鋅鋼捲、碳鋼鋼管、鍍鋅鋼管與API輸油管(經美國石油學會認證的輸油管)等,廣泛應用在五金、建材、汽車與家電等領域。中鴻本身除了擁有中鋼集團整合上下游資源的優勢,也善於開發利基產品以提升附加價值,多年來都能維持相對穩定的獲利能力。
市場預期川普上任後將針對包含鋼鐵在內的原物料加徵關稅,使鋼捲與鋼管等產品在農曆年前的備貨力道轉強,有助於中鴻第4季營運維持成長趨勢。以2025年展望來看,除了企業陸續到海外建廠帶動鋼鐵需求增加,中國也可能會推出經濟刺激政策,使鋼市轉強,中鴻便是鋼鐵產業的主要受惠者之一。
技術面可看到中鴻近期股價在月線上下徘徊,若能在此守穩則有助底部成形,有機會醞釀下一波向前高反攻的多頭行情。
聯強:新訂單效益於明年顯現
聯強由神通集團轉投資成立,是亞洲規模最大的3C電子通路商,目前營收約有39%來自半導體、28%來自商用加值、28%來自資訊消費、5%來自通訊產品。聯強的優勢在於全球市場布局較完整,且通路密集度較高,可滿足客戶在全球製造與銷售的需求。
今年下半年,受惠客戶完成庫存去化以及產業需求回溫,帶動商用加值和半導體零組件拉貨量升溫。以2025年來看,除了中國市場對非AI伺服器和儲存設備零組件的備貨量增加,企業數位轉型與AI市場規模提升也有助於聯強產品組合轉佳。半導體部分,聯強提供MSP(雲端託管服務)平台,讓供應鏈上下游能精準掌握即時庫存狀況,使該公司近期接下更多電腦和周邊代理品牌的訂單。
技術面可看到近期聯強股價在季線上下徘徊,且短線上面臨半年線壓力,後續若能帶量站上半年線,則有助股價表現轉強。
帆宣:擴充先進製程設備產能
帆宣是鴻海集團旗下的半導體設備廠,公司不只具有提供設備的能力,也有建置氣體與化學供應系統的能力,並提供材料代理銷售服務,以及協助客戶進行廠務工程整合,服務比多數同業更全面。帆宣主要客戶包含台積電(2330)、艾司摩爾(ASML Holding N.V.)、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美光(Micron Technology)與日月光(3711)等,前5大客戶占公司營收比重超過50%。
目前帆宣在手訂單維持600億元以上的規模,今年下半年主要受惠於台積電先進製程產能陸續開出,以及艾司摩爾加速生產EUV機台,讓帆宣整體出貨量維持成長並帶動獲利轉佳。為了因應客戶需求,公司在台南蓋新廠,預計2025年將開始貢獻營收,主要生產應用材料與台積電所需的設備。隨著台積電2025年CoWoS先進封裝產能大翻倍,並開始生產2奈米晶片,且海外新廠也陸續完成動工並開始進駐設備,有助帆宣2025年營運邁入高峰期。
技術面可看到近期帆宣各期均線交錯,短線上賣壓仍有待消化,若後續能收復9月3日的跳空缺口並站上各期均線,可望帶動股價重回多頭格局。
今年底的集團作帳行情特別值得期待,政治、總經與產業面雜音逐步消除,有助於降低短期股市震盪幅度,只要是站在趨勢潮流上,並擁有實質獲利能力的公司,就有機會吸引資金青睞,並在接下來一段時間成為市場上的強勢股。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僅示意 /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文章出處:《Money錢》2024年12月號
下載「錢雜誌App」隨時隨地掌握財經脈動
觀看更多內容,歡迎訂閱《Money錢》雜誌